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

2020-12-30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中学林敦琴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中学 林敦琴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到现在为止,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时候,对“生活化”理念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在这方面的创新和融合流于表面,极大地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要想有效改变这种情况,更加高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改发展的脚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展开生活化教学,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夯实根基,进而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以生活化为指导设置教学目标

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则是知识的展现平台。所以,生活和知识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优化,以生活化为指导原则展开教学目标的设置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在进行“法律伴我们成长”这节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帮助学生掌握保护自身的法律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展开知识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相应的校园霸凌案例,让学生讨论自己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怎么办,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不受侵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并有效增强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展开教学

到现在为止,情境创设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然而,要想将其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教师在融入生活化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以及生活实际展开情境创设教学,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主观欲望更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夯实根基。例如,在进行“社会生活讲道德”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老人乘坐公交时无理取闹的现象进行情境创设,分别安排学生扮演蛮不讲理的老人和普通乘客,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遇到这些情况时的心理感受,最后再展开讲道德知识的渗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讲道德,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融入生活化理念展开教学评价

过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更多地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所得的评价结果非常片面,不仅没有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预期目标,甚至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应该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并在评价的时候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与激励,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参与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将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大限度地激发出来。除此之外,要想进一步提升评价的合理性,推动生活化评价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来获得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从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更为真实有力的事实依据。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虽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到现在为止,很多初中教师在进行这门科目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都还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全面发展都造成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清楚了解“生活化”的重要意义,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发展,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为他们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