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工厂环保评价体系的优化

2021-01-03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贺永斐

区域治理 2021年48期
关键词:工厂绿色体系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贺永斐

为了提升绿色工厂的建设水平,相关单位应该进一步健全以及优化调整绿色环保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为绿色工厂的建设作出精准评价,从而提高我国绿色工厂的生产制造能力,进而创造出和世界接轨、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环保评价体系,为达成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一、绿色工厂的内涵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提升制造行业的转型发展速度,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提及9项战略任务,在全方位推进绿色制造战略发展任务中,重新界定了绿色工厂的含义。首先,提出了绿色工厂的五个要求:绿色厂房集约化发展、无害化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洁净化发展、废物处理资源化发展、能源使用低碳化发展。其次,提出了绿色项目的规划建设目标: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推进低碳生产以及绿色生产,已经成为绿色制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建设绿色工厂的任务规划,到2025年,中国国内的绿色示范工厂总数量需要达到一千家,绿色示范园区的总数量需要达到一百家。

在《中国制造2015》文件的指导下,很多企业已经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绿色工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工厂的内涵也在不断实践中进行修正处理,我国在2016年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将厂房集约化更改为用地节约化,且删掉了原料无害化这一内容。在2017年发布的《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中,国内相继开启了四个批次的绿色工厂申报工作,并且组织了一些环保评价工作。

我国在2018年正式出台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这是我国建设绿色工厂时可以运用的首个国家层面界定的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从专业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绿色工厂相关的术语,并提出了绿色工厂的新内涵:工厂用地集约化、使用原料无害化、生产工作洁净化、废物处理资源化、使用低碳化能源。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原料无害化再次出现在国家界定的绿色工厂标准里,由此可知,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保证从原材料选取到废物排放均需满足低碳节能发展的战略。

二、各国绿色工厂评价体系的比对分析

(一)国内评价体系

我国《绿色工厂通则》中明确界定了绿色工厂的基本建设要求,要求该体系需要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充分肯定了绿色工厂负责人的领导能力,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工厂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机制、培训管理机制、规划发展建设目标等。结合该通则建设的环保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统一发展:第一方面,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发展,既包括一级指标,又包括二级指标,既要有定量处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又要有定性处理的基础指标以及参考指标。

第二方面,建设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发展,《通则》包括建设过程管理,例如,投入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具有明确评价标准的管理体系,对绿色生产产品、废物排放开展了结果管理。

第三方面,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发展。《通则》中虽然已经明确界定了绿色工厂建设的普遍性规定,但是也需要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地理位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准则以及评估处理方案,充分展现制造行业的特殊性,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使地方政府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呈现出规定举措不走样、特色举措不重样的状态[1]。

(二)国外环保评价体系

1.韩国绿色评价体系

韩国环保评价体系主要是以绿色认证作为主要形式,将绿色技术作为核心内容的评价体系。当使用绿色技术制造的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不低于20%时,该企业可以被认证为绿色企业,韩国政府将会在政策方面、资金扶持方面、贷款方面对绿色企业予以适当的支持,从而落实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韩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该绿色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企业参加绿色认证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泰国绿色评价体系

泰国从2011年开始对生态工厂进行认证工作,绿色评价的指标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环境管理系统、资源实际利用率、社区合作能力、绿色产品活动、零污染排放。泰国的二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材料管理、生产能源管理、空气环境污染治理、废物处理、物流管理、绿色产品供应链管理等14 项指标。

3.日本绿色评价体系

日本将“循环型社会”作为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以此为根据创建了国家绿色评价体系,其采用的评价标准主要涵盖企业环境制度的落实效果、经济效益状况、环境保护状况等,评价人员通过对这些指标内容实施量化检测处理,能够提升日本能源的循环使用效率,有助于提高绿色工厂的实际生产效能。

三、优化绿色工厂环保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绿色工厂准入机制

由于绿色工厂创评工作牵涉的领域比较多,为了持续提升《绿色工厂环保评价通则》的宣传效果,首先,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建材行业、汽车行业、化工行业的建设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规范标准。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在优惠政策方面、贷款扶持方面为绿色企业提供支持,创建一些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建设绿色工厂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大量的宣讲活动,协助当地企业全面了解绿色理念,努力提高企业的绿色化建设水平。再次,地方政府需要鼓励第三方机构采集相关数据,创建绿色工厂智能化管理数据库,从而健全国内绿色环保评价体系[2]。

