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皮肤脂质与中医津液学说关系的理论探讨

2020-12-28钟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谷水液润泽

钟瑞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0 引言

关于“津液”,蒐罗内经,此二字连出者,有《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1]。 又,《灵枢·决气第三十》:“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2]。前者指膀胱所蓄之水液,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后者则从气化而言,指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以充身泽毛,行雾露之溉。故津液的概念有其物质实体和功能两端。津液学说即以此为论,阐释津液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变化特点。据第七版《中医基础理论》统编教材: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为总该。

依此,津液在于皮肤,亦即存在于皮肤的一切正常水液物质。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皮肤屏障具有相对稳定的砖块结构,由皮脂、水分、角质蛋白、结构蛋白等构成,其维持与稳固需要皮肤水液物质的相对平衡,各种原因引起的水液代谢失常将导致皮肤屏障难以维固,变生感染、炎症、疮疡等多种病理疾患。可知津液在皮,所关尤大。目前学界已有共识,认为皮肤汗液、水分等,为机体正常水液,属“津液”之类,但对于皮肤脂质,以其质润而厚,缺少相当的流动性,普遍认为皮脂是湿热之邪留着于皮表的病理外现;另有一些学者自持它见,主张皮肤脂质亦属津液范畴,是正气的一部分,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喻文球[3]教授援引内经“谷入气满,……,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决气论》)句,认为皮肤脂质亦从属于津液学说,为“液”的范畴。

皮脂是由人体皮脂腺分泌的一类脂性物质,主要含甘油三酸脂、胆固醇、神经酰胺、鲨烯、游离脂肪酸及少量胆固醇酸等,具有维持皮肤形态及功能,促进细胞修复合成的作用[4]。其分泌受性别、年龄、季节、饮食、生活习惯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5],在人群中具有普遍差异性,具体关系尚缺乏基础研究进以支撑。当皮脂分泌异常,皮肤可呈现油光、瘙痒、脱屑等不同病理表现,临床可见于“皮脂溢出症”“寻常痤疮”“老年瘙痒症”多种不同的皮肤疾病。

笔者认为,皮脂作为上述皮肤“砖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发挥营润和保护的作用,应视作人体正常水液的一部分,从而归属津液学说范畴。当皮脂分泌过亢,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皮肤病理改变,乃可从湿入论,即津液代谢失常致者,不可作一物讲。“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论》)。津液与气同出异名,同生于水谷。内经关于气,说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液相随,其生成运化及功能为一体的两面,谈及津液,亦须兼论气化,以示水谷与形气间关系卓著。

1 生成

津液生于水谷,成于脾胃,出于中焦。精津血液,皆气之类。所异者,津清而液润,气有厚薄故。发源皆在脾胃。《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即说人体包括精气水液在内生命物质皆来源于水谷,经脾胃的化成,各脏腑的转输,最终布达周身发挥生理功能,“揆度以为常”。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五味化成形气,以生生化化,补充人体所需的生命物质,维系机体的运行常态。皮脂为居留肌表的津液物质,循其源出,可以由玄府经络上溯到三焦脾胃,以至归为精气的水谷五味。

2 运化

气周液流。液随气化,从经络上承以泻其泽。承前所述,水谷通过胃的腐熟化成,脾的健运,肺气宣降,升清降浊,游弋水谷精气,经玄府经络,布散周身。液是其膏润而厚者。如《灵枢·决气论》所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此句《类经》解为“经脉流行而泄其泽,故内而补益脑髓,外而润泽皮肤,谓之液”[6]。指出液有两端,注于里则补益脑髓,淖泽骨属,注于皮表则润泽肌肤,使皮毛不至槁枯。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经脉流行”。《脾胃论》指出:“津液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7]。饮食物入胃,运化腐熟,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上输于脾,贯之于心肺,最后布散,“充实皮毛”;其余水液代谢产物经肾输入膀胱,糟粕则下输于大肠。可见,水谷精气赖各脏腑的转输布散,流行周身,这需各脏气的充盈和气机的条达。津液徒具形质,不堪周流,必由气率,才能达于肌表,自汗孔皮毛出,行云雾之溉。经谓“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津液同然。方阳气熏蒸,津液等有形物质随之而泻其泽。头面为诸阳之会,得阳最盛,故人体皮脂津液多易出于头面。

