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数学深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12-30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章节重难点数学

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周 娜

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难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阅读能力不强、对问题分析不到位、抓取不到有效信息等情况,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转变思维观念,认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信息抓取能力,并把有效信息运用于问题解决中,再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确定阅读时机,促进学生整体掌握

阅读时机是学生对系统知识整体掌握的关键因素,不合时机的阅读往往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高中生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结合具体章节的难易程度,确定阅读时机,使学生在自身认知水平基础上提高数学深度阅读能力。

笔者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前,基于学生对指数的运算性质有了初步认识与学习,在讲解指数有关的函数时就会因为原有知识的渗入变得简单易懂,因此安排学生在课前对章节知识进行阅读。笔者在进行“平面向量”教学前,考虑到平面向量作为几何与代数之间的桥梁,而且学生对向量没有基本的认识与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概念,再经过例题阅读与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确定阅读时机,使学生更容易对章节知识进行整体掌握,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二、设置阅读问题,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设置问题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首要任务,同时对学生探究过程具有导向功能,学生只有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才能把握章节知识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知识的重难点为出发点,巧妙合理地设置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抓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语言的敏感度与对知识的理解力。

笔者在进行“函数与方程”教学前,设置问题:“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从而使学生掌握章节的重难点,并以问题为目标导向展开阅读。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层阅读与思考,准确地掌握函数与方程相关知识。笔者在“等差数列”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等差数列公式进行推导,培养观察归纳分析能力,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等差数列是如何定义的?怎样的数列形式为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已知等差数列的中间两项,如何灵活地求出首项与公差?”学生带着一系列问题进行阅读,并对知识的重难点有了清晰的体会,从而顺利掌握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

三、合理分配阅读时间,提供分析思考空间

合理的阅读时间是培养学生深入阅读的重要条件,也是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的基本保障,过多时间的阅读往往降低学生的效率,过少时间的阅读也会使学生只能对问题产生浅层次的认识,对信息抓取不全,对问题分析不透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前阅读、课上提问,还是做题过程中,都需要给学生留出合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深入研究问题,提高阅读效率。

在进行“椭圆”相关习题练习中,对于例题“椭圆的一个顶点为(2,0),长轴是短轴的两倍,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笔者并没有给学生提示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是留给学生合理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由于问题中未给出焦点位置,因此,有些学生快速计算完毕。但在合理的时间内,一些学生考虑到第二种情况,(2,0)为长轴的情况与短轴的不同情况,于是,学生在阅读问题上产生反思,针对性地弥补在阅读能力上的欠缺,从而不断提高深入阅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阶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抽象性强、阅读量大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首先,确定阅读时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其次,设置阅读问题,让学生把握章节的重难点。同时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深入分析,必要时,给学生提供阅读习题,并对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把教师对问题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转化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内化掌握,促进学生理解重点概念,厘清关系,提高学生概括能力与提炼信息的能力。

猜你喜欢

章节重难点数学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错在哪里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