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中的中国传统计量单位

2021-01-02董光先

科学咨询 2021年21期
关键词:秤杆杆秤形容

高 彰 董光先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重庆 40112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辉煌而丰富的文化,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科学技术,其文明成果至今都令世人惊叹不已。而科学技术中的计量技术一直与社会生产、商品交换、市场管理互相促进,并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所特有的、浓缩的精品,是彰显中华民族灿烂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中国传统计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计量到现代计量的整个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甚至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从古代计量到现代计量所孕育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及精神内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计量与成语结合起来,在成语中探寻计量光影,在计量中体现成语精髓,是弘扬计量文化很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1]。

以下从成语的来龙去脉来看中国传统计量文化、计量单位的悠久历史。

一、计量器具

(一)秤、称、戥秤

要说计量单位,先讲一个相关计量器具的典故。“秤”和“称”作为衡器名今天已无异议,均统一为“秤”。考其源,我国古代“秤”多是指使用大型权器的等臂大天平;“称”原是衡器的通称,南北朝以后“秤”和“称”二字曾通用,大约到唐代,“秤”进而专指提系杆秤。杆秤作为称量器具不仅用于商品交易中,在清朝满族婚礼大典时也要用到杆秤。新人举行过拜天地等仪式后,新郎守着众宾客用秤杆慢慢揭开蒙在新娘头上的盖头,一睹新娘风采,表示对这桩婚姻“称心如意”的祝福。同是用秤杆揭盖头,有的用普通杆秤的秤杆,也有使用戥秤秤杆的。戥秤俗称“等子”,这就被人们谐音为“等待生儿子”之意,又因戥秤秤杆相对普通杆秤的秤杆要短些,其秤星就显得相对密集,这又被人们寓意“多子多福”之意。所以,用戥秤秤杆揭盖头在“称心如意”祝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早生贵子”和“多子多福”之意。

(二)权、衡

权:秤砣。衡:秤杆。权衡:比较,衡量。

权衡利弊: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权衡得失:比喻考虑办一件事的成果和损失。

二、重量单位

(一)斤、两

相传是商圣范蠡发明了中国传统杆秤。他取天上的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定义13两为一斤。后来由于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具体计算,也经常出现商人缺斤短两问题,所以后来又添加了福禄寿三星,寓意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所以是16两为一斤,半斤就是八两,这也就是成语“半斤八两”的来历。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二)石、钧、斗、斛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针对粮食的计量单位最为常见。石(担)、钧、斗、斛都是用来表示重量的(斗、斛同时也是容积单位)。据《汉书·律历志上》载,“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又据《说苑·辨物》载,“十斗为一石”,而一斛为十斗,后改为五斗。那么1钧=30斤,1斤=16两,1钧=480两。

千钧一发出自《汉书》,1钧=30斤,“千钧”重量就是3万斤以上,可想而知,一根头发丝怎么可能经得住这样的重量,以此形容情势非常危急。其他类似的成语还有雷霆万钧、力敌千钧等。

才高八斗,一石合十斗。南朝诗人谢灵运恃才傲物,能够让他佩服的人古今天下只有一人,就是曹植。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酒后曾发感慨:“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自那之后,人们便用“才高八斗”表示对才华横溢者的赞美。

海水不可斗量,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来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三)锱、铢

锱(zī)和铢(zhū)均为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四锱一两,六铢一锱”,即锱为四分之一两,铢为二十分之一两。

锱铢必较:形容人十分吝啬,一丝一毫也不可放过。比喻气量狭小,小气。

三、长度单位

(一)舍

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按“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推算,一舍就是9000步,约11.5公里。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采取让步和回避的态度。《左传》中记载,晋公子重耳逃亡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避君三舍”。三舍就是31-37公里,后楚晋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后撤“三舍”。如此看来晋君当年撤退,让步很大。

(二)尺、寸

均为长度单位,在计量上尺要大于寸,一尺等于十寸。尺比寸长;但若是尺跟里比,自然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寸跟毫厘比,那自然也就显得长了。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语出自屈原的《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说明再厉害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寸有所长”则是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能因为有短处而妄自菲薄。

