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专业1+X 职业等级证书培养对策研究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 证书为例

2020-12-30洋,延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刘 洋,延 森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1+X 证书制度的概念首次被提及是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9〕 4 号) 中[1]。BIM (建筑信息模型) 作为国家首批1+X 职业等级证书试点之一,自实施以来就受到了建筑行业和相关院校的广泛关注。如何将BIM 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如何针对BIM 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将职业等级证书的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成为国内众多院校专业改革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

一、BIM 技术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是一种多维数据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与维护等阶段,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可在构件设置、管道排布、项目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和协调,为缩短项目工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创造条件,推动建筑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2]。为推动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推进BIM 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住建部在《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BIM 技术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信息化在建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 BIM 应用与发展》显示,目前企业的高素质BIM 人才缺口问题十分严峻。这也体现了BIM 人才对于整个建筑业BIM 推广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对“BIM 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统计显示,“建模工作量大”一项占41.2%;对“BIM 技术主要风险”统计显示,“BIM人才缺乏”一项占63.55%;对“实施BIM 技术遇到困难”统计显示,“缺乏BIM 方向人才”一项占61.28%;对“BIM 应用关键点”统计显示,“培养BIM 人才”一项占72.44%。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是BIM 技术推广应用中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建筑类院校当下结合1+X 证书制度需要深入探讨、实践与创新的关键点。完成BIM 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对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4]。

二、1+X(BIM) 职业等级证书培养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多专业协同意识、掌握BIM 专业软件技能的高素质BIM 人才,不仅顺应了行业需求和发展,有针对性地为社会输送了急需的技术能手,也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日常教学和BIM 证书考前指导中取得的经验告诉我们,为更好地适应《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要高效率利用学院现有实训室及其他硬件条件,推动专业培养体系创新、课程创新,让更多学生和教师了解BIM、学习BIM,努力实现“由课程教学,到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技能大赛,再到参与现实项目、提供社会服务”的阶梯式发展。

第一,迎合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把握时机,解决建筑行业当下最棘手的问题。2019 年2 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 证书) 制度试点工作。建筑信息化离不开BIM 技术,同时1+X 证书制度又恰好把BIM 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5]。为了提高学校BIM 专业的发展和1+X 证书制度的推广,必须抓住时机,总结出BIM 教学和1+X 考试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抓住先机,赢得建筑专业职业教育的未来。

第二,探索建筑类专业BIM 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BIM 的兴趣,提高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毕业生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切实解决企业对BIM 人才的迫切需求[6]。

第三,提高学院BIM 的科研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BIM 对外服务,为本地区建筑产业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提高教学团队教学水平,提升毕业生的BIM 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组建配置合理的各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BIM 专业教师队伍,从而提高BIM 教学水平,提高毕业生质量。

三、1+X(BIM) 职业等级证书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1+X(BIM)职业技能考试教学资源开发

通过研究1+X 证书考试真题以及考评大纲,把握命题方向,概括知识点,建设试题库,整理出符合考试大纲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料以及学生的学习资料。

(二)1+X(BIM)职业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在实际项目中应用BIM 技术,为实际工程提供BIM 解决方案。对建筑模型和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调整专项的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找到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提前解决一些设计、安装、功能等问题。再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优化BIM 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完成几个实际工程之后,师生对BIM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会更加清晰,步骤更加熟悉,对各类BIM 软件的整体应用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样既达到了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目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对1+X证书考核的能力[7]。

(三)BIM 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的开发

通过考前开设BIM 集训班对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和在现有教学体系的课程中讲授BIM 相关知识两种方式,实现BIM“课证融合”教学。

在专业知识点与1+X 职业等级证书融合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案例作为BIM 应用的模型基础,利用一模多用,将模型应用到多个专业的多个软件中。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主线,把各个专业的部分内容拆分开,融入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中(见表1)。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以及培养体系,使BIM 技术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把BIM 软件使用时用到的理论知识提前在专业课中重点讲解,为今后BIM 软件的学习和1+X 考试,以至于BIM 的应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表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融入课程方案

对于无法融入课程的内容,例如Revit 基础建模、建筑设备建模等,开设BIM 专业课程,制定BIM 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总结并创建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打造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课程资源库,形成项目全过程全专业的线上线下BIM 课程授课材料库[8]。

(四)师资团队建设

通过把企业BIM 工程师引进学校或把教师送到BIM 咨询公司、BIM 设计单位进行长期挂职锻炼等方式,多维度、多方式地进行校企师资联合培养。还可通过参加BIM 师资论坛、BIM 专项培训、1+X(BIM) 职业技能考试培训班、带领学生参与BIM 行业大赛等方式,让专业教师参与到BIM 学习和BIM教学团队的建设中。由于涉及建筑、结构、机电、造价等专业,所以要组建一支专业齐全、架构合理的高水平BIM 师资团队,全面完成学生BIM 专业课程教学和1+X 职业技能考试培训的任务。

(五)社团运行模式

学生社团具有核心文化、培训制度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学生助教团队,邀请高年级BIM 方向优秀学生加入讲师队伍,作为助教,为社团同学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发的BIM 学习氛围,助力BIM 教学[9]。

四、1+X(BIM) 职业等级证书培养体系的建设重点

(一)1+X(BIM)职业等级评定考核标准的把握

1+X(BIM) 证书制度是以建筑产业未来发展和需求为导向设立的,可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水平双重考评认证,是对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师资水平的一个重要检验。学生BIM 职业等级考核通过率是建筑类高职院校是否优秀的重要评定依据之一。而教师平时的讲授质量、命题方向,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考核结果。

(二)BIM 入课方案以及BIM 专业课程的开发

没有专业的BIM 课程体系作支撑,只靠短期的1+X 证书考试考前短期培训显然无法取得理想的考核成绩,更无法提高学院BIM 的整体教学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开发出完整的BIM 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作为学生考试备考以及学院BIM 专业建设的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订正和完善。

(三)BIM 的实际工程应用

在学校设立BIM 工作站, 将工程项目引入进来,师生一起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师生的BIM 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围绕企业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建筑、安装、机电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展示(VR 漫游),进行碰撞检查、优化施工模拟及BIM 模板工程布置等,理论与实际结合,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优化BIM 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这样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对1+X 证书考核的教学能力。

五、我院1+X(BIM) 职业等级证书培养体系的建设成效

第一,应用于1+X(BIM) 职业等级证书的培训工作提高了考核的通过率,解决了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及建筑行业工作者对BIM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求。

第二,应用于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BIM 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提高了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 专业能力[10],提升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依托学院各专业师资及软硬件优势,积极开展BIM 方向社会服务,为本地区建筑产业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