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中医学学生工作与管理思考

2020-12-29段雷黄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中医学思维学生

段雷,黄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1 中医学专业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其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均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在近现代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医的学科主体性受到限制,故也决定了中医学专业在学生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挑战性。

1.1 固有思维与中医思维的冲突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主要是雏形于《黄帝内经》。所谓“辩证”,即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取病人的基本信息,通过医者综合分析判断,辨别疾病病因、部位、邪正关系。“论治”即是通过辩证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其核心点在于中医分证而治,并非只关注于疾病本身,存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辨证论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医的方法论,实际上这是较为笼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重新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这种难以量化的度量衡容易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错觉和疑惑。

1.1.1 思维定式

数据表明中医药院校入学以理科为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任课教师发现一些共性问题[1]:理科生经过中高考已形成固定的理性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建立在充分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属于代理思维范畴。这种思维模式具有精确性、严密性。反之,中医学是一种思辨式学科,它发源于中国古代哲学,适用于现代哲学,却异于现代科学体系,对学生的抽象化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最典型的“取类比象”: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即古人习惯将治病的主要药物比喻为君主,次要药物比喻为臣子,依次类推。在中医藏象理论中也有类似比喻,《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里即是将五脏中的“心”比作“君主”,以此彰显“心”在五脏中的重要作用。付艾妮[1]认为中医思维主要分为“取象比类”的思维格局、运数比类的思维模式以及主客同构的致思倾向。如何实现两种思维的合理过渡,让中医学生尽快对本专业课程感兴趣,是中医药院校教育和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课题[2]。

1.1.2 文化定式

中医学具有浓烈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相应”等观念一脉相承。初入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在初接触博大精深的国粹文化难免存在畏难心理,在接受度上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加上数理化生等具象化文化难以剥离,从而很难适应这一新的领域新的文化背景[3]。例如中医脉诊,所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不同的医家指下对人体脉象的判断都不尽相同,这与理科类的“标准答案”不同。

1.2 不良情绪的正确处理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大量的临床经验,是交融了自然、科学、人文的学科。其庞大的知识系统会让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初期产生不良的情绪,例如畏难、迷茫、逃避等。此时若得不得及时的疏解,很容易走向消极的一面,如丧失专业兴趣、沉迷游戏不思进取、甚至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这使辅导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高校辅导员必须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

1.3 个体化差异的存在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教学中就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医学专业主要体现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文理科思维方式的差异(相比较而言理科生更难建立中医思维)、学习能力的差异、自我调节能力的差异、人文素养的差异等。而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并且承认个体差异和特点,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对教育工作者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责,全面了解每位学生,及时沟通处理,倾注更多时间精力去多接触,多给予关注,耐心开导。

2 就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创新理念,与时俱进

树立正确的理念是突破中医学子学业桎梏的金钥匙。中医药院校师生要树立新时代理念。青年人浮躁是共性,而中医尤其最忌讳浮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总书记实际上是提出了新时代时代新人需要沉下心去,要“甘于坐冷板凳”,这与人们普遍“老中医”的看法不谋而合。中医教育务必要着眼于未来,要有长远的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求我们在新时代要树立培养面向现代化、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为核心的中医教育教学观。

2.2 传统文化需学习,追根溯源学中医

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是古今医家利用主观理论思维,分析、整合医学经验的事实材料,后在临床上不断验证和完善,最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其过程深受思想文化影响。《黄帝内经》中以阴阳五行的概念作为参考,来认识、衡量自然范畴内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再映射于人,如《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种天人相应的理论形成与当时的儒、道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揭示了人、地、天、道及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包含关系和根本的联系[5]。故建立中医思维的基石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2.3 师生共同探索,构建理想模式

2.3.1 建立合理的目标

新时代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模式,中医的学生亦要学会创新,在学生阶段尤其要创新学习方法。第一步即培养中医情感和认同感,主动接纳往往会事半功倍;其次是培养新人需要团体协调帮助,团体指的是院系的党团组织、学生会干部、高年级学生,这一措施的优势是覆盖面广;建立帮扶站,站内设流动团,主动深入宿舍,解决学生的需要;医学知识最终要回归实践,要紧扣新时代政策支持,积极上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运用,借以增强自信和改进不足[2]。

2.3.2 学会任务分解

在解决思维问题的前提之下,一线学生工作者尤其是专职辅导员需要做的是将中医学类的学生的“任务”进行分解。在五年制临床本科教育的背景下,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对中医体系的认知程度均存在那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将学生学习分为三个阶段,针对第一阶段,也就是一年级和二年级这样低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扶着走”:在低年级前期,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中医哲学思维;在低年级后期,我们要建立中医学习兴趣小组,建立中医经典思维雏形,建立科研兴趣小组,适时引导学生听取讲座。针对第二阶段,也就是大学三年级,我们需要“带着走”:大三学年是最重要的过渡期,也是中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水岭。这一阶段包括让学生心理合理过渡,包括临床见习摸索,包括跟师门诊,同时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等。针对第三阶段,我们需要“撵着走”:这一阶段是实习毕业阶段,我们需要督促学生向前走,且勇于迈出第一步。不少学生恐惧临床,这需要我们提前进行心理安抚,帮助他们实现课本到临床的过渡,同时可以挑选高年级临床适应比较快的学生来进行现场答疑解惑;毕业阶段,迫于就业压力和逃避就业,中医学生最典型的表现即是“考研二战”,这也是一线学生工作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要大力推进。当前,中国基层普遍缺乏医护人员,我们要积极引导本科生就业,以期实现医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3 中医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院校管理实施

