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手工制作,培养合作创新能力

2020-12-30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朱小丽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手工想象力素质教育

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朱小丽

手工制作课程是中小学生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它不仅仅体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是在手工制作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的新要求。手工制作实践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真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如何在手工制作课程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提升合作意识,从而真正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充分引导学生赏析感悟,积极开展交流探索

手工制作课程不单是一门学科,更应该将其归纳为艺术范畴。而对待艺术最好的尊重,那便是高质量的欣赏。在手工制作课程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高质量欣赏,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与审美水平,以此充分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与感知力,进而开展交流互动,提升自身艺术欣赏水平。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创意欣赏,在手工制作作品欣赏分析之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创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合理开展手工制作,更好地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以此将兴趣作为动力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使得学生作品充满创意性和欣赏性。第二,在玩中学会自主性和探究性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手工制作课程只能追求固化式内容,缺乏课堂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在新课改素质教育之下,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此得到思想碰撞和激发,真正激活小学生创作思维,将个性化展现无遗,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思维合作,从而在不断活动与碰撞中探究手工制作技巧。

二、多样化内容激发学生合作创新热情

兴趣能够让一位学生在学习很差的情况下迅速成长,这便是兴趣的力量所在,因为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便是自己的喜好,只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才能够激发自己的主动性。所以,手工制作课程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为有趣,以此来吸引小学生手工制作积极性,并愿意将自身的自主性渗透到手术制作课程之中,参与手工制作实践,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使得想象成为现实,使得合作意识真正渗透到想象力之中。

比如,在手工制作“有趣的布贴”课程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植树》的布贴画,布条色彩搭配和谐,有人物、远山、小树,整个画面生动活泼,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同学参加过的活动。欣赏完示范画,学生表现得欣喜异常,这时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废旧材料可以制作出许多优美的布贴画。除布料以外其他材料同样可以制作出更加美妙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可以美化和装饰学生的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经过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创作思维由准备阶段逐步过渡到酝酿阶段,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将要制作的雏形,使他们急需把思维的结果转变成可触摸的手工制作。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个性合作

在手工制作课程实践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是决定手工制作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手工制作课程之中学生需要接触的都是手工材料等直观性材料,只有自己的想象力足够个性,才能够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碰撞中,会发现一些自己不易发现的灵感,从而充实自身想象作品,强化作品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在手工制作“剪贴画”一课中,教师首先需要找一些造型独特的作品做示范,示范作品突出技法的别样性和材料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手法,让学生知道同样的作品制作过程中可用多种方法表现,学生尝试用多种技法去表现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表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对学生的作品有正确的评价与展示,让学生共同学习,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新课改素质教育下大力推行手工制作课程,其重要意义便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在创作之中强化学生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重视团队的价值。

猜你喜欢

手工想象力素质教育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