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游戏发展幼儿数学核心素养

2020-12-30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吴圆圆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盒子数学知识情境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吴圆圆

游戏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利用游戏开展幼儿数学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感受数学魅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进而促进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开展幼儿数学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幼儿园的幼儿年龄普遍较小,其认知能力有限、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发展不健全,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会导致幼儿难以学习和理解数学理论知识,长期下去必然使幼儿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将游戏活动合理渗透到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从而使幼儿乐于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还可以打破幼儿的数学思维局限,使幼儿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二)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数学活动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践行这一要求。由于幼儿天性喜欢游戏,所以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幼儿身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实现由灌输式被动学习向探索式主动学习的转变。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自信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个体对自身力量的确信。自信并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和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孩子天生爱玩的特性,通过游戏教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提升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二、幼儿数学游戏化教学优化策略

(一)游戏紧贴教学主题,辅助幼儿学习数学

教师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背景下组织幼儿学习数学,如果想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教育活动,就需要紧密结合教学主题来设计数学游戏活动,契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并且将教学知识传递给幼儿,防止脱离教学目标。基于此,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学主题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辅助幼儿学习数学。例如,教师在“学习数字1—5”的数学活动中,可以立足教学主题选择“藏宝盒子”游戏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收集旧纸盒,师生合作制作几个不同大小的盒子,然后在盒子上贴上带有图案的贴纸,贴纸越多则代表盒子中的“宝”越多。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随机挑选一个盒子,引导他们观察盒子上的贴纸数量或者通过摇晃盒子来判断盒子中“藏宝”的数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和运用数学知识。通过选择和教学主题相近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享受游戏乐趣,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游戏活动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存在较为明显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差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立足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得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全面落实《指南》的要求和理念,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使幼儿得以在游戏过程中内化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开展“10 以内的数”数学活动时,教师可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找座位”游戏。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椅子,组织幼儿搭接成三列火车,对每节火车进行编号,每张椅子代表一节车厢,并给每一个幼儿分发一张有编号的车票。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开火车”音乐,当音乐停步之后,每一个幼儿按照各自车票号码寻找对应的座位并坐下,再由幼儿扮演的列车检票员进行查票,比一比看哪个幼儿找得又准又快。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分小组进行,幼儿轮流担当列车员,使每一个幼儿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10以内的数,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创建游戏教学情境,便于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作为一种逻辑、抽象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会在内心抵触或畏惧数学学习。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情境,使幼儿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学习、领悟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开展“一一对应”数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个“小兔子请客”的游戏情境。在这一游戏中,小兔子请小朋友帮助它为每一个“客人”送它们最喜欢的食品,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学会“对应”的方法。又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复习“数字与数量”知识时,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进行教学。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幼儿都可以自主选取一个数字,然后在教室的小超市购买回对应数字的书本、铅笔盒等物品,并且可以反复购物,进而使幼儿在交易中实现对“数字与数量”知识的认知与应用,更好地促进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游戏结合生活实际,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指南》背景下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使学生得以在熟悉的生活氛围学习数学知识,得以不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游戏时,应立足幼儿生活经验,将幼儿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完美融合,赋予幼儿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幼儿签到有机结合起来。如班级共有幼儿20 名,当幼儿全部到达教室之后,组织他们以四排五列的方式排好队,然后从左手边第一位幼儿开始报数,使每一个幼儿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又如,在数数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气球,然后组织幼儿进行数气球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促使幼儿保持数学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指南》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紧贴教学主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合理的数学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进一步促进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盒子数学知识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寻找神秘盒子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