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2020-12-28杜倩云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密集型服务业京津冀

杜倩云 陈 岩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快速转变,《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我国已逐步进入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据统计,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9%,服务业生产指数较2018年增长6.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智能医用服务、移动办公、AI智能辅助等的广泛应用,更加凸显了服务业发展向知识技术倾斜的重要性。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科技、信息、知识于一体,作为外部知识来源与内部知识创新动力,通过为其他公司提供高价值服务,生产高精尖产品,从而推动知识在组织、行业与集群之间转移(Vendrell Herrero 等[1],Muller等[2],Lafuente等[3])。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越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国务院明确提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但是不同城市创新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距,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核心区域,应该充分利用首都优势,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样本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状,探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创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并为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文献回顾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一概念最早是Miles(1995)提出的。Miles等学者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连接企业与创新空间的桥梁[4],集信息、知识、技术于一体,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Dawson指出KIBS企业基于知识的服务与不同客户建立联系,促进服务专业化[5];Hertog等指出KIBS企业通过知识和技术建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区别传统的服务业[6]。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分类,Nahlinde总结了五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其中模糊定义法较为普遍,但不能明确定义具体分类;工业分类法和指标判定法较为简单,但因不同国别之间的差异存在比较障碍。魏江等学者从服务生产方式维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行分类,实现从标准化向定制化服务[7]。二是KIBS企业的空间集聚影响。Storper等学者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及附近区域,便于知识溢出与辐射[8]。Shearmur等学者认为,KIBS企业更倾向于集聚在城市近郊,便于专业化中心的形成[9]。我国学者霍鹏等通过对全国286个地级市进行实证分析,指出KIBS企业集聚两极分化,呈现出以东部沿海为中心,以东北、中西部地区为外围的布局[10]。三是KIBS企业与其他产业相联系,对企业以及区域绩效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存在为现有的制造业提供高级的服务,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影响制造业复兴和区域经济绩效(Gomes等[11])。一些学者提出“地域服务化”(Territorial servitization)的概念,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弹性的本地制造基地吸引或刺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业务的创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新制造商的创建(Liu等[12],Arnold等[13])。

国内学者研究KIBS企业,更多关注地理集聚以及内在的创新协同机理,对区域绩效的具体探讨相对不足。本文主要从创业驱动层面出发,以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KIBS企业为样本,对KIBS企业在京津冀区域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KIBS企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三、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科技、信息、知识于一体,能提供高质量服务,已成为区域创新中不可忽略的一员。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通过共享首都优势,辐射周边地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发展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从企业规模、专利增长、研发投入等方面分析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不同类型分布

通过BVD-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中NAICS行业代码进行第一产业检索,确定KIBS企业分为以下四类:①518-519:“IT 服务”;②54:“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③56:“行政和支持以及废物管理和补救”;④811:“维修和维护服务”。

通过分析京津冀不同区域2013—2018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长情况,发现北京“IT服务”和“专业、科技和技术服务”类型的KIBS企业占比高于天津和河北,这表明北京在中关村等高新技术地区的影响下,带动了周边地区科技信息型KIBS企业的建立。同时,河北地区KIBS企业各类型占比变化平稳,虽然天津“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类型的KIBS企业占比较高,但“IT服务”与“循环经济”相关的KIBS企业占比较低,表明天津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结构不平衡。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企业规模与创新水平

将KIBS企业公司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类型的KIBS企业平均规模最大且近几年较为均衡;“IT服务”类型的KIBS企业规模较大但呈下降趋势,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两类KIBS企业规模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根据BVD-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对企业规模的定义,将企业分为超大、大、中和小四种类型,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8年KIBS企业进行比较,发现京津冀地区中小规模企业占95%以上,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见附图)。

附图 京津冀地区KIBS企业规模构成

由于“IT服务”与“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这两类KIBS企业有较大的创新潜力,所以,对京津冀地区这两类企业进行重点比较。就研发投入而言,“IT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发展较为均衡,“IT服务”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金额比例维持在7%—8%左右,并在2016年开始上升,2018年增长至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金额比例维持在11%左右,2018年增长至12.3%。就专利增长水平而言,近几年“IT服务”企业专利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且在2017年开始负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14—2015年专利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开始下降,呈现负增长。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需要寻找更多发展模式,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地区创业发展水平

京津冀地区创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借鉴张秀艳和孟宪春(2016)[14]对创业发展指数(CEDI)指标的界定,从创业态度、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这三个维度(三级共14类指标)对区域创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较为客观地得出区域创业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针对其中部分指标存在缺失的问题,采取替换相近指标的方法,例如2013年之后高科技新产品产值指标缺失,采取高科技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进行替换。通过比较,发现北京的创业发展水平非常高,河北和天津的创业发展指数近几年相对均衡,但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存在一定增长趋势(见表1)。

