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链贵州茶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对策研究

2020-12-26赵亮董子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际市场价值链

赵亮 董子威

【摘 要】贵州省茶叶在种植面积、产量及茶叶产值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贵州省茶叶出口数量、出口额占总产量、总产值的比例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通过价值链和国际市场进入协同演进的方式深度剖析处于价值链不同阶段的茶园、茶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其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市场;价值链;贵州茶叶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7-0030-03

1 引言

茶葉产业作为贵州省“后发赶超”的典型产业,近十年来,茶叶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720 km2的(108万亩)增长到2019年的4 666.67 km2(700万亩)。2019年,贵州省茶叶产量为40.1万t,产值达451.2亿元。截至2019年11月,贵州省茶叶出口共计3 613.7 t,出口额累计突破1.2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为33.2美元/kg,成为全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对比全国茶叶数据:2019年全国茶叶产量约265万t,全年茶叶出口总量为36.66万t,出口额累计20.20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为5.51美元/kg,可以发现,贵州省茶叶出口量占总产量比例(0.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提高贵州省茶叶国际市场进入能力,增加茶叶附加值成为当下需要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

贵州省内茶叶企业发展差异明显,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笔者思考根据茶叶企业所处茶叶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确定其对应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不同发展程度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选择不同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从而更高效地进入国际市场。

2 贵州茶企发展现状

2018年,贵州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一共有4 990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有7家,省级龙头企业有228家,精加工企业约300家。从数据来看,贵州省除少部分企业具有精加工能力,能提高茶叶附加值,其他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茶叶种植和鲜叶初加工阶段。从技术角度来看,成品茶叶的生产通常由叶种植、初制加工、精制加工等环节构成。通过与肯尼亚茶产业链的对比可以发现,在茶叶定价环节两者有较大差别,笔者认为肯尼亚通过茶叶拍卖模式、公开竞价方式,更利于茶叶定价的合理与透明。此外就产业链本身来看,肯尼亚茶产业更注重海外市场销售,贵州省则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贵州省茶产业链概况如图1所示;国外茶产业链概况(以肯尼亚为例)如图2所示。

2.1 茶叶价值链上游现状

茶叶种植与鲜叶采摘属于贵州茶产业链上游,其价值创造也属于茶叶价值链创造的上游环节。2019年,贵州省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达4 666.67 km2,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年的数据,贵州省绿色茶园面积为73.33 km2(11万亩),有机茶园面积为213.33 km2(32万亩)。总体来看,贵州省茶园获得的高品质认证面积占茶叶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较低。2019年,贵州省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前三位分别是中国香港、缅甸及越南,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4.8%、24.4%、15%,三者总和接近出口总额的85%。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比来看,中国香港、缅甸、越南并非茶叶地区和进口大国,贵州省茶叶进入主流茶叶进口国的比例较低。这与欧美、日本等茶叶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较高的茶叶检测标准有很大关系。茶叶进口国的标准包括茶叶的生长环境、茶叶病虫防治的农药、加工参数和环境、茶叶包装及农药残留等标准。就农药残留标准来看,我国茶叶的农残限量种类为48种,而欧盟2014年1月31日公布的EU87/2014法规对茶叶农残限量的种类达593种。日本自2006年5月29日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将农残限量种类增加到799种。此外,我国对浓残限量也普遍高于欧盟标准,总体上我国对农药残留的要求低于发达国家标准。这使得贵州省内在茶叶种植时仅满足国内相关标准时,向发达国家出口茶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就茶叶生长环境来看,贵州省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且其高于全国茶叶的出口单价也反映出贵州茶叶优良的品质,同时吸引了海外企业在贵州的投资。2016年联合利华与遵义市达成合作协议,并在当地引入雨林联盟认证,2017年遵义市完成了约3.33 km2(5 000亩)茶园的雨林认证,这些茶园成为“立顿”的“遵义红”茶叶的重要产地,遵义茶叶也通过“立顿”茶品进入世界市场,嵌入了全球价值链。此外,2019年总投资1.2亿元的精制茶工厂在贵州省思南县开工投产,工厂所属于英国詹姆斯芬利公司,该公司是饮料业、茶叶、咖啡等天然材料的主要供应商。詹姆斯芬利公司进入贵州的主要原因是省内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其高品质茶叶,这对其他茶叶供应商进入贵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总体而言,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以及自身的生态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与消费者认证标准对接,使高质量的茶叶无法大量进入贸易主流市场如欧盟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类处于茶产业上游的茶叶种植企业无法嵌入全球茶叶价值链,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寻求出路,或者出口相关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降低了贵州省茶叶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增值的可能性。

