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

2020-12-30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校企教学质量院校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禹 云 蔡 剑 朱 燕

目前,我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但是,由于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并适时增加了许多新的专业,进一步扩大整个高职院校的招生基数,导致实际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缓慢。除此之外,当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实际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学术型人才,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属于专业型人才,但是实际能力不突出。这都是当下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现状展开讨论。就目前而言,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区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存在不同的教学问题,但还是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探究与讨论。

(一)教学观念与教学质量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观念相对比较落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追根究底,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其一是师资来源与师资力量。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主要的师资来源是普通院校,因此很多教师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只一味开展教学内容,不展开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比较轻视,进而造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其二是教师对于教学观念的看法。很多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或重要准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考试成绩来片面评价一个学生,造成学生主观思维上排斥教学活动,进而影响到整个院校的教学质量。其三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不均衡,高职院校中有很多专业课程存在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均衡的问题,这种不均衡表现在排课、相关实践课程教学设备的配备、校园实践教学文化的宣传等。

(二)“服务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践行

服务教学理念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高教学中的服务质量,间接保证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后勤、教务管理、教学设备等一些方面,要充分做好各自的基础工作,为教学事业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教学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服务教学”意识,不论是在教务管理上还是对于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相对比较匮乏。

(三)对于教学改革的适应与应用

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同时,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处于高效教学、趣味课堂的状态。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开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在高职院校中,一方面,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层次教学活动,学生很难理解到位,不能够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良好的反应和互动,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经历过高考选拔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矛盾性,这种矛盾性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上。如果不加以引导,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均衡。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普通高校,具备相关理论性知识的教师,这类教师通常社会经验较少,很大一部分都从校门毕业在校门就业,因此对于学生实践专业能力的教学缺乏经验,教学教条化,不适应现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种教师则是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素养,但是由于长期与教学环境脱节,因此不具备教学理论基础能力,在教学方面无法做出适应教学环境的教学指导。无论是缺乏哪方面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及能力培养而言,几乎都是“致命”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运用。

(五)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硬性问题

高职院校与校企合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与校企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在专业实践与能力上的提升,是培养专业化人才、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校企合作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企业不重视与校园的合作;另一方面,学校在企业的管理环节不存在话语权,双方的合作缺乏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是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举措。通过改变高职院校教学现状,避免负面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对于教学观念的树立

高职院校教学观念的树立仍然要以教学改革理念为主,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教育教学开展为辅的教学观念,继续深入推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同时,基于教学实际情况,改善当下教育教学中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教师对于学生、院校对于学生的单向评价。评价的具体内容从侧重成绩为主、以成绩为标准,转化为以学生日常表现、个人能力、其他综合性表现来结合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热忱,在个性化的成长环境中专一成长,进而成为专业化的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对于“服务教育”的补充

“服务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提供教育教学中教务管理、后勤服务、教学相关设备的设置与供给,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从单一的理论性学习变为结合实践的双向学习。具体到实际教学中,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基础设备,如机械操作厂房、实验性质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学校能够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场所,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教务管理方面,要对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行为、学习成绩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做收集整理归纳,为学生的全面评价体系建立提供良好的理论性基础。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方面应当基于现有的规章制度,结合教学质量发展趋势,进行适当的改善或修订,始终保持管理办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满足当下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三)优异师资力量队伍的打造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对于师资力量的提升和师资队伍的打造,在上文中提到了当下高职院校师资不平衡的具体现象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在打造优异师资队伍时,要着重避免上述问题出现。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分类。对于缺乏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高职院校作为校方,要适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性素养。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教师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让教师了解现实中企业运营的基本操作、生产基地的实际流程等内容,而不仅仅是通过理论知识来想象;对于缺乏理论性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组织教师之间展开研讨会,互相促进,共同成长与进步。

(四)提升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也是当下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形式。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成长为专业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校企合作应改变传统校企模式中一头热的现象。高职院校在积极寻求企业合作的同时,要将双方都定为共同需求的地位,达成两方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除此之外,在校企合作的细节上,高职院校作为教学方,应当制定详细的规划,如学生的具体实习时间、实习的安全问题、实习的主要内容等,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

校企合作中还应当重视当下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与推进促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革新,不断完善或接纳新鲜事物来保证发展,在市场中寻求一席之地,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因此,校企合作应当重视当下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重视对学生互联网技术的培养与学习,保证学生的实践内容能够在毕业后与社会接轨,而不是与社会脱节,能够真正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只有充分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才能培养出专业化人才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结语

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相关的对策探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仍然要以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为依据,有选择性、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其本身是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重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仅是对于院校发展负责,更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望广大同仁能够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更多具有创造性、可行性的教学建议及意见,共同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校企教学质量院校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