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剪纸发展幼儿美育的教学策略探析

2020-12-30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余碧凤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剪纸美育美的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余碧凤

李文馥在《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中指出: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剪纸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还能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开展了剪纸课程,并把闽南民间剪纸引进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幼儿选用蜡光纸,通过动动手指头,撕剪、粘贴的方法,在做做玩玩中锻炼了小手肌肉灵活性,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品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剪纸,实施美的教育

(一)撕贴形式趣味性,注重游戏化教学

幼儿刚接触剪纸时,不知所措,有的剪刀拿得不稳,剪的线条粗糙;有的甚至连剪刀都打不开,不会使用剪刀。所以,笔者先在小班开展以撕纸为主的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引入,选择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剪纸内容。如设计动物联欢会,请小朋友帮小动物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联欢会。教师拿出画有动物形状的纸张,告诉幼儿:“这是没有装扮的小动物,请你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幼儿开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各色蜡光纸,把它们撕碎,贴在动物的身上,有的撕小圆点,有的撕蝴蝶结,他们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给小白兔的脖子贴上蝴蝶结,小动物们穿上衣服了,可漂亮地参加舞会。”此外,还适时进行合作性的撕纸活动,如撕娃娃的头发。给幼儿提供了一次性餐盘当娃娃的脸蛋,让孩子合作。有的撕长条贴娃娃的头发,有的撕眼睛、鼻子、嘴巴,将撕好的纸贴在餐盘上。这样的作品展示使幼儿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合作成果,心里就会无比欢喜,玩撕纸的兴趣就会很高。明确自己的任务,并有一定的分工,幼儿乐意互相合作,一起讨论完成作品,幼儿的集体意识也增强了。

(二)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色彩美的情绪。

孩子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让孩子了解一些色彩知识,能为他们更好地欣赏和表现美打下良好基础。在撕贴活动中,我们提供不同颜色的图案材料,让幼儿充分感知、接触色彩,感受色彩美。在鸡年生肖图案的撕贴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五彩的蜡光纸,孩子们动手撕出小圆点装饰公鸡的尾巴。孩子们在彩色的世界里遨游,教师强调色彩的和谐美、线条的流畅、撕贴的作品形象生动,并锻炼幼儿的视觉。当展示作品的时候看见了绚丽多彩的公鸡,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快乐分享自己是怎样选择搭配颜色,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幼儿在感受美好的时候,增强对美术的热爱,体验色彩美的情趣。

二、分层次循序渐进开展剪纸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对刚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小班孩子,所准备的撕贴练习都是为了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对技巧要求不高,为了萌发幼儿对色彩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也要对幼儿有一定的要求。活动前对幼儿提出要求,分层次开展活动。如开始阶段幼儿拿到纸张自由撕着玩,撕出大小不同的碎片,教师再引导他们把碎片贴在画有动物轮廓的图案上,如把小碎片当成鱼鳞贴在画有鱼的动物轮廓上。学会任意撕后,我们再从撕长条入手,逐步提高难度,不但撕成长条,还要求粗细均匀,中间不能断开,要求幼儿把撕好的“长条形”贴到树枝、餐盘、卡纸上,制作可爱娃娃和灯笼、狮子的头饰等。之后为了让幼儿练习撕出圆形,我们在图形边缘用缝纫机车出许多针孔,让幼儿沿着边缘撕。撕的图形都是幼儿生活中接触到的水果、动物、房子等,只要求幼儿撕出简单的轮廓,再进行粘贴。在反复的撕贴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一定的技能,手指的灵活性也越来越好,小指肌肉越来越协调。小班第二学期,我们设立了剪纸区,教导孩子使用剪刀,沿着轮廓线一点点剪开,还结合儿歌“小剪刀手中拿,拇指食指中指卡,慢慢开,慢慢合,开开合合来唱歌,咔嚓咔嚓唱起来”,让幼儿自由地、轻松地剪剪贴贴,激发幼儿创造兴趣,丰富剪纸内容。

进入中班阶段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逐步提高,动作也更加协调,开始进行折剪的尝试,从简单的衣服、裤子、蝴蝶、兔子、小熊等轮廓图案练习,折剪半圆、三角形、长方形、心形。还根据幼儿年龄和个别差异,在每次提供的练习材料中设计不同的难度,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孩子都喜欢剪纸,都保持积极的热情参与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是幼儿较好掌握剪纸技能技巧的关键期,因为有前两年的积累,小肌肉都得到锻炼,拿剪刀操作的协调性提高,重点让幼儿学习“排剪”这一技能,如剪小狗、公鸡的尾巴。这时候幼儿对于简单的剪纸元素逐渐熟悉,我们就对幼儿增加难度,适当调整幼儿练习的剪纸材料,只提供有外轮廓线条的瓶子、包包、鞋子、茶壶等图案。到大班下学期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画轮廓线,自己设计剪纸元素,自己剪贴贴近生活的剪纸内容,让幼儿在创作中愉悦身心,大胆发挥想象表现自我,发展个性品质。

三、创设美育教学活动室,特色化环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我们创设的可操作性墙饰应该是幼儿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三个教师一起精心设计,做到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活动特色,把美育目标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从开展“闽南民间剪纸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后,我园从大环境楼道、走廊、天花板到班级小环境都创设了富有浓厚民间剪纸氛围的艺术视觉。剪纸是我园特色教学,每个活动室划分的美工区都设置了“剪纸吧”。如结合节假日,幼儿画一画、剪一剪,剪出浓浓的节日氛围;迎新年剪窗花,元宵节剪花灯,三八节剪包包和漂亮的裙子送给妈妈。幼儿自己动手装扮活动室的作品墙,体现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彰显个性化、特色化的审美环境。

四、通过欣赏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提高幼儿的素质

在幼儿的眼里,自己的作品都是最美的、最棒的,渴望听到教师、同伴、家长的肯定和表扬。我们抓住了幼儿心理特点后,对幼儿剪纸作品给予肯定,从小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更注重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的作品,巧用语言表扬,赏识鼓励每位幼儿,减少指责和批评,鼓励幼儿把每一次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我们在活动室区角创设“展示区”,引导幼儿将作品装入作品袋中摆放出来,并把个别剪纸的作品布置在走廊的主题墙上,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对幼儿进行无声的美育。用潜移默化的美育因素,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教育。作品墙不但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还让孩子浮躁的心安定下来,让教师最头疼的幼儿生活活动时间变得井然有序。

剪纸是一种表现力丰富的艺术活动,幼儿开展剪纸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而且能逐步提高幼儿的道德情操,我们把这种艺术形式作为实现幼儿美育的手段,让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剪纸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