2.2 茶叶价值链中游现状

贵州省茶叶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原材料和初级加工茶叶为主,这种出口现状加剧了产业对低成本茶叶出口的依赖性。茶叶企业经营方式不是从提高产品质量而是从压缩成本的角度出发,降低了茶叶的辨识度和竞争力,不利于贵州省茶产业向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造成这种出口现状的原因与省内茶产业模式有关,贵州省内茶叶生产模式主要是通过茶农承包茶园,将采好的茶青出售给茶叶企业,企业再将茶青加工出售给消费者,或者是具有炒制能力的茶农,将初制加工的茶叶直接出售给消费者和企业。这种强调劳动力密集的小规模种植模式,抑制了茶叶技术的升级,造成茶园初制和精制加工的技术落后。近年来,贵州省一些龙头茶叶企业为了改变这种模式而做出积极改变。“绿宝石”是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知名茶叶产品,在欧盟等海外市场十分畅销。研发之初,为了保证“绿宝石”外形和口感,公司历时3年,经过多番实验,最终确定将茶叶做成盘花颗粒状,且通过改造设备、进口生产线等方式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要求。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技术升级,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今后贵州茶产业整体的技术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贵州省由于自然环境适合茶叶的生长,茶叶品质出众,因此区域品牌也十分丰富,其中“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茶”等都是海内外知名品牌。对比全球茶叶出口大国肯尼亚近年来大宗茶叶的出口均价2.59美元/kg,和全国茶叶平均出口单价5.51美元/kg(2019),可以发现贵州省33.2美元/千克(2019)的茶叶出口价格具有很强的单价优势,这与贵州省丰富的茶品牌资源密切相关,茶品牌资源优势为贵州省茶叶出口定价,以及今后省内品牌建设奠定了较高的起点,但企业品牌建设依然是省内茶茶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截至2018年底,全国茶叶企业品牌价值前100名中,贵州省只有湄潭县栗香茶叶公司上榜,其排名为81名较为靠后,且其代表性茶叶品牌“妙手栗香”价值为1.37亿元,其价值与排名第一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吴裕泰”茶叶品牌价值15.51亿元相比差距较大。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种植面积已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但企業品牌建设依然处于“多、小、杂”的局面。这反映出贵州省缺少能够生产高品质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企业品牌的缺失降低了贵州省龙头企业的能力,影响了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利于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

2.3 茶叶价值链下游现状

茶叶价值链下游包括茶叶深加工成相关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是茶叶增值的重要部分。茶叶价值链下游的增值环节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也存在具有竞争力茶叶企业,在茶叶的下游开发中取得一定的成绩。2017年贵茶集团投资6亿元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建立产业园,逐渐将原有的茶园逐步改造成抹茶园,并引进了日本先进的生产线,以欧盟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生产,从安全、品质、卫生3个角度严格控制抹茶质量。2018年,江口县一共生产抹茶200 t,总价值为8 000万元,其产品受到德国、美国等国家采购商的青睐。

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贵州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茶文化交流,扩大贵州茶的影响力。截至2019年11月30日,贵州茶叶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已经有10个,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1 833.7 t和6 591.3万美元,分别占茶叶总出口数量和总出口金额的51%和55%,同比增长21.2%和61.2%,其中出口俄罗斯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65倍。

3 国际市场进入对策建议

3.1 茶叶价值链上游

出口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品均单价高出平均单价的40%,因此建立茶叶标准化体系,提高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发达国家市场接轨,是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的首要举措。一是充分发挥贵州省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配合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对化肥农药使用的严格把控,从源头提高茶叶品质。加快茶叶产地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建设和认证,具备一定基础的茶园和茶企应积极建设符合欧盟有机和雨林联盟等国际高标准茶园。二是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使茶叶安全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把控,防止茶叶在加工流通过程的质量受损。三是充分发挥省内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对茶园品质建设,鼓励企业将发展重点从茶园数量建设转移至提高产品质量上来。促进龙头企业和周边的茶农与小微茶叶企业展开合作,小微企业和茶农为龙头企业提供新鲜原条和毛茶,龙头企业对茶叶质量的把控,倒挤价值链上游农户和企业提高茶叶质量。

3.2 茶叶价值链中游

一是充分利用贵州省内现有的品牌数量优势,大力扶持和推广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茶产业发展,提高茶叶附加值。通过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及企业对品牌进行经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帮助和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实现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协同互补,提高贵州茶产业品牌的整体竞争力。三是龙头企业加大对技术研究的投入,着力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四是在包装环节,可以将贵州省优美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与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在茶叶的包装之中,有利于丰富贵州茶叶品牌的内涵,提高茶品牌的辨识度。

3.3 茶叶价值链下游

一是建立和完善海外销售体系,积极开展和海外市场的学习交流活动,充分获取海外目标市场销售的经验知识,不断扩展对外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培养自身销售网络。提高对销售人才的重视程度,既要加快现有销售人才的培养,丰富其对外贸易的知识,同时也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继续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主动与沿线国家展开合作交流,扩大贵茶在当地国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龙头企业要加快产业链下游的投资力度,重视对茶叶生加工的研究推出与贵茶相关的奶茶、特色茶饮料等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受众范围,同时实现价值链的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利用好当前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在抹茶等产品的制造优势,发挥其带头作用,从而促进贵州抹茶产品的整体发展。四是充分考虑海外市场的消费特点,使自身产品贴合目标群体的需求。

4 结语

贵州省需根据自身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特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合理地结合茶叶价值创造的环节和产业链结构,在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的同时也向国外市场的前段延伸,更好地推动贵州茶叶国际化,从而促进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政府与当地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相互补充,实现茶产业自上而下的升级。具体而言,价值链上游:加强品质把控,从源头提高茶叶质量获得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门票”;价值链中游:提高加工技术,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价值链下游:扩展海外销售网络,扩大产品受众人群,延伸茶叶增值环节。价值链上、中、下游共同发力,在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积极寻找对外合作机会,推动贵州茶“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张苗国.国际标准差距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9.

[2]张华,曾凡玲,吴佩.全球价值链中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特征、桎梏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16(5):44-52.

[3]唐文龙.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思辨[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4):50-52.

猜你喜欢

国际市场价值链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价值链重构》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国际市场进入及渗透谋略分析
应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促进鞍钢出口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