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探析

2020-12-30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班级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包 涵

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合

当下高职学生以“95 后”和“00 后”为主,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繁杂的信息,但家庭教育却不够到位。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上浮躁的氛围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德育教学的缺失,学生普遍较为浮躁,心理抗压能力差,进取心不足,部分学生还存在嫉妒心或者攻击性较强的问题。而高职的德育教学还延续着几十年前的传统,不仅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也不符合现代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差。

(二)德育教学与网络时代环境不符合

新时代高职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可以说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都有网络以及网络文化影响的影子,这养成了其关注网络、喜欢用网络交流的习惯。高职德育教学还是以以前古老的方式,过分依赖在课程中渗透德育,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与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不符合,自然教学效率不高。

二、高职院校德育开展对策

(一)塑造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将环境中的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故学生学习的环境极度重要,而在德育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塑造。通过教室装饰、班级组织等塑造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环境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如教师可以将名人故事、优秀校友经历和优秀学生的事迹张贴到专业或者班级活动室内,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环境中学习其中的优良事迹,受其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内张贴“大国工匠胡双钱”的事迹,让学生在胡双钱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中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而在对工匠精神的学习中,受胡双钱踏实、勤劳品格的影响,学生也能改变自己浮躁的心理,在充满诱惑的时代逐渐养成沉着的品质,认真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二)重视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故要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除了环境的塑造和课上的渗透外,还需要注重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真善美,辨别假恶丑,在劳动中培养自身优良品格,在奉献中锻炼自己的坚韧意志。

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去小学担任“一日教师”,在养老院和学校,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劳动,无偿地帮助别人。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老人和孩子们满意的笑容中,学生也能感受到由衷的快乐。这样,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奉献的魅力,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

(三)注重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上信息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给德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网络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信息传播媒介,一方面网络上的低俗内容、极端言论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学,则能有效减轻网络上垃圾信息的负面影响,大幅度提高高职德育教学的效率。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德育教学,高效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如在环保理念的养成中,教师可以利用微学习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发送到网络社交媒体上让学生学习,其形式包括微视频、文字片段、链接等。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穹顶之下》,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其“节约”良好品德的养成。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关注“中国能源报”“中国自然资源部”等微信公众号,用公众号推送这一形式进一步渗透环保理念的教学。这样,教师用网络为媒介渗透德育,大大增加了德育教学的时间,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代高职的德育教学形势却不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塑造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并注重借助网络开展德育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不断推进高职德育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