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01-03陈引弟

关键词: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陈 东,陈引弟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引 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研究人的问题,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极为丰富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与以往旧哲学相比有着极大的不同,以往的旧哲学只是从“直观的”意义上去理解,而马克思恩格斯则从实践的意义上,特别是从生产的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深刻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正是社会实践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交流与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就能为生态文明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其他任何生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他任何生物(除了人以外)与自然界之间仅仅是一种自在的、同一的关系。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与之不同:首先表现在人产生于自然界,并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先于人存在,这就决定了自然界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制约性;其次表现在人能够进行能动的实践活动,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由于人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先前“自在自为”的关系变成在以实践为基础的对象性关系。这使得自然界逐渐成为人化的自然。[2]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全面而深刻的物质变化关系,故社会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中,人类必须深刻认识并努力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理论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其中以人类中心论为典型的理论,将人看作世界的主体,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核心,完全忽视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完全否认这一观点,他们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科学正确的认识:自然界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一种依赖于自然界的存在者,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从自然界当中分化出来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时,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原料,人只是将自然界的东西通过实践加以改造而成为人们需要的新的东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产品的材料。”[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依赖于自然界存在,人在自觉的生命活动中从自然界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和工具。再次表现在,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构建。还表现在,人与其他动植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人能够思考,人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层次的需要,仅仅从生理需求和物质条件这一方面满足人的需求,这样的人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自然界为人类物质生产提供了可用的生产原料,又为人类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

(二)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虽然人的实践活动深刻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也制约着人,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并没有完全处于被动的适应状态,相反人由于自身具有能动性,能够对自然界进行能动的改造。那么人是通过什么来与自然建立关系的呢?马克思恩格斯因此开始研究人类与自然建立关系的中介和纽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是通过人类劳动这个中介与自然建立紧密联系的。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一著作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此马克思也有自己的观点:“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能够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这就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劳动是人才会有的一种特殊活动,整个世界历史都是人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自然界对于人而言,人得自身需要并不能全部得到满足,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和实践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人的生存和发展就是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因此人得以获得生存与发展。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其和解路径

1.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凭借着生产劳动而与自然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的。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中这种生产劳动与自然之间不是这种理想的状态,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特有的生产方式使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种异化导致的严重的现实问题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为了达到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对自然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为了在自然界中获得生产的原料,使得森林、煤矿、铁矿等资源的枯竭,工业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使得自然已经满目疮痍、百病丛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对自然造成的伤害最终会报复到人类,同时指出在资本积累规律支配下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真正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资本家因为拥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对工人的控制,与此同时又通过资本的生产实践活动,开始了对自然资源的恣意掠夺和无偿的占有,这些资本活动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扩张的原因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家获得的资本与利润是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5]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支配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异化为资本同自然的关系,资本对自然的无偿占有和恣意的掠夺使得生态危机频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资本家疯狂破坏自然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最终危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2.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路径

要改变这种异化的关系,就必须找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路径,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探索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发展规律,并从这一规律出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类自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表明要从根本上使人类免遭自然界的报复,只有实现“两个和解”,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得到彻底解决的正确途径和历史过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使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

首先,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解的社会目的。人与自然要实现和解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满足人民的需求,使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目的与工业文明相统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解在摒弃享乐主义和对自然的无偿占有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要将进一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作为基础和前提,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力,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年就已经提醒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对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表示在贫困达到顶端人们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时,就要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之前那些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于是人类又开始了进一步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剥夺。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人类才能够破除贫困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其次,寻找人与自然和解的理想路径。人类应当善于把握自然规律,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具体途径是合理支配自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要想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统一,就要对自然进行合理的支配。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支配自然界,科学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物质,我们不能离开自然界独立生存,但我们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自然进行索取和支配;还体现出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如今我们生活中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方式。所以,我们要合理支配自然,在科学合适的范围之内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合理支配自然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正确认识自然界的过程只能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走,所以在当下这个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要敬畏自然,在自然面前要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在这个生态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之下,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越来越彰显出其当代价值。

(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始终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联系、相统一起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告诫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来思考,要充分考虑中国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现实情况以及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等现实问题,不能把生态问题独立于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之外。也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与政治问题不可分割,生态危机同样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深刻的制度危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上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们要反思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能克服和超越当前生产与生存困境,走出一条有着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就是要找出一个能够指导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的科学正确的生态哲学思想,这是当前我们面对严重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以实践为基础向人们提出了建立人与自然互为存在的本体论。引导我们始终将实践作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以生产实践为出发点来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一直坚持认识论和价值论必须与实践相互存在、相互统一,要求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价值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这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分析了不同阶级的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或所有权之间的差异,这其中包含对所有制和所有权关系的运用,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法权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将辩证的方法灵活运用到各个方面,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必须始终坚持的方法论。[8]

总之,必须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并将人与自然关系与中国的实际生态情况相结合,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当前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以正确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价值观来引领。一种新的文明兴起需要的不仅仅是创造物质与精神的技术,它更需要以一种改变或完善的方式实现对文明世界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转变过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就是这种能从根本上使人们的思想转变过来的新的文明,他们立足于劳动者的劳动实践,在这个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这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看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批判了资本不断扩张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提出只有将自然解放才能够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超越了以往的旧哲学中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单纯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思想是能够真正还原人的本真状态、体现人性复归的思想,引导我们树立一种科学的生态的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我们建设理想中的生态文明。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立场上辩证地指出新的生态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关系里人与自然都是主体,都有其价值和主动性,而且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不是只有人依靠自然存活,所有生命都依靠着自然。故而人类要爱护、尊重、敬畏自然界,也要与其他生命共享自然界。

(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10]。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人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基本的历史任务,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不谋而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走和谐发展之路也就是走生态文明之路。

当今世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在这种新的文明形态下人性与自然生态性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这种统一并不是自然生态性与人性之间任何一方的简单服从,而是人性与自然生态性的内在一致,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同时,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经济向好、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

结 语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方向。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这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对于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一思想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具体而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一体、不可分割,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指导,科学文明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在国际上加强生态治理的交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猜你喜欢

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