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及优化建议

2021-01-02谭雅丹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融资计划资金

谭雅丹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广东 阳江 529500)

一、资金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资金管理也称现金流管理,是对企业在当前或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资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上做出的预测、分析、执行、控制、信息传递、报告、评价。在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中,企业通过资金循环,付出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企业运营费用,转化为可供销售的产品或服务,获得资金流入。整个过程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必须保持资金的充足来源性、运转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才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便是资金管理的目标。

二、资金管理上存在的典型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如下:

(一)缺乏合理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

资金计划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资金计划管理不善都有可能导致资金保障和效率降低。首先,在资金计划管理方面,很多企业只是为解决当前的资金余缺编制和执行计划,以解燃眉之急,缺乏合理健全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对资金流动的数量、各环节以及不同周期进行统筹管理。其次,对于作为输入的数据来源,缺乏足够的分析和调查评判,以致使资金计划偏差较大,在执行过程中容易造成资金头寸不足或资金冗余的情况。

(二)缺乏与实际发展阶段相吻合的管理目标

企业资金管理行为的开始是制定目标,执行过程以目标为指导,执行结果以目标的完成度来评价管理效果。由于资金管理受企业内外部形势变动影响较大,资金管理目标的制定则需根据企业内外部形势变动而变动,有时以保障为先,成本管控次之,有时流动性充足时需以成本效益为重。但实际上,有些企业并没有分析所处的外部形势及自身的发展阶段就制定管理目标,最后导致资金捉襟见肘或者资金效益不明显。

(三)上下游业务资金流管控乏力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但不少企业容易出现资金在运营流程过程中被上下游无偿占用过久的情况,进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发展甚至生存。其原因是对上下游业务资金流入流出要求不明确,管理缺乏抓手,管控流程不明确,以致应收款项和库存产品占比过大,影响经营性净现金流正常流转,增大企业资金的压力和风险。

(四)筹融资渠道单一

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并购项目以及日常运营上或多或少存在资金缺口,这需要企业筹集资金。但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秩序还在健全中,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控力度,金融机构、银行贷款等融资门槛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资金筹资渠道狭窄单一,从而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融资成功率及融资规模,导致许多企业出现资金不足的突出问题。

(五)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资金管理不仅需要严格规范的管理秩序,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管控与监督机制建设,如内控体制建设、风险防控、内部审计等。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在意识上都明确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等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正确认识、科学管理手段以及受制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难以真正将管控体系建立并运转起来,从而导致管控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对资金管理的监督约束作用。更甚者,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手段,当现金流财务风险真正爆发时,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三、优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建议

对上述当前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优化,不仅需要加强甚至重构资金管理本身的流程,进行规范性建设、丰富融资渠道,而且也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防控机制等保证资金有序管理的辅助性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全面加强企业运营资金管理与优化的目的,有效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益,有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建立健全资金计划管理体系

资金计划是资金管理的核心,资金计划涉及企业经营、筹资、投资方面资金的进出,是企业资金业务的全面系统性规划。合理的资金计划能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和效益。要建立事前筹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估与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

一是注重事前谋划。从企业经营的不同周期规划资金和管理资金流动,建立中长期、年度、季度、月度、周等各层次的资金计划预测模型,动态预测各周期资金收支计划的余缺情况,并以此指引融资安全、资金调度、收支计划和资金结算等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动态衔接更新,例如:编制周计划时更新月计划,编制月计划时更新年计划,如此类推。要注重资金计划对资金工作指导作用,针对资金需求,结合外部金融形势和内部管理目标,编制年度资金管理策略及资金保障应急预案,提出资金管理指标,如资金保障倍数,年度财务费用,资金成本率,银行存款日均余额,贷款比例等,以资金计划管理为牵引,在管理中落实。

二是强化事中控制。强化大额资金出入的跟踪,与业务部门建立资金需求数据的申报及控制机制,控制资金计划执行差异率。通过融资方式比选、结构优化、购汇竞价、闲置资金的增值管理等措施,对日常资金实施精细化管控,有效节约资金成本,创造资金管理价值。

