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观病房对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照护流程及医务人员防护

2020-12-29杨丽杨丹林栋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病房医护人员肺炎

杨丽,杨丹,林栋羚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1 对于新冠肺炎疑似感染患者的照护流程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以下简称“方案”)中关于我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防控方法,我院开展了数项相关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疫情控制效果,总结如下:

(1)根据留观病房的患者需求配备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2)建立程序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度。(3)对新冠肺炎门诊医技留观病房进行单独的隔离治疗。(4)探视制度实行全方位隔离与保护探视。(5)严格保证留观病房人员的手部卫生。(6)全面做好飞沫传播防护。(7)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防护措施。(8)积极实施行政管控。(9)对医疗照护工作人员相关的行政措施。

2 对医务人员的防护

2.1 我国医护人员防护研究现状

感染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实施严格的防护工作[2]。罗桂英对感染病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3],认为皮肤黏膜接触传播、物理及化学因素、自身感染等都是感染病科内的危险因素,针对大量危险因素的防护,医护人员应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同时要严格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特别注意化学消毒剂的防范。吴春梅报道了其所在医院内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4]发现:传染科医护人员相对年轻化,职称及学历较低,收入状况低于普通内科,同时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相较于普通内科的医护人员普遍处于相对不健康的状态,心理状态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常模,部分指标相较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明显更低,并且传染科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度相对于普通内科医护人员而言明显更低,其认为应对此类现象提高传染科医护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社会支持水平。

而对于传染性较强的流行病疫情而言,早年间,我国也曾爆发过SARS病毒感染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国家在应对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出的反映与提出的要求一直出于较高水平,由于当时我国医疗科技发展相对于此次新冠疫情而言有所落后,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医护人员感染现象,在2003年的抗疫工作中,多项报道就我国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王健康等在其研究中提到[5],SARS流行期间,广东省医护人员感染率高达37%,提出了应首要重视科学防护的最高准则,包括独立的非典肺炎病人隔离区建立,隔离区人员流动通道的规范化、固定化管理;重视医护工作污物处理;建立专用设备制度,隔离区设备应专门针对非典患者使用,严禁交叉使用。殷文武等在2004总结了非典型肺炎抗疫工作中的工作经验[6],在其研究中对共计257名来自广东省非典一线抗疫工作者的防护措施情况与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按规定进行了全面防护措施(所有防护措施如口罩、眼罩、隔离衣等全部穿戴到位)并进行工作后消杀的人员平均占比仅约有50%左右,而未感染的180例医护工作者中平均占比高达85%。汪邦芳等则从SARS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抗疫工作中总结了我国医护人员防护技术的发展[7],详细说明了逐渐变高的标准下,医用口罩、目镜、防护服、手足防护用具等的用材,穿戴说明与规范流程等,认为在医疗用具制造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接受规范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与专业素养,只有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最安全的防护与治疗措施。

SARS的防控工作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院严格遵守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工作要求,并结合相关经验,进行了如下的医护人员保护工作:

2.2 我院的医护人员防护工作

(1)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体系以及监控网络。建立新情况下的独特应对体制,建立肺炎专区的护理部主任以及病区主任,加派护士,多分部门,协调运作,全体护士参与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各科室要及时发现问题,多部门协调护理,对于个别病情不好的患者开设专项治理,并取得原因,对其他患者做好更全面的护理以及预案。如果在进行照护流程的时候出现安全隐患,医护人员应该根据相预案及时对漏洞进行纠正,同时对现场情绪进行有效控制。之后对于病患情况以及现场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照护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除此之外,每月需要针对监控体系以及网络进行定期维护。每个月开展的安全会议也应该针对疫情发展态势对监控体系进行升级,分析现在照护不安全,不全面的因素,制定相关的整治方案,由护士长下发至每一个医护人员,让照护病人的护士吸取经验,总结教训。针对留观病房的照护护士,医院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管理培训,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其监控力度,保证医护人员在照护工作中的安全高效,进一步促进疫情的治疗效果[8]。