(二)加强绿色工厂的质量管控

为了进一步提升绿色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深入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目标,相关单位需要加强绿色工厂的质量管控,首先,应该组织培训活动,加强行业内部的技术交流沟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企业需要培养一些技术骨干,增强管理人员的绿色意识,在绿色生产新技术方面加大研发设计力度。其次,需要树立典范作用,现在我国在绿色工厂建设水平上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沿海发达地区的绿色生产制造基础比较扎实,绿色工厂建设能力比较强,政府可以将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作为行业典范,大力宣传这些地区的优秀经验。同时,这些处于发展前列的绿色企业可以发挥互助帮扶精神,提升技术对接工作的落实效率,使同行业在建设绿色工厂方面少走弯路。

再次,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维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在2017年建设了绿色工厂行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全国绿色化工厂推进联盟。各个企业可以利用该平台,提升企业落实绿色工厂相关政策战略的研究力度,增强绿色工厂的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加强绿色创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和绿色环保评价的能力,完成企业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目标。

(三)动态化监测绿色工序

由于绿色工厂的建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企业需要创建动态化监督管理机制,避免发生申报绿色工厂之前比较积极、申报以后消极建设的问题。为了保证绿色工厂维持绿色环保发展的特色,避免其受到污染影响,有关部门需要对绿色工厂定期进行环保评价考核工作,进一步健全退出申请机制,例如,建设第三方督导管理机制,对绿色工厂实施突击式抽检工作,对出现不达标问题的企业给予其一定时间进行问题整改[3]。若是整改处理以后仍旧处于不合格状态,应该要求其退出申请名单,并取消其正在享有的绿色工厂建设奖励以及激励政策,政府需要明确界定退出机制的红线问题,并运用一票否决机制,在企业出现重大生产事故的时候,剥夺其绿色工厂的荣誉称号。

(四)建设绿色工厂的社会责任

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交叉管理的问题、管理体系“两张皮”的问题。在实际应用层面,企业应该结合已有的管理文件以及制度体系组织生态设计培训、绿色建设标准培训,降低绿色生产工艺管理与环保评价标准中存在的差距。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第三方督导评价,避免发生实际环保评价标准与检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应该防止绿色评价标准过于重视形式主义。

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使用的绿色能源、绿色生产产品、绿色管理标准均需要落实绿色建设理念,企业在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后,方能提升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观能动性,国家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方能在绿色工厂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因此,政府需要在环保评价体系最高管理者职责要求中增加社会责任的选项,或是在二级环保评价指标中增加社会责任选项。

四、绿色工厂评价体系

(一)评价绿色工厂的基础设置

在对绿色工厂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涵盖绿色建筑、绿色照明设计、水量计量工具等,在评价绿色工厂的基础设施时,应该结合我国界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工厂环保建设准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试图调整绿色工厂建筑和工业生产技术的统一发展[4]。

绿色工厂使用的环保材料大都是无毒、无污染排放的物质,生产厂家通过运用加工处理技术以及合成处理技术来管控材料中的有毒物质、有害物质,降低其有毒有害性,避免其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在评价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场地的设计是否合理、工厂内部是否有专门处理有毒有害物体的操作室、工厂是否设置了废弃物处理空间等。为了提升绿色工厂照明设计的节能效果,应该使用一些具有较高节能效果的照明设备和智能管控照明系统,使工厂的照明设计能够切实满足绿色工厂的照明功率密度要求。

(二)评价绿色工厂的管理体系

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需要创建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能源运用管理体系,具有监管环保责任履行状况的社会责任报告书。在建设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尽量提升工厂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以及法制化管理。

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环节,需要开展一些有组织、有规划的管理活动,明确界定各个岗位的管理责任,避免工业生产过程对于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绿色工厂的能源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标准,通过在绿色工厂内部使用各类节能处理举措,运用节能监测措施、能源审计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能源管理体系的高效性。

(三)评价绿色工厂的能源投入

由于工厂使用的能源以及物料比较多,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在能源投入方面、物料投资方面、物料采购方面采用一些节能举措,落实物料无害化、采购矢量化的要求,这些也是评价绿色工厂能源投入的主要内容。在评价绿色工厂能源投入时,需要分析工厂是否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工厂使用的用电装置以及生产技术是否是国家推咣使用的。在评价绿色工厂原材料管理时,需要分析工厂生产过程中是否节省材料使用量,是否使用了无毒无害、低污染的材料替代毒性比较强的材料,避免材料在生产加工运用过程中对于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

(四)评价绿色工厂生产的产品

在评价绿色工厂生产的产品时,需要评估生产过程中是否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降低了能源损耗、是否减少了环境污染。企业在建设绿色工厂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使用一些节能、无污染材料,工作人员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产品是否满足能效标准,从而保证产品可以满足环保评价标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绿色工厂已经成为健全绿色制造体系的大项目,是我国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如今,我国虽然在绿色工厂的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有很多有待改进和健全的地方,需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绿色发展目标,企业应该不断优化绿色工厂的环保评价体系,提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从而提升该评价体系在评估绿色工厂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工厂绿色体系
绿色低碳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植物工厂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