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绣球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2021-01-03农万相刘莎莎吴丝雨詹璐云赵思琦莫如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旧州靖西绣球

农万相 刘莎莎 吴丝雨 詹璐云 赵思琦 莫如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如火如荼的开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成为宣传广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壮族绣球文化作为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同时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应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壮族绣球文化外宣的发展,既是提升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绣球文化外宣现状及成因

绣球文化起源于拥有“中国绣球文化之乡”美誉的靖西旧州镇。目前,虽然广西的绣球文化在国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靖西旧州镇,发现共有102篇关于壮族绣球研究的相关论文,其中学术期刊63篇、学位论文20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论文11篇、特色期刊5篇,但真正针对绣球文化外宣展开研究的论文却寥寥无几。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1 可供参考的相关外宣资料有限

靖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偏远,是中越边境的一个小城市。经实地调研发现:靖西绣球文化的起源和制作工艺主要是依靠当地壮民通过壮语进行口头传授和传承,但壮语作为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又有“十里不同音”的特点,这对绣球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影响。通过上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发现研究绣球文化外宣方面的文献较少,这对绣球文化外宣研究的文献积累带来了困难,这同时也给绣球文化外宣带来了挑战。

1.2 政府逐渐重视少数民族文化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要求,绣球文化的传承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积累过程中,我们发现: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一辆名为“壮美广西”并装饰着壮族三大民族元素(绣球、铜鼓和壮锦)的彩车驶过天安门,这是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也积极开展绣球文化的外宣工作,已将“抛绣球”设立为壮族的体育比赛项目,旨在宣传绣球文化;靖西市人民政府也在靖西市内设立绣球主题广场及绣球体育馆,并在靖西旧州古镇街上建起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集壮族文化展览、文物收藏及资料记录与保存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1.3 现有外宣资料翻译质量不佳

在我们实地考察中,发现靖西市旧州镇上的官方绣球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着翻译质量不佳的问题。有语意不清的:如“自然风光的清秀迷人”,译为“a world of fresh nature”;有语法错误的:如“到旧州来的客人”,译为“Everyone who come to Jiuzhou”;有缺少谓语动词的:如“和谐始终是旧州的主题”,译为“But the spirit of Jiuzhou still harmonious”等问题。壮族绣球文化包含大量文化负载词和少数民族语言特有词汇,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壮族绣球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要有扎实的语言(壮语、汉语和英语)功底,并剧本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宣英译技巧。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靖西绣球文化外宣策略

在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形势下,将富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绣球文化进行外宣已成为外宣研究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如何进行有效外宣也成为了文化传播者面临的难题。壮族绣球文化包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在处理壮族绣球文化外宣问题时,我们应该利用好当代科学技术,建立绣球文献资料库;培养好外宣翻译人才,为绣球文化外宣提供人才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地翻译方法和技巧,为绣球文化外宣翻译提供建议和参考,旨在有效并准确地进行绣球文化外宣。

2.1 建立绣球文献资源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资源数字化成为了未来文献储存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传播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特点的新的高效便捷的途径,而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研究绣球文献的重要途径。因此,绣球文化文献储存应以靖西市图书馆为基础,积极建设壮族绣球文献资源库,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储存,让人们能更便捷地查阅和分享壮族绣球文化资料,将有利于绣球文化外宣工作的进行。

2.2 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译者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文化传播的质量,提升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是改进外宣效率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首先应健全翻译课程群体系,一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扎实学好翻译理论;另一方面完善学生们的课后翻译实训,整体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效率。其次,外宣译者应做好知识储备。译者不仅需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避免因翻译错误而导致的问题。

2.3 提高翻译质量的翻译方法

2.3.1 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当原文的部分内容和形式与汉语内容和形式不一致时,经分析后认为在外译中应更注重意思的传达,而不仅拘泥于文字形式的一致。在壮族绣球文化中包含有许多民族特色的词汇,如果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往往不能完整表达词组的原意。如“绣球一条街”,如按字面翻译应为“the Embroidered Ball street”,该译文会使读者无法理解“绣球一条街”的内涵。因此,可采用意译法将其包含的文化信息解释出来,更能传达词组的内涵,可译为“A street for selling Embroidered Balls.”。还比如“绣球之乡”,如果按字面翻译应为“the hometown of Embroidered Ball”,这种译法虽然简洁,但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绣球之乡”的得名原因起因。因此,可采用意译法,译为“little Embroidered Ball town.”。

2.3.2 直译法+注释法

直译法是指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绣球文化本身极具民族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直译加注法,可以更好的表达绣球文化词汇的内涵。如“抛绣球”,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可翻译为“Playing the Embroidered Ball.”,那么这种译法会使读者很难理解“抛绣球”具有的特殊文化内涵。因此,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将其包含的文化信息直接表示出来,更能传达源语意图,可译为“throwing the Embroidered Ball”(It is a traditional sport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还比如“绣球”这个词,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可译为“the Embroidered Ball”,这个译文虽然短小简洁,但在表现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仍有不足。我们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可译为“The Embroidered Ball”(It was a symbol of love for local people in ancient time,and it i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now.)。

2.3.3 音译法+注释法

音译法指的是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绣球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音译加注释法,可以比较好的表达绣球文化词汇的含义。如“百花园”,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可翻译为“Garden of flowers”,但这种译法会使读者理解不了绣球文化中的靖西旧州镇“百花园”的特殊文化含义。因此,可采用音译加注释法,将其包含的文化信息表示出来,可译为“BaiHua garden”(It is a general term for arts and crafts in Jiuzhou.Embroidered ball,dye-weave,carving and paper cutting constitute the folk arts and craft of Jiuzhou.)。还比如“歌圩节”,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可翻译为“Singing Day”,这种译法也不太能表达出“歌圩节”的具体含义。因此,可采用音译加注释法,翻译为“Gexu festival”(It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Guangxi,it falls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third lunar month.)。

3 “一带一路”与绣球文化外宣的意义

3.1 促进文化传承,推动绣球产业的发展

目前,绣球工艺的传承也面临着窘境:首先是掌握制作工艺的工匠很少,有意传承此的青壮年也更少;其次是绣球产品样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最后是机器制作工艺的介入,使得绣球能被大批量的生产,导致复杂、费工时的绣球手工艺被挤向制作技术的边缘。通过外宣手段来展示绣球文化,提高绣球文化的知名度,有助于引起国内外对绣球文化的重视,继而制定出有助于绣球文化传承的措施,对于帮助绣球摆脱目前发展的窘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来,全球掀起“中文热”,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国家应对这一趋势,也不断出台有关文化“走出去”的政策。通过绣球文化外宣,讲好绣球文化故事,展示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高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提升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之下,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加强文化外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推动壮族绣球文化的外宣,体现出中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有利于展示出中国是一个稳定发展、和平友好和文化包容的大国形象。通过外宣翻译推动绣球文化走出去,让世界认同和接受这样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绣球文化虽然作为广西壮族三大文化元素之一,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文化传承问题、民族语言流失、缺乏翻译人才和翻译策略不良等问题,壮族绣球文化外宣受到了很多的阻碍。译者认为利用互联网建立绣球文献资料库、培养好外宣翻译人才、有针对性地提出翻译方法和技巧,可以推动绣球文化外宣翻译的发展。讲好绣球文化故事,充分展示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广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利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旧州靖西绣球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安顺旧州:时光里的古镇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绣球抛上天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旧州 存封千年的黔中佳酿
走过旧州且兰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