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ICU 专业护理

2020-12-25单荣芳王丽华王学建倪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关怀护理人员人文

单荣芳,王丽华,王学建,倪娟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0 引言

ICU 是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和连续动态监护的科室,ICU 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等特点[1],封闭式管理、疾病的伤痛以及持续的监护、抢救,均加重了ICU 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应激[2]。Arnold P.Gold 基金会秉承“在医患互动中保持并建立尊重、尊严和人本主义文化”的使命,呼吁提高对人文医患关系与关键医疗结果之间联系的认识[3]。人文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体验[4],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5]。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因素,同时,其对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维护和谐医患关系也至关重要[5]。

长期以来,我国ICU 人文精神及人文素养养成教育问题被过度忽视,表现在过度地重数据、讲指标、聚焦效率及关注流程等,导致我国ICU 专业护理与国际发展相脱节。在护理专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技术与人文关怀有效地融合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满意度。

1 人文关怀应渗透专业技术服务的全过程

1.1 关爱生命,以系统观全面守护重症患者

绝大多数情况下,护士是现场的第一警觉人、启动者。ICU 作为集重症监护与专业技能为一体的特殊场所,需要护士在技术上精通使用和分析各种类型的监护仪及医疗设备[6],这是ICU 护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护士通过连续不断的监护,可观察到患者的细微变化,进一步判断病情变化与气道分泌物潴留、气道通畅性、气管插管过深或过浅、不适卧位、补液量与速度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患者管道脱落的风险排除。相较于其他护理领域,ICU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更长,目睹患者的困境及复杂的护理需求的频率更高,因此,更适合加强护患之间的治疗关系[6,7]。关爱情怀内化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使监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避免临床决策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通过正确解决临床问题,改善临床结局,让护士实实在在地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者。

1.2 尊重患者,以高度的感知力对其实施动态监测

ICU 是最需要将基本知识与服务对象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护理场所,紧紧围绕患者是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护士持续监测危重患者的数据变化,对患者个体而言,有的数据虽然异常但存在-合理,如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目标值为88-92%,实施持续低流量给氧,积极落实气道管理;有的数据即使正常但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如胰腺炎患者血氧饱和度96%,预示患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实施高质量氧供。有资质的ICU 护士,对关怀效能有积极态度[8],能够持续并敏锐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与变化,以尊重个体特征为核心,落实细致的监测和正确的综合分析,与医生共同协商合作,帮助患者达到最理想的健康状态。

1.3 保护患者,以循证的理念解决患者健康问题

人工气道管理组、血流动力学监测组、重症营养支持组、院内感染控制组、危急重症急救组,引领重症护理亚专科的发展。针对ICU 经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情况,专业组制定细化的微量注射泵使用流程,可以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医源性血压波动,提供精准输注;营养组制定风险筛查与具体实施计划,可以规避误吸情况的发生,保证营养治疗安全。有相关报道,护理人员相关能力得到提升,得益于灵性护理、全人护理理念的灌输[9]。专业技术是实施护理决策的基础,科学解决临床问题的前提,规避操作风险的途径。所以,虽然人文护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关注度、敏感性,真切地延伸着专业技术的科学化发展,满足了患者健康需求。

2 人文关怀是ICU 专业护理的应有理念

2.1 树立服务对象先为人、再为病人的思想

监护技术快速发展,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容易将重症患者看作需要各脏器功能支持的病人,永远把生命救治放在第一位。护理人员高度认同生命价值早已达成共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应该忽略病人作为人的个体需要。我们挽救生命时应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给予患者个性化的人文关怀,让病人得到平等对待。如开展护理工作时,尽可能降低操作干扰,给予患者夜间睡眠的环境管理;操作前充分沟通,让患者体验到亲情式的关怀;开展预约式探视制度,满足住院患者心理与情感需求,这一系列举措能让患者感受到被平等对待,使护士在陪伴患者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达成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默契,成为他们患病期间信任的合作伙伴。

2.2 护理人员实施以病患为中心的全过程服务

ICU 病房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文关怀的相对滞后,必然会在ICU 病房中体现出来。ICU 患者对陌生环境,以及疾病本身和设备带来的恐惧、无助等心理。早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护理实践中,南丁格尔建立了护理环境学说,将有助于减少病情恶化的健康环境界定为护理范畴。健康环境应是有利于患者身心发展的全过程管理。学者[10]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导向,研究患者对人文关怀的5 大需求,结果显示,ICU 患者自身情况特殊,护理需求因年龄、性别、疾病不同阶段等各有不同,建议提供符合患者需要的护理。因此,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的全过程管理是ICU 护理服务的新理念。设立ICU 联络护士,借助界面融合的方式形成跨界护理,保障患者过渡期安全也被关注[11]。ICU 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地,围绕患者提供所需的照护促其康复,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势在必行。

2.3 护理人员应心怀信念并身体力行

以往的ICU 护理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强调了实用性与有效性,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人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人为本发展方针的指导下,ICU 护理人员的目标已远非对患者进行最基础的综合照护[12],如患者获得知情权是护理人员必须落实的义务;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促进康复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等。近几年,ICU 综合征被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患者入住ICU 期间,通过采取如“加强其与家属的接触、加强与患者交流、最大程度减少身体约束、适时播放音乐”等人文关怀措施,可显著减少疾病并发症及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13],Jang 等[6]发现,护理人员情商的提升可在与ICU 患者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支持、积极的护理可获得患者信任,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面心理症状。此外,护理管理者建立以帮助-信任-关怀为机制,将每一名护理人员视为关怀者及被关怀者,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从而共同创造最大的效益。

3 人文关怀是ICU 护理的发展前景

Jang 等[6]研究表明,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护患和谐关系的核心所在。基于ICU 病房护理人员的技术专长,“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仁心,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充满信心。对患者而言,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更能传递关爱、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度。同时,护理管理者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如提高ICU 护士心理资本以增强其人文执业能力,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5],进而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14],最终实现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15]。因此,从管理者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怀人文关怀的理念有利于ICU 护理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人文关怀的特点是医护团队的所有成员与其患者和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尊重,建立信任的关系[16-17]。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还需要医疗专业人员在关怀的许多方面追求卓越,尤其是在精神、哲学及道德方面。一方面,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扩大尊重、理解和同情,进行人文关怀实践,可鼓励患者抗击疾病;另一方面,有助于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维持和谐关系[5]。现代医学对人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忽视人文关怀的护理本质,尤其在ICU 护理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一旦缺失护理温度,势必影响专业技能的落实,不能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医疗大健康背景下催生出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理念时刻提醒我们需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合作型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人文关爱下实施专业技术护理是ICU 护理的基础也是制高点。

猜你喜欢

关怀护理人员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