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预测策略运用

2020-12-30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李宝华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图式语篇预测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李宝华

预测是一种推理性的认知技能,是重要的英语听、读微技能。根据图式理论,预测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提取已有图式,联系文本信息,不断比较、验证、修改的过程。听前或读前阶段合理预测,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更专注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利于理解文本大意;听或读阶段预测,可以使学习者积极、主动获取信息,有利于准确理解文本信息;听后或读后阶段预测,可以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为输出活动奠定基础,促进文本整体理解。

一、预测要素及心理过程

预测是一种心理行为,是语言产生和理解过程相互作用的媒介,是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基本技巧,是理解语言的重要程序。它具有不明确性和不稳定性,会随着视听或阅读进程不断被修正。余中伦指出,预测由触发预测的语言、先前知识或共有信息、预测内容和预测产品四个部分构成。根据预测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余中伦指出阅读过程中预测的语言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第二阶段,在持续阅读活动中,预测内容产生;第三阶段,在持续阅读活动中,预测内容被修正;第四阶段,预测基础上的语篇理解;第五阶段,在理解基础上,随着阅读活动的继续,进入下一个预测环节。此心理过程同样适应于视听情景下预测的心理过程。因为读和听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都是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与读/听者的先验知识或记忆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在参考余中伦提出的预测心理过程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预测策略的心理过程。

下面以一节视听说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视听教学中运用预测策略激活学生思维,逐层推进文本理解。

二、视听文本和学情分析

本节视听说课是仁爱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学习如何在道路上保持安全——“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每年都有许多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失去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安全呢?谈论道路安全,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他们有生活体验,容易产生共鸣。部分生词hurt,lose,sign,careful,视听学习方式将声音与图像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语言与情景相结合,降低了文本的理解难度。

三、预测策略的实施

(一)视听前预测,激发学习期待

听力理解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听者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预测即将听到的语篇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共同形成对语篇信息的理解、预测和验证。在听力教学中,听者的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视听前,笔者运用文章标题以及视频截图引导学生预测,激活已有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形成学习期待。

1.标题预测

标题高度概括整个语篇内容,揭示文本的主要内容。本课的标题是“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呈现标题后,用问题“How can you keep safe when walking on the street?”引发学生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如:walk on the right,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obey the traffic rule 等。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构建主题的思维导图,既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做法,又为后续的视听活动做好了语言准备。

2.图片预测

图片蕴含丰富的信息,可以辅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测。完成标题预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boy and the old man doing now? How does the boy do?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形成自己的判断。

(二)视听中预测,保持积极思维

在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预测策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思维状态,促进文本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说话者的语音、语调并观察人物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充分调动已有图式,预测视听文本走向具体内容,推进文本理解。

1.问题预测

笔者把视频截成三个片段,提出三个问题:What is the first one we can do? What is the second one we can do? What is the third one we can do?文中提及三点保持安全的做法,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结合已有图式持续预测,再逐段视听验证预测内容。在视听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知信息重组预测内容,形成新的预测。在数次预测与验证中,学生逐步获取更多的听力信息,逐层推进对视听文本的理解。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与视听上下文语境提供的信息线索交互作用,最终达成了对听力语篇的整体理解。

2.活动预测

除了采用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行预测外,在视听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只播放视频画面而不放声音的默看方式,或者采用视频画面定格方式,引导学生预测人物要说的话语内容及事件发展情节。

在本课中采用视频画面定格方式,展现三幅关于保持安全的做法的视频截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预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预测后,教师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观看此部分视频,主动验证图片的语言材料。学生带着强烈的视听目的,高度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预测正确者非常开心,增加了预测的信心;不准确者虽略显失落,但学会了仔细观察,为合理联想与预测积累了经验。从学习效果来说,预测正确与否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三)视听后预测,拓展输出思路

除了在视听前和视听中运用预测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之外,在整体视听结束后,教师依然可以运用预测策略拓展表达思路,为输出活动做好铺垫。本课视听活动后,教师通过问题“How can you keep safe when walking on the street?”引发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对自己的做法进行预测;并通过小组交流与集体分享,形成文本,进行小组汇报。

四、结语

预测是视听、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微技能。教师要重视并善于运用预测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其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引导其对视听内容或阅读文本进行积极预测,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最终实现对视听内容的理解。教师还要通过“教”引导学生的“学”,帮助学生掌握通过标题、图片、图表、上下文语境、语音语调等多种途径对文本材料进行预测的方法,培养预测能力,逐步形成预测策略,提升文本理解水平。

猜你喜欢

图式语篇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