表1 京津冀地区创业发展指数(CEDI)

(三)京津冀地区区域创新水平

当前,我国创新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专利申请授权数进行汇总分析,评估京津冀地区区域创新水平。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专利申请授权数都呈增长趋势,北京专利申请授权数总量远高于天津和河北两地,但就历年专利申请授权增长率而言,天津与河北近几年增长率较高,区域创新水平呈现向好趋势,这为研究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见表 2)。

表2 京津冀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的实证研究

通过前文分析,可发现我国京津冀地区创新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与京津冀地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关系。接下来,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并分析创业驱动的调节作用。

(一)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从创业驱动角度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对区域创新的调节作用。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为避免出现双向关系,引入了一阶滞后变量。模型设定如下:

模型中,Innovationtit+1表示省份i第t+1年的专利申请授权数,用来衡量区域创新水平;KIBSit表示省份i第t年KIBS企业增长占服务业增长的比率,用来衡量KIBS企业的深化水平;CEDIit表示区域创业驱动水平;GDPit、R&Dit、Telcomit、Educationit均为影响区域创新的控制变量;αi、β2、β3、β4、β5、β6、β7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uit表示随机干扰项。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1.被解释变量

区域创新水平(Innovationi)。本文选择北京、河北、天津地区的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衡量区域创新水平的指标。我国各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数由发明专利授权数、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三种数量加总而得。虽然以专利数作为区域创新产出的衡量标准具有一定争议,但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衡量方法。

2.解释变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化(KIBSi)。选择京津冀三地区历年KIBS企业数量占该地区服务业企业数量的比例来衡量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化水平,该变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一个密度变量,来衡量区域KIBS企业的密度水平。实证研究中,采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化的对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3.调节变量

创业驱动(CEDI)。借鉴张秀艳和孟宪春(2016)[14]关于CEDI的计算方法,计算获得京津冀三地区创业发展指数(CEDI)来衡量区域创业水平以及不同产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4.控制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越好,该地区创新能力越强。

研发投入(R&D)。文本采用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作为衡量区域研发投入水平的指标。研发是创新产生的重要环节,较大的研发投入力度会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基础设施水平(Telcom)。本文采用区域电信业务总量(亿元)作为衡量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过去的研究表明,当地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不仅会促进区域经济顺利发展,而且会影响本地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区域教育投入(Education)。本文采用地区教育经费(万元)来衡量区域教育投入水平。教育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进一步影响区域创新水平。

(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BVD-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见表3)。对于部分缺失数据,根据往年趋势进行预测并筛选,相关数据运算与模型估计均使用软件EViews8.0实现。

表3 研究涉及变量含义及数据来源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KIBS企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化水平对区域创新呈正向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反映出区域内服务业企业中KIBS企业占比越高,越能通过技术、知识、信息服务促进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提高区域高技术服务水平,刺激区域的专利产出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同时,区域创业驱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区域创新的影响上呈负向调节,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反映出在区域创业指数较低的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会更明显。由此可见,对于天津、河北两地的创业发展指数较低、区域创业水平较低的区域,更应该加强区域内KIBS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服务与其他产业相互协同,尤其是利用城市企业集群,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区域的创新协同发展。

表4 回归方程估计结果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京津冀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状与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看,京津冀地区KIBS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且基本以“IT服务”与“专业、科技和技术服务”两种类型为主,同时这两种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逐年升高,但创新潜力不足,专利申请授权情况近几年呈负增长趋势。②从地区层面看,北京当前创业发展水平远超天津、河北两地,无论是政策还是经济发展,北京都有较大创业吸引力。同时,就专利申请授权而言,北京在数量上远超天津、河北两地,但天津、河北近几年专利申请授权增长率不断上升,创新潜力巨大。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深化对京津冀区域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区域创业水平存在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因此,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区域创新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促进京津冀地区KIBS企业发展,尤其对中小企业,政府要正确引导,合理实现企业集聚,充分发挥知识溢出与集聚辐射效应。可以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大力引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同时,北京应利用首都优势带动天津、河北地区KIBS企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区域协同发展。

第二,促进KIBS企业与制造业等部门进行产业融合,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区域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尤其像北京这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强区域内企业跨省合作,促进KIBS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实现双重集聚,进而改善天津、河北地区制造业效率低下的局面,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第三,政府应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较缓慢、创业水平较低的地区,实施鼓励人才流动政策,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提高地区科研投入水平,加强地区高科技、高技术人才建设,促进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区域信息化改革进程,实现区域整体创新协同。

猜你喜欢

密集型服务业京津冀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散叶堆积烘烤技术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