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学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2020-12-30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孙秀梅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建模数学知识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孙秀梅

面对目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数学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重理论轻实践、数学无用论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而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应用问题上的融入,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此为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探索高职数学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一、高职数学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

数学建模指的是在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所存在的发展规律、事物本质进行分析,并进行关键因素提炼。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过程可分为“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分析”等步骤。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建模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等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理解、实际应用等方面表现较弱,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问题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模型的构建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数学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实施途径

(一)深挖教材内容

高职数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以及课堂内容可谓是统一的,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特点等毫无关联,在新课改背景下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首先要从教材入手,联系学生专业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材料。只有深度挖掘教材,才可能更好地根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构建、分析和解决数学模型问题,切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建模学习的价值所在。

(二)重内容,轻形式

高职数学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数学建模思想精髓,一方面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并运用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结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并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最优途径。因此在高职数学改革中将数学建模融入其中,并非通过简单几个建模习题作业就可以实现,必须结合高职学生专业学习,与学生在实际生活、未来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进行全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凸显数学思想的来源和发展,从而揭示数学公式、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实际来源和应用。

(三)创设丰富情境

将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必须根据数学知识、数学模型以及实际应用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于数学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水到渠成”。对于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深入学生调研,在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未来职业领域和能力要求等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主动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方式,实现数学建模与课程内容、学生专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比如对于财经、会计类的高职专业学生来讲,就需要构建房贷还款、审计、公司财务处理等相关教学情境。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的高职数学课堂与传统“被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有显著的区别,需要引入“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模型构建、主动分析问题、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提炼、模型搭建和问题解决中,实现自身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发现探索的创新环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比如案例教学法,就需要根据案例教学在具体数学知识教授中的作用不同,选择性采用案例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案例辩论法、案例练习法等。只有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得当,才能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以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运用价值,进而提升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当面对各类实际问题和困难时,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建模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