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28姚远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9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艺术类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课堂参与度低、师生间与学生间互动较差等问题,试图对传统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建构 、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职英语课堂提供借鉴。本文以对分课堂模式在艺术高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为例,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艺术高职英语

【作者简介】姚远(1990.0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育。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间沟通的主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各艺术专业的学生除却日常学习生活外,还肩负着传播与交流中国艺术文化的使命,他们把中国的艺术文化带向全世界。因而,在艺术专业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要注意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中式英语,也应重视学生听与说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也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本文试从艺术高职英语课堂出发,深入传统课堂与对分课堂的听说课教学过程,进而分析二者教学效果的区别,探讨对分课堂在艺术高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可实践性。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览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创新之举,也是符合我国教育情况的本土化教学模式。2014年,张学新教授在复旦大学本科课堂中首次尝试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对分”浪潮。“对分课堂”也可称为PAD课堂,在教学时间上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一分为二,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时间各占一半,进行交互式学习。其关键创新点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隔堂进行,“隔堂讨论”给学生留出了一周时间来独立学习和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和吸收,为下一次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三个过程环环相扣,既有重难点知识的干货讲解,又有学生内化吸收的过程,建立了共同学习、合作讨论的良性循环圈,形成了有效学习的健康闭环。

二、“对分课堂”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受到热烈欢迎,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键入关键词“对分课堂高职英语”查询,共有52篇相关文章。其中,平顶山学院的王军辉从“对分课堂”模式的角度对高职高专学生课内外英语学习进行研究,认为有效利用课外时间,把握课堂教学和课外思考练习的平衡关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高玉垒将BYOD(自带电子设备)工作模式与对分课堂相融合,认为应鼓励师生将个人电子设备带入课堂,顺势而为,变堵为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以看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无论是对某一课程板块的讲解,还是对课外学习活动的建议,或是将其他新型教学模式与对分课堂相混合,其目的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备课,设计课堂活动。同时,为了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今,对分课堂已经发展成为与慕课、翻转课堂相比肩的新型教学模式。国内各大学、高职院校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热闹非凡,但关于如何在艺术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却并不多。

三、“对分课堂”在艺术高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

1. 艺术高职英语课堂的现状。艺术类高职学生偏科现象较为严重,在基础文化课中,多数学生英语底子差,究其原因有二:第一,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动力。艺术高职学生较为活泼,对实操性质、表演性质的课程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对于英语这类需要记忆、练习,且需要长期坚持的科目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第二,艺术类高职学生普遍认为英语的实用性不强。在他们的认知里,英语更多的不是以一种交际工具而存在,而仅仅是一门应试的必修课,他们常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来对待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多了几分“仅求及格”的态度,少了对英语实用性和重要性的关注。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够完整地成句表述,只能用一些零散的单词去形容,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不预习和不复习的学习风气,没有真正转化和吸收知识,也没有将知识内化为精神和素质的问题。加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传统英语课,课上人数多,老师很难做到兼顾,逐渐就形成了“灌输式”教学形式,英语课堂上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学生被动,老师也被动,都很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 对分课堂在艺术高职英语听说课的实践过程。以笔者所在的高职艺术院校为例,大学英语科目是非英语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每周2次课,每次课90分钟,两个课时。使用的教材为《新航标职业英语》。大学英语课主要由阅读、语法、听说以及习题部分组成。以往的英语听说课多以教师讲解听力内容,阐述口语正确使用方式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使听说课变成了“哑巴课”。学生短时间内学到的教学内容因缺乏输出,无从内化,而收获甚少。教师讲的内容和学生学到的内容不成正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听说课上,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地灌输使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充分地思考,课上时间浪费严重。同时,教师肩负着大量的听说任务,教学负担重,耗费了大量精力但却收效甚微,教学幸福感和满足感都较低。

針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被动的状况,笔者仔细谋划,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在时长为90分钟的英语听说课中,根据高职学生实际的英语基础能力,采取当堂对分的方式来完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点评四个环节。下面以主题为“接待外宾”的英语听说课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讲授环节中,教师提前在网上学习平台发布与接待外宾相关的音视频(以简单对话为主)和常用词汇、句型。课上利用20分钟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与汇总,理清本次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在讲解过程中,首先讲析需要掌握的订机票的常用语,继而讲析以“May I”开头的问句、“would like to”与“want to”的区分、乘机过程中的专用名词,最终达到能用简单的句式串联起来表达。这一部分,教师借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讲精准讲透彻。

内化吸收环节中,留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知识点表格来进行总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句式,如何去回答。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且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记笔记的习惯。同时,也请学生记录本次讲解内容中的“亮考帮”。

讨论环节共计40分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组内的四个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的“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学生在讨论中不仅可以吸收其他同学的知识灵感,也可以借助“帮帮我”,这种同辈之间互相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在这个部分指定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尽量避免学生因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内容而造成课堂时间闲置浪费,使讨论内容是实际有效的,学生为了讨论而准备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第二,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话题来模拟情景对话,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展示。在这一环节,教师一直处于引导的状态,把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的主动地位交给学生。

点评环节用时15分钟,首先教师随机抽查一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亮考帮”,并请他们讲出思考的过程。之后进入点评部分,教师首先点评讨论环节中学生情景模拟对话的实际情况,指出错误率较高的部分。之后进行学生间的互评,请学生评出他们认为表现可圈可点的同学,这位同学可以在分数盲盒中抽取任意分数作为奖励。

四、“對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反思

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艺术高职的英语听说课中是对传统讲授课堂的一种变革。首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其次,使原本教师“独唱”的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新课堂,这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精心备课、授课。最后,课上学生自主讨论、主动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对分课堂为艺术高职英语课堂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军辉.“对分课堂”下高职高专学生课内外英语学习衔接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158-160.

[2]高玉垒.基于BYOD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对分课堂实践与效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32-37.

[3]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7-118.

[4]李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学周刊,2016 (4):16-17.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