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元县保护和传承香菇剁花法栽培技艺的措施与成效

2020-12-26胡建平

食药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庆元县菇农庆元

胡建平

庆元县保护和传承香菇剁花法栽培技艺的措施与成效

胡建平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 庆元 323800)

吴三公发明的剁花法(又称“砍花法”)香菇栽培技艺,在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是庆元香菇文化的载体和标志。但是随着生产技艺的革新,剁花法技艺面临传续的挑战。庆元县通过走访菇农等整理形成较为完整的剁花法技艺资料,出台剁花法生产扶持政策,举办技艺竞赛,培养传承人,设立剁花法保护区和传承区,拍摄香菇文化记录片等措施,加以积极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剁花法;保护;传承;措施;成效

剁花法(又称“砍花法”)香菇栽培技艺是最早的人工栽培香菇技艺,是800多年前庆元龙岩村的吴三公所发明的。此后,庆元等地菇农依托当地丰富的菇木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对其不断探索和完善,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香菇生产系统,并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香菇文化,对庆元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采用剁花法栽培香菇,需在深山老林中进行,生产效率不高,20世纪80年代,随着香菇人工栽培工艺的革新和科技进步,特别是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以“剁花法”为核心的香菇传统栽培技艺逐渐没落。掌握剁花法技艺的多为60岁以上老菇农,技艺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随着剁花法技艺这个香菇文化载体的没落,香菇文化也面临延续与传承困难的局面。庆元县作为这项技艺的发祥地,对其高度重视。为使剁花法栽培香菇的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1 主要措施

1.1 走访菇农、查阅资料整编剁花法技艺资料

(1)走访老菇农。走访了剁花法核心区内龙岩村、兰泥村、青草村等主要村落的老菇农,请他们讲述剁花法技艺的要点和当年去菇山的趣事、难忘事,整编剁花法技艺资料。

(2)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多种平台,收集查阅了《中国香菇的砍花法栽培》《香菇春秋》《略论吴三公发明的“砍花法”栽培香菇》《原木砍花法栽培香菇考》《香菇的原生态栽培》等原始文献资料。

1.2 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剁花法香菇栽培

2018—2019年,连续两年出台扶持政策,鼓励菇农采用剁花法栽培香菇,菇木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每株补助500元,菇木胸径在25~49厘米的每株补助300元,菇木胸径在24厘米以下的不予补助。

1.3 剁花法技艺传承人员培养

通过多渠道摸底,聘请一批老菇农作为剁花法技艺传承人;同时结合自荐及推荐等形式,筛选确定一批剁花法技艺传承培养对象。通过传承人与传承对象结对,手把手传授剁花法技艺,实现技艺传承。

1.4 剁花法保护区建设与剁花法技艺传承区创建

一是租赁1 200余亩(1亩≈667平方米)山林设立剁花法栽培技艺保护区,为剁花法栽培提供场地条件。每年找老菇农在保护区的示范栽培区进行剁花法示范性栽培。二是在保护区内创建剁花法技艺传承区,仿建香菇寮,设立剁花法体验区。利用陷阱防止香菇栽培中的鸟兽害,利用标识牌将传承区中的区域、物品、沿途适合剁花栽培的树木等进行简单标识,以利于更直观地学习和更完整地感受剁花法技艺。

1.5 组织“菇乡工匠”技能擂台赛

2019年7月举办庆元县首届“菇乡工匠”剁花技艺技能擂台赛,竞赛分为技艺述说和现场剁花两部分。共40名选手参加,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竞赛全程录像,作为剁花法技艺的影像资料收藏。

1.6 通过纪录片等宣传剁花法技艺

2019年邀请浙江电视台拍摄一菇一世界纪录片、CCTV-2生财有道栏目拍摄剁花法技艺及庆元香菇文化,利用大众媒体向更多人展示香菇文化。

2 主要成效

2.1 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通过两年的政策性引导,庆元县剁花法栽培香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18—2019年共有近30户菇农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剁花法栽培,培育的香菇作为高档产品出售,增加了收益。

2.2 形成一批剁花法技艺资料

通过菇农的走访,原始文献的参阅,整理出版了《庆元香菇栽培》等专著,同时在期刊上发表《香菇传统栽培方法“剁花法”的保护与开发》等相关论文[1]。通过拍摄剁花法示范性栽培、剁花法竞赛等,利用照片、录像等记录技艺实施全程,为其传承留下许多影像资料。

2.3 营造剁花法技艺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剁花法技艺竞赛,剁花法传承人培养,剁花法技艺表演,记录片的录制与播放等,为剁花法的保护与传承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同时设置剁花法保护区,创建剁花法技艺传承区等,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亲历参观、体验剁花法技艺的现场,更利于剁花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剁花法是世代菇农共同努力所遗留下的宝贵农业文化遗产,虽然已逐步远离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但是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以及保护重要菌物资源等方面的意义重大,须予以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1] 朱星考, 张清洋. 香菇传统栽培方法“剁花法”的保护与开发[J]. 食药用菌, 2019, 27(02): 96-98.

胡建平,农业推广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菌种选育、保藏以及栽培技术推广、产业管理等方向研究。E-mail:78402702@qq.com。

S646

B

2095-0934(2020)05-365-02

猜你喜欢

庆元县菇农庆元
曹庆元
菇农装袋忙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