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30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明星镇中学校杜润花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积极性知识点教学模式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明星镇中学校 杜润花

科技的进步让翻转课堂成为当下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可知,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形势,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推广得到了师生的认可,不仅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方面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简介

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会与翻转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会把学生课前和课程中间以及课后所要进行的一些活动相结合,以期共同进行。教师会在上课之前就把学习资源进行传达,学生如果有任何不懂之处,在此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决。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学习,提前预习所学,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方法。

二、翻转课堂的实践意义

(一)对于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运用,也不单是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还可以在学校德育或者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中使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学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认识和把握,将其作为学科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手段,创新本校的教学新思路。

(二)学生适应大信息时代的提前预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程度越来越紧密,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当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对计算机新媒体环境有很好认知的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从初中课堂开始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在课堂上传输更多的外界信息,并学会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产物,对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很现实的意义。

(三)语文教学发展的前驱

翻转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对于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翻转课堂模式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广泛应用,这也决定着微课视频教学能否获得发展和进步。这一研究方向可以在翻转课堂中得到验证。

三、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策略分析

(一)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民主课堂

复习课堂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复习目标,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初三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知识点的复习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持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时,通假字是比较难懂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比比看谁能在最短时间想起最多通假字”的主题游戏活动,通过设置比较有趣的题目,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所有通假字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的认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深度。

(二)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引导学生主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语文学习效果,以此提高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

以成语知识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提前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成语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课堂上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出题,通过出题的方式展示个人的复习效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主动考量他人的成果,从而改善语文复习课教学效率。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更新了初三语文教师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有助于解决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更完备,从而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进行现代课文阅读教学时,针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对课本上有关人情的篇章进行重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归纳出现的相似之处。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阅读人情和自然景观方面的文章,找出抒情的写作手法;对于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站在文体角度上对文章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文体特征的理解。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烦琐,要求学生能对有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掌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积极性知识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