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人文关怀在急性脑梗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6天津市北辰医院300400李甜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关怀脑梗死护理人员

天津市北辰医院(300400)李甜甜

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该疾病的病死率、致残率均比较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概率高达75%,因此,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2±7.33)岁,其中包含1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16例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梗死;对照组3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5∶15,患者年龄在54~80岁,平均年龄为(64.35±7.13)岁,其中包含1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15例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梗死。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对象的入组标准为:入组对象均经MRI、CT等检查确诊;入组对象患病时长不足72小时、吞咽功能≥3级。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代谢或内分泌疾病者;全身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活动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实验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①建立人文关怀护理小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②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的病室环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动作轻柔、说话温和;③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要多通过鼓励性语言与患者沟通,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给予患者支持,缓解心理压力;④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发展,并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家属探视,告知家属要鼓励和安慰患者,让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消除孤独感。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判断[1];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进行比对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81±1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6±11.32)分,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21.03±1.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4.71±2.32)分,P<0.05。

3 讨论

由于脑梗死患者常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无法自理,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这一改变,在治疗上往往存在态度消极的情况,影响正常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采用人文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对脑梗死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教,不断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此提升治疗的效果,同时,人文关怀护理可使护患关系更为密切,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以更多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81±1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6±11.32)分,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关怀脑梗死护理人员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