3.1 四诊法指导下的基本原则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四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也是现在中医学不可替代的基本方法。中医院校的学生工作与管理者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医的四诊法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望,望其行,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闻,闻其音,聆听不同的声音与评价,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补充;问,问其情,询问真实情况,了解学生诉求;切,切其本,分析事情,最终提出策略。

3.1.1 巧妙观“望”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看多观察。第一,务必注意时间上的连贯性。新入学的学生对中医学不了解,可能会有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的情绪和行为,不良的情绪会带到课程中,最终影响量化的成绩。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中医学本身的魅力,这种情绪会有所缓解,这时候看待学生需用阶段化的眼光。第二,坚决避免适得其反。中医学体系磅礴多变,学生往往会急功近利,这样往往收效甚微,入门也变得困难,学生工作者尤其是专职辅导员要合理疏导,循序善诱[3]。第三,切记刻板印象。对学生切记不要有成见,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如果刻意针对某一个学生,留意某一类学生,比如,挂科的学生,他们心理本身处于劣势,这时候针对他们,更多的目光要柔和、要随意。

3.1.2 耳“闻”八方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耳听八方”非常有必要。大学,学生的发挥空间相对较大,学生的身心也相对自由而开放。学生工作者是学生的“助产士”而不是绊脚石,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与他足够的舞台。这时候,学生干部和授课老师的评价就成为“闻”的重要来源,学会聆听与甄别。学要注意的是,第一,不可偏听偏信;第二,学会倾听,中医的学生身上具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儒家”风范,这些学生往往温文尔雅,他们忌惮冒进和喧嚣,要深入进去,耐心细心[6]。

3.1.3 耐心询“问”

“问”的技巧有很多,问,不是责问,而是询问,带着问题去问。中医学中的问,非常有技巧,有条件最主要还是问患者本人。依次类推,我们可以运用中医“问”的特点,学生工作中的“问”的对象,应该主要是学生本人。询问学生本人是直面问题和尊重学生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时效性,第一时间询问,做到及时干预处理。第二,询问需耐心。“问”,多数时候都会带着问题和疑问去寻求答案,一般被询问者会有戒备甚至是抗拒心理,这时候耐心显得尤为重要[7]。

3.1.4 “切”中本质

“切”,需要切中肯[8]。“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是对中医“切”的难度的形容。学生工作也是这样,理论都在纸上,实际操作千变万化,我们需要捋清头绪,抓要害。直面问题是“切”的法宝,但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能对学生戴有色眼镜,同时结合事情及时予以教育引导。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抓全面,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第二,明白教育的目的,不可以对天打靶,有针对性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警示。

3.2 “治未病”理论下的科学管理

“治未病”最早见于《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可以看出“上工”善于防患于未然,要求我们在教育上做到未雨绸缪,同时将已发生的事情控制在最小范围[10]。

3.2.1 “未病先防”

高校专职辅导员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刚入学的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专职辅导员要紧抓“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帮助。具体的问题有譬如新环境下的独自面对、爱情、人际关系的处理、安全、诈骗等各个方面。专职辅导员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指导,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疏导。学生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学生管理体系,将学生基本信息录入,并及时更新。

3.2.2 “已病防变”

《黄帝内经》认为“已病”者在处于“未盛”时也属于“未病”的范畴,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第一,防止“未盛”转变的严重,把事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属于“防变”的范畴;第二,防止“未盛”传变,避免牵涉他人,对其他的学生造成不良的后果,这属于“防传”的范畴。医学类学生普遍学业任务繁重,专业课的成绩是衡量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部分因为对专业课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应当积极引导,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应积极寻求转专业等途径。高校中有很多“问题学生”,其中因为家庭环境导致性格异常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部分的学生会有表现诸如偏执、孤僻、迟到早退、不诚信,甚至作弊、偷窃等。对于这部分学生,切记不可“定性”,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作为专职辅导员最主要还是要正视“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需要低下姿势、推心置腹,要善于总结规律,切不可公开学生的一些隐私。

3.3 同病异治观念下的人文管理

同病异治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疗原则,即同一疾病而治法可以各异。可因发病时间、地点、患者机体反应性、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同种疾病,所表现的证候不一,从而治法也不同。在管理工作中,不同的学生在遭遇相同的问题时,表现往往不尽相同。例如当收到校园诈骗损失钱财时,性格外向的同学多会积极寻求帮助,主动解决问题,性格怯弱的同学可能会选择默默承受,家境较差的同学可能会难以释怀,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或极端行为等。所以当教育者在面临相同的情况时,也应当首先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猜你喜欢

中医学思维学生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医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生写话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