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路径与实践研究*

2021-01-03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李顺意

区域治理 2021年48期
关键词:简阳市龙河百香果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李顺意

近年来,成都市全力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简阳市作为成都市高标准扶贫开发的主战场,通过不断破解“插花式”扶贫难题,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贫困村“造血”功能和贫困户致富能力,进一步提升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和生产性收入比例,建立了平泉街道荷桥村智慧农业、东溪镇龙溪村柠檬产业园、禾丰镇丙灵村黄金柚、施家镇云林村的桃产业、龙河村百香果等一批初具规模、带动性强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实现脱贫村和经济薄弱村扶贫产业全覆盖。通过推动已脱贫村的统筹规划、产业兴旺、制度改革、党建引领,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前提统一于统筹规划

2018年以来简阳市荷桥村以规划引领为突破口,跳出贫困思维,通过精细调研、充分论证,高标准编制了“荷桥村乡村振兴建设总体规划”,形成“1+1+3+N”多级规划体系。成都市规划局为荷桥村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并实施“五个一”项目,对接蓝剑集团,成功流转土地1878亩,村民可通过获得土地租金、务工等方式成为产业工人,月人均收入可达2450元,全村全年人均增收约3000元,亩均年收入可提升至少1000元;抓产业促增收,发展甜橙1600亩,建成蓝剑欧标农场400余亩,建成花卉基地11亩,年产鲜花200万盆,累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集体经济从1.4万元壮大至54万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至11983元,较2018年增长68.3%;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协调资金黑化道路19.9公里,建成生态绿道走廊1.5公里,集中安置老百姓288户。荷桥村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六无”社区、四川省卫生村、成都市先进党组织、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智力示范社区、成都市百佳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本手段统一于促进产业兴旺

以成都市简阳市已脱贫村龙溪村为例,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363亩,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蜀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简阳市和映林果苗木专业合作社、小龙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三个业主,流转土地1178亩。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简阳蜀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是一家以种植尤力克柠檬特色水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23户,当地116户农民以资金形式入股,按股份10%保底分红,每年收取土地租金803元/亩,每五年递增10%,村民参与务工,每天工资70元到240元不等;该社2016年被评为成都市示范合作社,2016年、2017年被简阳市委市政府评选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示范合作社。特色产业的引进实现了“土地流转有租金、进园务工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集体经济有收益”四方共赢。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益通过入股福森农业、蜀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小龙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保底分红获得集体经济收益7.29万元,人均72.7元,较2017年集体经济收益增幅69.9%。为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龙溪村因地制宜,发动村民和村集体力量,采取“党支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运营,运用“引进良种、生态散养、分区轮牧、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生态自然循环模式养殖,以粮食和大片青草作为伙食,数不尽的虫子作为佳肴,发展林下养鸡立体农业,在绿水青山中实现生态富民。

施家镇龙河村支部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资料,最终确定了种植一种当年就能产生效益的水果百香果,当时百香果在简阳并没有专门的种植基地,但是又在各大商场、水果店卖得很好,所以龙河村及驻村工作队确定了要种百香果,当时由于在简阳都没有种植户,所有的种植技术和果苗都需要去外地学习及购买,而且龙河村只种植10亩,所以很多百香果种植基地不愿意卖果苗给龙河村,也不愿意教授种植技术给龙河村,2019年4月通过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平台介绍,最终在德阳引入百香果种植项目,种植面积为10亩(试种)。2019年7月25日开始采摘,截至2020年1月,亩产约1000斤,共计摘果万余斤。龙河村通过帮扶单位、成都农交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共计售卖约7.5万余元,龙河村百香果种植在简阳范围内属于首家大面积种植,因百香果维生素含量极高,1颗百香果等于3颗橘子的维生素含量,果香浓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自产果以来,龙河村百香果销售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断有消费者催果。因百香果种植效果较好,龙河村村“两委”、施家镇政府要求继续推广百香果种植,于2020年3月继续扩种百香果50余亩,目前龙河村百香果已开始陆续产果对外售卖,销售渠道主要为帮扶单位、朋友圈、淘宝、直播线上售卖等。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抓手统一于制度改革

以简阳菠萝村观光旅游为例,该村以东来桃缘景区为依托,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乡村旅游区。景区拥有天府东来第一花、天府东来第一镇、天府东来第一果、天府东来第一汤四大核心资源,号称“东来四绝”。“东来桃缘”小镇以乡村农业为主题、以花卉景观为视觉冲击,打造以花为主题的乡村休闲分区,面向中端市场的乡村游乐体验为核心功能,开展以桃文化集中展示、桃产品研发、技术培训、认养认种桃树、生态观光、采摘、旅游、特色羊肉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随着水果产业的带动作用愈发显著,菠萝村也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规模化的桃产业,深挖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通过举办桃花节,不断提升桃花节文化内涵,不断提升菠萝村知名度、美誉度。菠萝村以景区+社区的模式,充分利用“四合一”机制改革试点契机,开办农家乐38家,该村借助乡村振兴,通过乡村建设、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发展,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完成“四合一”试点平台搭建,盘活闲置资产,让几年前缺乏集体经济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游人如织的“香饽饽”。2019年菠萝村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59万元。菠萝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三清三改”,改厕(厨)269户,新建沼气池150口、垃圾池19个,整理特色田间便道,治理河道,种植各类景观树、观赏桃花3000余株,全面提升了村落环境。