三寸之舌,《史记·平原君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淮阴侯列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三寸之舌比喻有能说会辩的口才。

寸步难行:寸为十分之一尺。形容很小一点的距离,指走路困难,比喻处境困难。

积铢累寸:铢,古重量单位;寸,长度单位。意思是形容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也称“铢积寸累。

近在咫尺:咫(zhǐ)尺是中国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手伸展时从手的下端到中指尖端的长度。据《说文解字》记载,中等妇人之手8寸为咫,即周尺的8寸。此意形容距离较近。

其他还有得寸进尺、鼠目寸光等。

(三)丈

丈为长度单位,即十尺。

一落千丈:此语出自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该成语原指琴声陡然降落,犹如很深、很远,后来用于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其他还有火冒三丈、光芒万丈、魔高一丈,也是说明长度。

(四)丝、毫、厘、微

“毫”“厘”“微”是我国古代量值微小的长度计量单位。《孙子算经》载,“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到了宋代则把“秒”改成了“丝”。

一丝一毫:意指一点点儿。

一丝不苟:形容认真负责。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此语出自《礼记》“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比喻一点偏差或差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如从地球对月球发射火箭,角度若差0.1度,至月球则差之650km,真乃千里之外。

福生于微:比喻福分产生于极微小的因素,福气在于微小因素的不断积累。

(五)寻、常

“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古书载有“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倍寻谓之常”。寻为两臂伸展后双手指间的长度,故“八尺为寻”。即一寻为八尺;一常为十六尺。

不同寻常:由于“寻”“常”长度均为普通长度,于是人们将“寻常”引申为普通、一般的意思;不同寻常即指不一般的意思。

(六)仞

仞为古长度单位。《孔安国曰》中记载说”八尺曰仞”。除此之外,在《正字通》中也有记载:“古以周尺八尺为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两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但这只是周代的规制,到了汉代又成了七尺为仞。

山高万仞:意指山很高,巍巍高山。

(七)分

分为长度单位,即十分之一寸。

入木三分:相传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一次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之深,说明书法非常有力。现多指分析问题,看问题很深刻、很透彻的意思。

(八)里

里为长度单位,多表示路程的距离,约五百米。

一泻千里:千里即很长,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长。比喻文笔、乐曲,气势奔放,或形势、状况急转直下。

另外有一日千里、千里迢迢、鹏程万里等,也是比喻千里万里之长。

(九)步

步为古长度单位名称。《会典》“以营造尺起度,五尺为步。”

百步穿杨:《史记·周本纪》上说,楚国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射相距百步远的杨柳叶子能百发百中。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五十步笑百步:此语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说有两个打了败仗的士兵,退了五十步的讥笑退了一百步远的,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四、时间单位

(一)刻

刻是时间单位名称,等于十五分钟。中国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壶内装有漏箭。箭上有一百个刻度,用来计量一昼夜的十二时辰。因此,刻等于十四分钟二十四秒(60×24÷100),略短于现在的一刻钟。现在计时的刻由英语(quarter)音译而来,由于音相近、时相近,沿用至今。

刻不容缓:意指时间紧迫,一刻也不容许拖延。

一刻千金:比喻时间宝贵,要像珍惜黄金一样珍惜时间。

(二)分、秒

分和秒均为时间单位名称。

分秒必争:形容要抓紧时间,一分一秒也不放过。故有争分夺秒之称。

(三)年、载

年为时间单位名称,即365天;载即年,如一年半载。

百年大计:常指关系重大或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措施或实施。

千载难逢:指千年才有这么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四)日

日即天。

日理万机:万机是事务繁多,比喻一天要处理许多事务。

以上时间单位沿用至今。

(五)寅、卯

寅、卯是我国农历纪年纪时,用的“地支”次序。寅年在卯年之前。寅时为三至五时,卯时为五至七时。

寅吃卯粮说的是当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预先透支了下一年的进项。

从这些成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我们不难看出,计量对中国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那就是计量文化。反过来看,这种计量文化也已融入中国整体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猜你喜欢

秤杆杆秤形容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造秤修秤
书法日课
你会形容吗
别无长物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一干二净
代表心中有杆秤
松溉熊氏杆秤一杆秤上的百年刻度
Walk on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