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2020-12-30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第二小学廖春花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习惯语文课堂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第二小学 廖春花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如果在小学对学习习惯不加以培养,就会造成很多诸如消极怠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创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根基,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动力。

例如,小学语文学习中,写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一手漂亮工整的字是验证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写字方式,书写文字时要做到笔迹工整、清晰,注意字体的书写规范。同样,在学校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在板书或是批改作业时,都要遵循这样的要求,注意自身字迹的整体美观。在家中,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其要以身作则,与孩子同步不断学习;陪伴孩子学习阅读时,要加以讲解,和孩子一起思考,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手机或电视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创建出真正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坚持“三习”

众所周知,“温故而知新”是指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是一种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巩固学习好旧的知识经验才能继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从核心上来讲,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坚持“三习”原则,即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学习以及课后认真复习。

例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预习的标准:(1)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理解。(2)一类生字标上注音,通过自主查字典方式来理解生字的意思并组词。(3)标出段落层次,圈出不认识的二类生字,归纳和总结段意。预习就好比画画的线条轮廓,知晓轮廓后,课堂学习中就能让学生加速理解文章的内涵。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以读为主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青头临危不惧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上课的专注力,理解课文背后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内涵意义。最后,复习就像画画“修图”环节,将效果图反复校正,才能呈现最终的完美图画,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留下复习作业,设计检验复习的第二课时。检验复习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名提问:“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从青头的所做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复习。通过坚持这样的“三习”原则,反复不断地训练,将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需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人生的一个漫长过程,只有勤学好问、善用辩证思维敢于质疑、养成积极思考习惯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改后一个新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善用生活导入式现代教学方法,创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陶罐和铁罐》这一内容时,教师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上,首先可以用实物展示,拿出两个罐子,让学生讨论这两个罐子的相同和不同处,以及有何用途,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主体的好奇心。随后,引导学生进入主体学习内容上,通过精讲方式,让学生在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精读课程学习重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提问:“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外,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明白了一些什么?你觉得它们的说法对吗?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来讨论这些问题,将问题的内在构成剖析出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发现的眼光来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交往中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长此以往,在这样一种开放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下,会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自主思考学习习惯。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勤做记录

“无书不落笔,无笔不成书。”历来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像光和绿叶相互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同样,阅读与写作对于语文学习成绩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养成,要求学生既要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学会做阅读笔记,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修辞方法,又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日常阅读量,结合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例如,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彩色的梦》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小节课文时,可以使用情感代入法,让学生来集体朗读第三小节:“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朗读完以后,教师提问:“雪松不是人,为什么可以手拉手?”“小鸟为什么可以和人一样唱歌呢?”“有谁知道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拟人写作手法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的雪松拉手、小鸟唱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拟人手法造句,以获取拟人相关的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后记录好课本金句及写作修辞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学习记录习惯,以便后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除了从课本上学习写作方法以外,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师要重视生活上的学习累积,可以建议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要求学生记录下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感动的事,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将生活中万物以及生活点滴感悟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养成写生活日记的习惯。

为了增加阅读量,教师还可以每月设定读书量,定期举行“读书会”,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去累积阅读量,养成记录读书笔记习惯,以扩充写作素材库和写作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长久的累积下,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记录习惯,潜移默化中也提升了其写作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学校和家庭同步树立榜样来给学生创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坚持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学习以及课后认真复习的三个好习惯,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日常中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的作用下,最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