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肤生工程”为健康扶贫发挥重要作用

2020-12-29陈善亮周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温州创面救助

陈善亮,周鹏

(温州曙光医院 手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肤生工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发起,温医大药学院、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都市报、温州曙光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公益慈善事业。该项目旨在为全国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弱势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同时培养“造血型”的创面修复人才,以温州的创面修复成果引领全国、服务大众。

1 “肤生工程”的意义与作用

李校堃院士指出:“肤生工程”将以中国温州模式的创面修复成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这对于国家推进健康扶贫,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肤生工程”利用全国义工志愿者平台、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救助网络,精准帮扶、长期跟踪,解决基层贫困患者创面问题;结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社区家庭医生,开展慢性创面护理培训;在温医大附属医院等建立创面修复专科并进行人才培养,聘请全国一批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入库,参与创面修复的大型慈善活动和临床指导研究工作;布局“千村千点”开展精准健康帮扶,让偏远地区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创面修复医疗服务;启动高原地区创面救助援藏医疗项目等。

目前“肤生工程”首批在全国已设立20个“肤生”站,为偏远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创面修复医务人员,并成立“肤生工程”难愈性创面救助点,为农村、基层社区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患者的居家康复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工作(见下图)。

2 “肤生工程”在青藏高原开展大型医疗救助活动

2020年8月,李校堃院士率“肤生工程”医疗专家团队来到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开展“肤生工程”高原公益行活动:⑴温医大创面修复救助基地、生长因子与复杂创面高原临床基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基地等八大基地落户嘉黎并授牌;⑵温医大附属二院团队开展儿童心脏疾病检查;⑶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将微笑工程协力医院的牌子授给嘉黎县人民医院,并为当地数十名儿童进行唇腭裂筛选和术后复查;⑷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在嘉黎县启动角膜救助项目,并在那曲市成功完成该市首例角膜移植手术;⑸温医大附属一院和温州曙光医院为嘉黎县难愈合创面伤患者实施了当地首例创面治疗手术(见下图)。

典型病例:今年50岁的西藏牧民德措因静脉曲张引起左小腿皮肤溃烂十余年,反复流脓水,逐步丧失了劳动能力。1年前,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到内地大医院治疗,由于家庭困难,无法实现。在“肤生工程”的援助下,10月9日,德措被接到温州曙光医院接受治疗。与德措一起来温州治疗的还有同样原因引起皮肤溃烂的44岁藏族妇女索朗卓玛。由于德措的病情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做静脉曲张手术,还要修复她左小腿反复溃烂的皮肤,10月13日,德措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对她左小腿皮肤严重溃烂进行处理,喷洒生长因子等,促进皮肤愈合。二期手术把静脉曲张的血管从腿上取出,然后对创面进行修复。三期手术把德措坏死的皮肤唤醒,然后进行皮肤再植,通过喷洒生长因子等方法,终于把德措坏死的皮肤唤醒,在她的伤口上移植皮肤,四五天后,德措溃烂了十几年的皮肤终于成活了。11月8日“肤生工程”团队为德措送上5.5万元的爱心款,用于她此次来温治疗的医疗费和生活、交通等费用。

3 “肤生工程”为高原培养医学人才,提高当地“造血”能力

西藏那曲市嘉黎县作为温州市对口援助地区,“肤生工程”高原公益行援助项目不仅组织公益医疗团队为当地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注重提升当地的“造血”能力。“肤生工程”团队利用互联网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同时还把当地医务人员临床培训纳入援助计划,此次陪同患者德措等一同前来的还有嘉黎县人民医院外科洛桑扎西医生,作为嘉黎县人民医院第二批接受“肤生工程”资助来温州学习创面修复的医务人员,他将在温州曙光医院进行为期30天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技术学习(见左下图)。

目前“肤生工程”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已先后接受了四批78名西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他们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学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100%。多次在温医大附属一院、温州曙光医院学习的格桑平措医生已经担任嘉黎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索朗扎西医生也成为医院医务科科长。目前温医大还有西藏在校生20余人,学校还鼓励优秀毕业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目前,先后已有20多名学生到西藏日喀则、那曲、林芝等地区的医疗系统工作,很多人已经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在雪域高原上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4 “肤生工程”将继续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据统计,全球约l%的人口被持续性的创面问题所困扰,约5%的医疗费用花费在创面修复上。目前我国由糖尿病、老年病等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的难愈合创面病例越来越多,而每年需要创面治疗的患者约1亿人次,其中严重患者约3 000万人次,糖尿病引发的溃疡创伤从十年前的4.9%上升至35%。在深受创面之痛的人群中,低保、低收入等弱势群体又占了相当大比例。针对这种情况,“肤生工程”立足温州,面向全国,每年将组织多次全国大型公益活动,每到一站,结对一所医院,对患者进行义诊和筛选,以及科普知识的教育,随后开展手术治疗,由医生志愿者参与手术,救助一批家庭贫困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利用全国义工志愿者平台,建立救助网络,精准帮扶、长期跟踪,解决基层贫困患者创面问题。结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社区家庭医生,开展慢性创面护理培训。并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创面修复专科和人才培养,聘请全国一批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入库,参与创面修复的大型慈善活动和临床指导研究工作,培养创面修复人才。

李校堃院士团队深耕创伤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近三十年,基于生长因子的创伤修复研究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世界上率先研发成功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等,并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糖尿病和老年病并发症、重大灾害性创伤、国防战伤救治。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转化医学突出贡献奖等,培养了一批医药人才。李校堃院士及其团队不仅取得了该项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创面修复药物的国家(见右下图)。

相信李校堃院士团队倡导的“肤生工程”,一定能为全国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弱势人群、帮扶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在健康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温州创面救助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温州,诗意的黄昏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救助小猫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