三是完善事后评估与考核。首先要定期检测综合融资成本率及财务费用等重要财务指标,提升资金情况的掌控能力;其次对业务部门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提高业务部门对资金计划申报的重视态度和谨慎程度。

(二)制定合适的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的外部资金形势及自身的发展阶段来制定资金管理目标。在企业以筹融资为主的阶段,要关注外部融资形势,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企业无法按需或按目标获得融资,则以资金保障为首要目标,兼顾融资成本;在市场流动性宽松时,企业可随时获取融资资金,资金保障不成问题,则以低成本融资为首要管理目标。在企业以运营资金为主的阶段,则要注重资金运转的效率和效益,进行最佳资金持有量分析,匹配收入与支出的时间和金额,压降两金占用,减少资金头寸不足而需要额外融资的情况,当出现资金阶段性富余时,及时使用合适的渠道降低资金冗余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进行上下游业务流程再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许多时候,企业运营资金短缺实际上只是存在着过多的资金占用,导致资金周转效率低下,如存货占用、应收账款占用等情况。因此,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资金额,另一方面也应当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以提高有限运营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价值。尤其要加强存货、应收账款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在存货管理方面,应深入应用零库存管理理念,减少存货管理中间环节,提高采购与仓储衔接力度,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及生产服务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和提升存货周转效率。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要加强对赊销行为的审批力度,杜绝随意出现赊销行为,对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要加强催收力度,加强销售人员及业务经办人员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将应收账款催收及管理情况与直接责任人、经办人与销售人员的绩效直接挂钩,以提高其在工作管理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从合同条款抓起,根据企业资金使用的情况统筹管理应付账款最优支付时间和支付手段,争取企业利益和资金时间价值最优化,做到信用和资金效益双平衡。

(四)丰富融资渠道,夯实资金保障壁垒

银行贷款及金融机构融资是当前大多数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随着金融市场规范性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金融市场、银行贷款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对于融资渠道狭窄的企业而言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融资成本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资金有序获取与管理,同时也对企业的整体经营与长远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融资渠道,增强自身融资能力。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能力,积极打造市场上的优质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与信誉,提高企业信用评级。其次,企业应将融资渠道研究从银行贷款这一单一形式上进一步放开思路和眼界,充分利用集团内部资金池资金、债券发行、贸易融资、融资租赁等更多形式来切实拓宽融资渠道。再次,企业做好事前筹划,从各家银行取得足够的授信额度储备,被动态跟踪额度有效性与充足性,并打造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资金保障网。

(五)加强资金管理风险防控与监督

一是建立健全资金内控体系与监控体系,监控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全面覆盖。首先,对资金业务管控授权和对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进行内控环节梳理,建立合理的内控体系,建立相应制度;其次,对资金保障、融资操作、合同履约、资金结算、印章印鉴票据管理、支付审批等各项资金业务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提炼风险点和监控指标,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是依托信息系统建立自动监控体系。首先,分清常规和应急两种机制,促使常规信息化。其次,对融资、资金运用、结算等常规资金业务各环节会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提炼出监控指标和相应预警值,根据监控指标设置预警指标,并嵌入业务流程和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中,当触及预警,系统通过指定途径提醒;形成预警分析机制,预警分析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导向性强。

三是定期检查和评估内控体系和监控指标的执行情况。一方面检查实际情况与制度要求的符合性,另一方面根据业务发展评估内控体系和监控指标的适用性,并及时予以调整,确保资金业务保质保量正常运转。

四、结语

在业务和信息化呈爆发式发展的今天,资金管理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应当立足自身管理需求,从自身管理的侧重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资金管理与优化,通过内部制度建设、流程整合、丰富融资手段、加强风险防控与监督,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实现资金管理手段与方法持续优化,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最终实现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

猜你喜欢

融资计划资金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