(2)加强药品、物品的管理。对于现在用量极多的药品,要及时确认每个药品的存放环境卫生,存放时间在保质期之内。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对不同的药品以及服用剂量进行明确规定并标明,粘贴在显眼位置。专门设立对应的药品质检员,对长期使用的重要药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进行整理以及丢弃,对于问题要及时发现,回报,做好善后事宜。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医疗设备与仪器管理,保证其质量卫生程度达到相关标准,确保仪器随时可投入一线病房。其次,疫情防控期间的护理用品数量也需要详细记录,保证数量可以满足所有患者。

(3)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对每一个患者应该一视同仁,在对留观病房进行清洁的时候,应放置小心地滑的标志牌;在进行擦拭工作时,于擦拭液里面加入一定的酒精以及香氛,保证环境安全的同时,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另外,医护人员应在病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维护留观病房的秩序,避免疑似病例产生懈怠、负面的情绪,与他们要积极交流沟通,渐渐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其内心想法与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为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医院环境[9]。

(4)帮助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对于疑似病例中危机感极强的患者,对于其心理疏导以及家属安慰必须要引起重视。要时长鼓励患者,必要时允许家属探视,并告诫家属要向患者传达正确积极的信息,这其中尤其注意监控家属与患者的接触信息,及时进行信息记录,结束探视时对家属进行体温监测,叮嘱家属居家隔离四个工作日后无症状才可与他人进行接触。

(5)建议工作人员分时段进餐。所有工作人员分时段进餐,保证人流密度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病毒扩散。在进餐之前,医护人员在留观病房和正常区域之间的隔离区取下护目镜,口罩,脱下防护服并进行消毒。随后,在进餐时避免交谈,切要有值班人员对人口密集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减少飞沫传播。再有,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区域进餐时,严禁发生人员接触,如有接触,及时隔离[10]。

(6)提高留观病房医护人员薪资待遇,促进医护人员积极性。

3 建议与展望

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措施逐渐走向成熟,但目前仍存在问题。为提高我国医疗系统在类似疫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与展望:

(1)扩大健康教育程度与范围。2003年,SARS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与本次新冠肺炎感染的疫情有一定区别,即前者在国内的爆发范围主要是以广东为主,部分内陆城市并未受到严重波及,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许多地区人民在应对疫情时表现出了不重视、不了解甚至抵触情绪。为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在流行病、传染病的科普教育与个人健康教育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次新冠肺炎为媒介,加强我国公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意识与重视程度,为全力配合医疗系统工作打下基础。

(2)充分与互联网、信息化结合。国家在医疗系统发展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目前,我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线上问诊、挂号以及咨询技术,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问题解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仍存在的是入院门诊是不可避免的,以此次疫情为例,湖北省武汉市作为疫情爆发中心,该市在疫情初期暴露出了非常明显的问题,即市内医疗系统短时间内出现完全超负荷运行,此现象除了与公民对流行病、传染病认知程度不足外,与公民信息获得量不足同样存在关联。我国健康教育与卫生教育工作可加深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程度,如以短信、健康教育短视频、广告的形式进行日常线上宣传,让公民接收基础的流行病、传染病学知识,尽可能避免盲目就医、短时间集体恐慌的现象发生,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加大线上宣传与通知力度,改善现有的主流媒体唯一报道渠道,加强信息管控力度,高效、迅速得传达正确信息。

(3)智能化发展。本次抗疫工作中,以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例,部分医院引进了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首次完成了实时的线上问诊、指标监测以及送餐服务等,进一步巩固了新冠肺炎抗疫工作的群防群控、封闭隔离的工作原则。在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时代,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与人工智能结合,尤其是在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与管理工作中,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有望彻底避免接触传播途径,简化工作流程,双向保护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未来我国相关防控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依托技术。

猜你喜欢

病房医护人员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