3 功能

液质润而凝厚,依前引《灵枢·决气论》所述,液有两端,注于里则补益脑髓,淖泽骨属,注于表则润泽肌肤。液在外者,有营卫之用,充身泽毛,“润泽皮肤”。与皮肤脂质的生理特点恰同。依《内经》所述,可知液具有使皮肤充养润泽的作用。又,气与液并,清·莫枚士《研经言》提到:“营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8]。即言阳气如营卫者,必赖津液等有形之质以为附丽,从而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反之亦然。如液属阴份,须阳气的温煦以施其泽,相为生化,赖荣气以充生身,赖卫气以固藩篱。故其功能析之有二,一则充肤泽毛,二则卫外为固,可为概括。这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皮脂营润保护作用暗合。肌肤充盛,腠理乃固,外无寒暑风毒之患。

4 病理

津液与气同生于水谷,出于中焦,当气失充盈,或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均可导致脂液代谢的异常。如脾不升清,则气不摄液;浊气不降,湿热蒸薰,脂液留聚肌表,变生它患。再如老年营虚液枯,生化乏源,皮肤必槁而不泽,即以液枯皮肤失养故。《灵枢·决气》说:“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提出津液不足,可致人体出现关节活动不利、(皮肤)颜色不泽、小腿酸软、耳鸣的病理变化。同时,当津液代谢出现异常,可造成水液的滞留、停聚,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查古典中医有关于脂液停聚的病理表述,未见详载,但从诸家医案及原病论中,似乎可觑一二。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白虎汤主之”[9];《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前者提出人体出现“三阳合病”这类的热性病变时,由于热邪传里,蒸薰津液,造成面部皮脂垢着的病理表现;后者则进一步阐释了皮脂留聚皮表,将由病理产物成为新的病理因素,导致皮肤出现疮疡痱痤的病变。再者,津液布散失常,脂液留着,其正常生理功能无从发挥,皮肤不得充养,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易受外邪侵犯,不耐风寒燥暑。要之,气液相属,不能独全。气有气化、固摄、温煦、防御等作用,津液功能荣润,气失液脱,津停痰阻,一损俱损,一病俱病。

5 总结

综上述,水谷精微是津液包括皮肤脂质生成布散的物质基础,通过脾胃的升清降浊,及各脏腑的共同协调作用,达于肌表,与气相协,发挥荣润保护的生理功能。当其脏腑功能失常,或感受外邪,伤及营卫,均可导致皮脂代谢的异常,造成皮脂分泌过亢或不足,使脂液的正常生理功能无从发挥,皮肤不得充养,屏障功能受损,发生疖肿痤痱诸患[10]。

皮脂异常的相关见症,如老年瘙痒及脂溢性皮肤病等,临床已属高发,两者分别以老年及青少年群体多见。据李丰霞调查广州市中学生的患病率调查得出,皮脂溢出在当地总患病率平均为50.7 %, 男 52.3 %, 女 49.2 %[11]。另据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一项对于1992 年1 月-2002 年12 月皮肤科720 例老年住院患者统计分析显示, 瘙痒性皮肤病占63. 9%,其次为湿疹,药疹等[12]。它如银屑病、帕金森症、慢性湿疹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脂分泌异常表现。这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多个病种,其中,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脂溢性脱发等,常与皮脂溢出呈继发或伴发关系。

现代皮肤科医师重视皮肤脂质对相关皮科疾病的影响,并承认其异常分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具体存疑。中医津液理论为该现象提出较为独特和详尽的阐释视角,认为皮肤脂质属津液的

范畴,其病理生理遵从津液气化的一般规律,为该类疾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具体的诊疗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上述观点作为对现有理论的归纳延伸,将有利于补充和完善目前中医理论对皮肤脂质的认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脂相关疾病构建新的理论基础,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人体津液在皮肤方面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中医皮科在这方面的理论架构和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水谷水液润泽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倾心之吻
背后七颠百病消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郑润泽作品
小穴位 大健康
饮水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