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动力统一于坚持党建引领

以简阳市禾丰镇安全村为例,该村位于简阳市东部,经禾丰连接线直通渝蓉高速,距成都城区1小时车程。全村幅员7.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含1个居民点),总人口1186户、38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427人。安全村临时党委下设党支部4个(含安和小区党支部)、党小组18个、党员135人。现有社会组织、自组织16个,其中,负责人为党员的有14个。安全村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把精准扶贫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安居工程、政策帮扶等方式为抓手,提升基层组织力,增强村民归属感,营造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氛围。安全村先后被评为简阳市“四好”“三美”示范村、“先进党组织”“最美社区”“最美乡村”,获评2018年成都市平安示范社区、2019年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示范小区)。

(一)健全组织体系,发挥引领作用

按照工作实际,日常更新流动党员、贫困党员、在职党员等各类党员台账,及时完成党支部到党总支再到临时党委的升级挂牌工作,按程序规范选举设置支部班子,新建安和小区党支部,指派党建指导员。搭建党群联络体系,由法院干警担任第一书记,选派脱贫户、老干部、民警担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副书记,对应全村18个党小组择优选定党小组联系人,安排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分工划片联系指导党小组,发动党员带头组建社会组织、自治组织、自组织14个,构建起覆盖全村全员的“临时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帮扶单位、派员单位、基层组织、社会组织、驻村工作队”多元参与的党群联络体系。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大力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利用好“三会一课”、蓉城先锋党员e家、农民夜校(微党校)、微信村群、扶贫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通过书记轮流讲党课、资深党员忆初心、脱贫典型感恩情、村民代表谈变化等形式,结合党员积分制管理,教育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紧密团结在村支部周围。

(二)巩固脱贫成果,推进社区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将社区治理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将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安居工程、教育帮扶、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等具体措施为抓手,整合资源、因户施策,巩固脱贫成果,推进社区治理。如利用帮扶资金扶持村集体成立四季绿园专业合作社,发展甜茶、蔬菜种植等,带动村民新增就业30余人,改变游手好闲、赌博习气。为解决安居工程用水问题,利用帮扶资金发动安和小区居民修建备用水源,因势利导推动成立安和小区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水费收取。驻村干部筹措社会爱心资金1万余元,解决安全村3组胡氏姐妹因突发家庭变故辍学问题。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党支部共建解决安全村9组信号弱问题。积极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投入帮扶资金18万元成立全市金额最大的社区微基金,为社区长远发展治理注入动力。

(三)唤醒本土人文,实施特色改造

访问老中医、老教师等本村贤达,访查普照寺、烈士墓碑等文化古迹,开通公众号“水墨桃源扶贫记”“安全村青年”,连载本土故事,留存乡愁记忆。围绕“水墨桃源 四季安全”主题,结合本土文化,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在东、南、西、北不同朝向房间打造“春韵文娱众乐”“夏茂 悦动你心”“秋收 金银山房”“冬肃 说法评理”等主题功能室,打造法治文化展示厅,率先在村级配置“诉讼服务通”便民设备,开展各类活动35场,参与群众2960人次。

(四)争取社会力量,推进四治融合

组建党员先锋队,张贴党群联系“连心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老党员、退伍军人、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为重点,分批次全覆盖入户走访全村农户,开通微信村群“幸福美丽安全村”,召开党员大会、务虚会、议事会、坝坝会、院落会等会议,线上线下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收集六大方面意见建议78条,解决问题56个,村民写来感谢信,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组织村社干部参访温江、安岳等地学习提升能力,总结热心、爱心、细心、信心、恒心“五心”服务理念,推动村级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组建红白理事会等自组织、社会组织16个,开展模范评比,组织网络投票,积极推选“最美乡贤”“最美旅游打卡地”,大力宣扬身边好人、好事、好风景。利用“百米服务圈”,用好“一村一司法助理”,联合禾丰法庭、禾丰派出所等开展支部共建,开展“和美家风”、法官讲坛等法律知识讲座,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统筹城乡社区保障资金、帮扶资金、财政资金,联合市妇联、市图书馆、四川农业大学“星星之火”团队等力量,支持本村自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项目,支持诚美、天伦养老等社会组织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主题活动,营造富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氛围。

猜你喜欢

简阳市龙河百香果
西部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游桂林遇龙河
乡村振兴背景下简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游桂林遇龙河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Reflec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