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

2021-01-03郭梅花

关键词:知识青年两弹一星研制

郭梅花

(青海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核领域和航天领域所创建的伟大事业,是共和国的一座丰碑。“两弹一星”精神是在这一伟大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辉煌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中国梦的今天,“两弹一星”精神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两弹一星”精神——共和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建设起步时,国际上正处于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展开冷战对抗之时。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展开,美国将新中国看作苏联的“卫星国”,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而且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遏制的政策。而此时美苏垄断着核技术。美国利用手中掌握的核武器,对我国实行核威胁。因此,改变我国国防设备落后面貌,提高我国国防实力就成为新中国刻不容缓的任务。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党中央先后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先后成立了我国主管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和第一个导弹、火箭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建立了北京核武器研究所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陆续选调了一大批科技专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形成了最初的研究队伍,迈开了研究步伐。

在“两弹一星”工程建设初期,我国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恶化,苏联在60年代初期毁约停援,使一些已经开展的科研项目和重大的建设工程被迫中断和停止,给我国刚刚起步的“两弹一星”工程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困难。

不仅如此,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前)苏联还不断进行挑衅,并暗示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面对美苏的核威胁,中共中央于1959年7月毅然作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从头摸起、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在党中央的号召和组织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攻坚克难,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又独立自主研制成功各类液体、固体导弹和运载火箭、氢弹、核潜艇、中子弹以及各类人造地球卫星。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们,尤其是“两弹一星”的科研功勋们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创造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上,将广大科研人员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归纳凝练为“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两弹一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许许多多正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以报效祖国的热忱,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技攻关,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效力。不仅如此,为了国家的安全需要,有的还放弃了在原有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名望,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中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爱国的赞歌;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奔赴大西北、大西南的深山僻壤、戈壁荒原艰苦奋战,为“两弹一星”工程的建设付出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两弹一星”事业成功的保证。“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制条件十分艰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成立初期没有什么科研设备。但研究所通过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想方设法购买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冲破封锁禁运,带回国内,尤其是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从美国返回国内时,倾己所有买回的30箱器材成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建所初期赖以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条件。“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先生领导科研团队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的工作间是一个夏天漏雨、冬天室内结冰的飞机修理厂的厂房。“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先生带领一批年轻的实验人员,用自己焊接的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手工搅拌炸药,完成了原子弹元件设计的最初爆轰实验。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科技精英们在青海高原高海拔、缺氧的恶劣条件下,住土坯房,吃野菜粗粮,在简陋的研究室、厂房、试验场,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从而在短时间里突破尖端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两弹一星”。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是凝聚集体智慧进行科技攻关的生动体现。“两弹一星”工程涉及许多工业行业和技术领域,仅有航天工业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组织全国各个行业的大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攻关。同时,“两弹一星”工程科技含量极高,要想取得成功,还要不断创新,勇于攻关。建国初期,在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协同,联合攻关。仅“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参加研制、设计、生产试验的单位就多达5000多个。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工程建设,也是中央调集了建工部、铁道部、交通部、水电部等13个部门的施工队伍联合施工,仅一年多时间几十个工程项目全面铺开建设,使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能够很快建成使用。

