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
——基于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思考

2020-12-27崔守滨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

崔守滨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形成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时代境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今,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时代潮流:世界局势“动荡变革期”与全球治理格局“重构期”的叠合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现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愈加强劲,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同体格局初步形成。但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挑战、风险日益增多,世界局势愈加错综复杂。

全球治理格局构建取决于国际力量,其变革也由国际力量变化决定。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全球治理。但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面临着包括恐怖主义、秩序失衡、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挑战,旧有治理模式疲于应付,暴露出种种弊端,构建新型全球治理格局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改变了原有的世界力量对比,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推动着全球治理格局由西方国家主导向东西方共治转变,全球治理也步入机制变革的新阶段。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大变局”,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变化与全球治理格局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新的发展机遇。

(二)时代课题:变化的国情、社情、民情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历史坐标看,我国正处在“两个百年”目标历史交汇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经济建设上,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既为社会治理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又对社会治理的基础、机制、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在政治建设上,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既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动能,又倒逼着政府加快自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文化建设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既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精神支撑,又使得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给社会治理增添新的变量。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正以赶超型发展模式来推动社会转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原有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原有的利益关系被改变,但由于融合渠道尚不完善,很容易形成区隔意识。同时,网络数据社会的兴起对于社会治理是一把“双刃剑”。因其超越时空局限的独特优势,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加迅速便捷,但网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远远慢于网络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大大增加了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和防范阻力,亟须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8。人民不仅期许就业就学、医疗卫生、基本社保等传统的物质生活需求,也期盼更为民主的氛围、公平的社会、绿色的环境等崭新的精神生活诉求。现阶段社会建设新诉求已超出了原有的以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单线条任务为主、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治理能力和范围,单靠党委和政府的力量难以解决,迫切需要可以满足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

从“价值导向—政治引领—发展路径—战略重点—技术支撑—目标取向”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以解码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征程的实践图像,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价值导向: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3]这深刻揭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显著特点和现实要求。

1.治理主体维度: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社会治理是人民的治理,是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是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的生动体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5]36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阶段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中,我们常常忽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流动群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纳入治理主体中,不断丰富社会治理主体范畴。

2.治理过程维度:广泛参与、持续融入

“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还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来实现。在现代社会治理实践中,人民群众不再局限于治理的某一领域,也不局限于一时,而是参与治理全领域、全过程和各方面。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人民内部各层次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过程,就是集中民智、民主决策的过程。

3.治理内容维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4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6]129只有把治理现代化及其效能的彰显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政治引领: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1.定盘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14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是社会治理价值目标的引领者,又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者,还是社会治理方案的制定者。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这其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体现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发挥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长远的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才能够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主体思想统一起来、行动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从而有效防止相互掣肘、内耗低效的现象,这是政府、社会、公众等其他治理主体所无法替代的。

2.压舱石:强化基层党建,推动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机融合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时代社会治理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的身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党只有把社会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延伸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治理能力体现在基层、作用到基层,才能使社会治理上下贯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是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织者、领导者。城乡社区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距离最近、关系最紧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在这“最后一公里”当好群众主心骨和贴心人。为此,“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6]129,“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7],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用“红色”渲染基层社会治理底色,实现“最大政绩”和“第一要务”的有机结合。

(三)发展路径: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价值旨归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启示我们,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核心。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就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与民生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8]78。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指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指向。为此,“要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9]“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16-17“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32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安全稳定、和谐共荣的社会环境是基础和前提。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在于良好社会秩序的维系,在于社会的共识与共建。这就决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与民生工程相连接,必须坚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由于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差异、社会矛盾、社会摩擦的产生,因而现代社会治理的重点实际上就是社会建设当中所涉及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关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治理。因此,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大多数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四)战略重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1.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把握复杂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要着重抓住其主要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治理的战略重点应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基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结合点,强化基层,是贯彻落实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具体实践,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有效途径,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6]131“要深入研究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4]“基层就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10]城乡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基本的治理“场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生活空间。为此,“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4]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3]应激发基层群众的自觉性,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的放矢地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2.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11]31,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具体的操作路径。基层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决定了必须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头号工程”,这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基层治理的组织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基层格局建构的“标尺”,形成强组织、优领导、重实效的强大合力。基层是最接地气、最能直观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状况的地方,基层的治理状况、治理能力会随时随地受到群众最直观的检验,基层也蕴含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要激发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不断丰富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乡镇和街道治理体制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接触是最紧密的。要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养成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积极发挥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道德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以榜样示范、乡规民约、家风家训,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五)技术支撑:用信息技术助力社会治理

1.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12]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全面铺开,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蓬勃发展,社会治理也随之从传统经验型治理向现代智能型治理过渡。新时代,社会治理要利用5G网络超大连接的优势、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以前信息传递慢、效率低的状况,打破部门、团体之间的数据孤岛,及时有效地汇总社会治理策略执行后的各项微观数据,并且进行实时监测、量化分析、动态预测、评估效果,高效便捷地掌握各种确切信息和事件资料,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2.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打造网络治理共同体

今天的社会治理,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治理,更是线上线下的融合治理。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网民,伴随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创新,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等界限愈加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网民借助新媒体(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创造、生产、分享各类信息,网络空间正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参与政治生活、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执政党不仅要发挥网络反映民意的作用,还要把网络作为引导社会舆论、了解社情民意、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平台[13]。但网络不是没有界限的“法外之地”,网络舆论不能逾越宪法和法律的界限,要依法治网,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努力实现网络空间的清朗[12]。从更长远的视野看,网络社会治理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民心问题。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打造网络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治理、多元治理、协商治理,不断凝聚网络社会力量,是加强和创新网络社会治理的有效选择。

(六)再塑新格局:建构兼具秩序与活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现代化社会治理不仅要关注社会的静态秩序建构,更要注重激发社会的内在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1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1]30的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的行动逻辑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与科技支撑,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创新都要以“建构兼具秩序与活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取向。

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了基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的社会治理与基于共同体利益最大化、价值理念和情感认同最大公约数的社会共同体的有机融合。从治理主体角度看,“人人有责”凸显了“共建”的问题导向,解决的是社会治理理念问题,即主张赋予社会公众更多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以塑造“有权必有责”的理念;从治理过程角度看,“人人尽责”体现了“共治”的行动准则,解决的是实际操作层面问题,即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从治理目标角度看,“人人享有”彰显了“共享”的目标指向,解决的是社会治理成果分配问题,即确保社会治理的行动主体与受益主体都是人民。概言之,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说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同领域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基于权责明确、权责对等的原则,以公平共享利益为目标指向,立足于各方利益集合点,构建的对话、妥协、合作和集体行动的共治机制,打造的开放合作、民主协商的共治系统,形成的一个相辅相成、关系稳定、富有生命力的治理新格局。

三、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以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为切入点,对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打造社会治理格局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全面科学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时”与“势”,拓展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治理的认知领域,同时也开辟了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实践无止境,理论无止境。在新时代的伟大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丰富,深刻总结、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是社会治理实践和理论领域的一个长期热点。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