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以某铸造企业为例

2021-01-0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病场所危害

王 进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迅速,为全面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力量。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复杂,受传统工艺的限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愈加突出,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为对铸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防止职业病发生,某铸造企业根据“以人为本、遵纪守法、落实责任、控制风险、科技兴安、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职业病防控时间顺序,从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框架完善、职业病危害场所和人员识别、职业病危害场所和人员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职业病应急管理规范七个层面进行了铸造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一、建设项目安全和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保证本质安全性

为确保建设项目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保证职工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本企业贯彻落实安全和职业健康“三同时”制度。

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严格依据可行性研究、安全预评价和职业危害预评价的要求,同步设计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在项目施工阶段,严格依据设计文件,对项目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在项目验收前,对安全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检验,并进行相应的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三同时”制度确保了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杜绝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从源头保证了本质安全性。

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框架,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本企业构建了从业务主管领导到职工,“领导负责,部门实施,工会监督,职工配合”全员参与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组织框架。业务主管领导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实施负领导责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涉及技安环保部、人力资源部、条件保障部、工会等,各部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保证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技安环保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具体涉及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和人员界定,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审批职业病危害场所变更申请及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申报和验收。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病危害人员的确认及相关培训,职业禁忌证人员的岗位控制和调整及监督劳务派遣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条件保障部负责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防护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工会负责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监督。

三、识别职业病危害场所和人员,建立技安环保统一管理平台

技安环保部第1季度统一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场所的识别。各部门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每年3月30日前完成职业病危害场所的识别,填报《职业病危害场所及因素信息表》,经本部门的人事主管和技安主管审核后提交技安环保部,并在技安环保统一管理平台完成职业病危害场所数据更新。对于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场所,技安环保部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对于超标场所组织实施取消或整改,按《不符合、纠正和持续改进程序》执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检测结果也在技安环保部统一管理平台上公布,同时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进行现场告知。

技安环保部第2季度统一组织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识别。各部门填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登记表》,并在技安环保统一管理平台完成更新。对于岗前体检和离岗体检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责任单位需填报《职业健康体检传递单》,传递技安环保部。技安环保部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岗前体检,体检合格人员上岗。

四、加强职业病危害场所和人员管理,强化职业健康基本要求

为加强职业危害场所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的日常管理,本企业各部门对本职业病危害场所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建立了与实际相符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统计表》和《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信息登记表》,制定了对应的标准化管理程序文件,实行对标管理。同时,强化作业环境等职业健康基本要求,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职业危害场所,每年委托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在涉及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置有效的排毒净化、通风除尘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编制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标志管理程序》《设备设施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等职业危害场所管理文件,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对标管理。

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本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定期组织非派遣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并保证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接受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操作规程及应急和自救的培训。编制了《辐射安全管理程序》《劳动防护管理程序》等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管理文件,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

对于作业环境,存在粉尘燃爆作业场所除尘管道、除尘器设置了隔爆、泄爆装置;存在粉尘爆燃场所管道、除尘器定期清扫。此外,本企业还设置了专人负责的作业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系统,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等危害因素进行动态实时监测,以此确保全体员工都处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作业。

五、加强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树立“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理念

为了提高职工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具备相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应急能力,树立“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的理念,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法规和企业自身需要,进行了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主要包括安全思想、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和事故案例三方面内容。

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的教育,思想教育使职工认真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坚决杜绝“三违”作业,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主要使职工熟悉了本企业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工艺流程,使其具备本企业内特殊设备及其安全防护与应急的基本知识。事故案例教育主要是结合本企业或同类企业的事故进行教育,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职工看到了“三违”作业造成的生命和经济损失,促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六、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铸造企业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较其他类型企业更容易出现职业病。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本企业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和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职业健康检查中,企业委托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服务机构,每年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另外,为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了劳动者的基本情况,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七、规范职业病应急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应急处置意识

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确定危害因素,为急救和治疗提供依据,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继续蔓延和发展。对于疑似职业病员工,及时安排其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鉴定,并将职业健康体检报告中确诊为疑似职业病员工的基本信息,及时上报主管领导,经批准后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将疑似职业病员工的基本信息通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岗位调岗,这也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八、结语

实践证明,对于铸造企业而言,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和管理,建设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促进铸造行业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消除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铸造企业必须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病场所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父亲的职业病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