二、“两弹一星”精神——知识分子践行时代责任的精神写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两弹一星”科研功勋们胸怀报国之志,践行振兴国家、建设国家的时代责任的精神写照。“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两弹一星”科研队伍科学报国的时代责任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科研队伍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国防技术和设备落后局面,以科学报国的信念担起了时代的责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力拼搏,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就是在几十年的奋斗拼博中践行这种时代责任的最好的表现。在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代科技精英们身上这种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受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19位曾是留学欧美的庚款留学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大都是在国内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等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时期度过的。他们目睹了国家积弱积贫的面貌,体会过落后挨打的痛苦。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国家和民族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他们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以期报效祖国。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旧中国种种磨难的他们更期望祖国腾飞。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敌视和遏制,尤其是美苏对我国的核威胁,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苏联毁约停援,更激发了这些科学家们的报国热忱。他们积极响应国家“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从头摸起,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以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号召,隐姓埋名,淡于名利,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在美国从事科研的钱学森夫妇立即决定回国,报效祖国,但受到美国的重重阻拦和政治迫害,直到1955年8月才回到了祖国。这段遭遇坚定了钱学森他们运用所学报效祖国的信念。在登上归国的船只时他说:“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后来回忆起在美国的经历时,钱学森先生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作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1]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先生回国后说:“我回来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工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卫星上天贡献一份力量。”[2]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先生在晚年时说:“我这一生能为国家做点事,就是从中学时代起,对国事的逐渐了解,那时正当日本侵略野心不断扩张,侵略魔爪从东北伸向华北地区,甚至上海和长江领域,全国人民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那时我就下决心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不受外辱而好好读书,以期将来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3]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先生则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4]于敏先生在投身国防事业之前,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成果已经处在了当时世界原子核物理发展的前沿,但当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开始组建研究氢弹的人才队伍时,他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毫不犹豫,放弃了成名的机会,毅然加入研究队伍,选择长期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从事高度机密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氢弹事业殚精竭虑。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先生则在1948年赴美留学出国前就表达了他的报国之志:“我早已看准了自己的位置。只有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新中国强盛起来,我应该永远站在科学的前沿阵地。”[5]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贡献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1963年,郭永怀先生同其他科学家一起进驻在青海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先生从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赴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人们从现场发现了两具紧抱在一起的烧焦的尸体,拉开后发现,是郭永怀先生为了保护核导弹实验数据,将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放入怀中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人身体虽然烧焦了,但夹在两人怀中的公文包却完好无损。郭永怀先生用他伟大的一生诠释了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科研元勋们以强烈的爱国热忱,全身心投入,才创造出“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为共和国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三、“两弹一星”精神——当代知识青年践行时代责任的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两弹一星”精神仍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示范意义和激励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表明,只有将时代责任、祖国需要与个人理想志向紧密结合,才是走向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两弹一星”科研元勋们正是肩负起了时代责任,将祖国需要放在首位,才为新中国构筑起了安全的屏障。光学专家王大琦先生的一席话,就充分表现了他们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他说:“我们怎么可能忘记鸦片战争?!我们怎么可能忘记八国联军?!我们这批人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今后再也不受这些强盗的欺负,就是为了今后再也不必白白付给他们这些血汗钱!”[7]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青年们更应该学习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把个人的成才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描绘青春蓝图。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知识引领发展的今天,知识青年是社会的精英和中坚。“少年强,则国强。”知识青年的成长成才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因此,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决定了当代知识青年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9]

知识青年要勇担时代责任,就必须既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在自身所属行业做出贡献,又要把国家繁荣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已经能够积极主动选择到偏远地区去支教、去社区、福利院对孤寡老人提供爱心服务,对贫困的人群提供援助,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与关注和帮助,真正把所学知识知识奉献给社会,服务于大众,通过自觉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践行时代责任与担当。当然,也有许多知识青年在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享受了国家各种教育政策福利,毕业后却选择了出国长期定居、改变国籍,长期不归,造成国内大量的人才流失。这更说明了当前加强对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识青年要践行时代责任和担当,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以“两弹一星”功勋为榜样,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切实做到为国担当、为社会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青年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还必须要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接受命运的挑战,不怯步,不沮丧,迎难而上,做生活的强者;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抵制物质和利益的诱惑和腐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代知识青年只有不断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始终保持进取的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使命担当,才能谱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当代知识青年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的责任与使命,还要学习“两弹一星”先辈们的协同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与人才保障,也需要知识青年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敢于担当,勤于学习,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猜你喜欢

知识青年两弹一星研制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上山下乡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137Cs稳谱源的研制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