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医疗设备科在医疗机构管理中的发展前景思考

2020-12-25吴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医疗机构

吴斌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0 引言

一个医疗机构的总体水平高低主要由人员、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所决定,而作为负责管理设备的医疗设备科在医院的管理中举足轻重,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仅仅把医疗设备科当成后勤维修科室,甚至有的医院把医疗设备科跟后勤科合并,或直接外包,这样无意中让医疗设备科成为一个尴尬部门,非常不利于医疗设备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影响了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及机构的良性发展。

1 医疗设备科在医疗机构中的定位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完善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负责医学装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也就是说凡属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医用耗材,均由医疗设备科统一负责组织调研、论证、购进、调配、供应、使用管理、维修保养[1]。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主体是医疗设备科。医疗设备的管理不是简单的购进及维修,而是具有很强技术性、专业性的智能管理工作,相关工作是否有效、全面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医疗设备的应用效率与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大局[2]。

医疗仪器、设备是临床医疗的基础与保障,而医疗仪器、设备的先进性鉴别和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疗设备科的技术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的管理在医院的发展中影响巨大。它主要通过现代科学的信息管理手段体现医疗设备的价值以及提高设备应用安全系数和质量水平,为临床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3]。

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医学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提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在医疗机构中医疗设备工程部是和医务部、护理部同等独立的三大医技部门之一,欧美国家和日本对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都有健全的法规制度,都建立了临床工程师、医学工程技师的资格认证制度[4]。资格认证制度对确保从业工程师质量,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地位起到了良好作用。国内也越来越多大医院确立了医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地位,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工程科在完成供应、管理、维护管理等工作外,筹建了国家级设备测试基地,在设备质量管理、医学影像质控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完善和拓展了医学工程的内涵;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设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站,使医疗设备学科能够在抓好设备维修、质量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以科研为导向,提升学科人才发展水平,科研成果、论文等在医院占有一定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设备保障能力[5]。

2 医疗设备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

医疗设备科的发展医学工程技术人才是关键,部分医院把医疗设备科当成闲杂部门或非专业部门随意招聘其他人员充当专业技术人员,这些都是医疗设备科走向没落的原因,当前医疗设备专业人才短缺,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尤其缺乏,如何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将关系到设备科未来发展方向[6]。首先对人才的引进应多渠道方式,扩大招聘力度,引进留学海外归来专业人才、国内研发专业人员、医疗器械行业专家,引进方式可通过精神及物质方式,提供较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高薪待遇等,缓解医疗器械人才短缺现象,对长期从事医疗器械的离退休人才多为学科带头人,实行返聘制度;人事部门招聘时应针对医疗器械专业或医学工程专业选招应届毕业生。

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科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人才引进计划,不断优化医疗设备科的人员结构,充分考虑学历、资历、职称、年龄等各种结构因素,高度重视医学装备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进,重视人才梯队建设,让医疗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还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从提高带教质量、提升专科水平出发,充分考虑人才的实际能力及发展潜力,对拟引进的医疗器械专业人才按相关标准进行全面、严格的考核,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

3 医疗机构中医疗设备专业人才培养

医疗机构普遍有重医轻械,重购轻修,只看利润,忽视实用和效益导致设备科室建设、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下,由于对设备的引进和购置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必要的调查研究,医疗设备保障制度不健全和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低,造成了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和带病工作,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只重视医护人员培养,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不足,与购置先进的设备不同步,使维修人员对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端仪器设备束手无策;缺少必要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观念仍停留在被动维修、应急维修的水平,技术停滞不前,这是医疗设备学科发展滞后的原因。

要严格执行学科带教制度,高级别工程师要对低级别工程师开展带教,有计划地开展内部培训、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的教育或请专业技术造诣较深、有丰富理论水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培训指导,或派遣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及接受能力人员到医疗设备学科发展较好的大医院进修或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设备厂商的精准专业培训。对招聘的相近专业技术人员(如机械、电子类)除了一般培训之外,还应接受各种高校举办的医疗器械、医学工程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实行与临床、护理相同绩效考核制度,让设备技术人员的具体维护工作与个人经济收入挂钩,对工作中责任心较强、成就较突出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人员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约束。

4 医疗设备技术人员自身价值体现

部分医院为了追求表面的成本开支,把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全部外包,这对医疗设备学科建设及医院的发展非常不利。因为不是内部员工,不熟悉各个部门的情况,沟通有限,对机器的使用情况不了解,不能及时处理机器的故障。一般的外包公司只负责设备的故障维修,没有对进行医疗安全性能评估,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另外不是内部员工,自然不会为医院精打细算,不做维修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维修成本支出会更高,医疗机构将得不偿失。

医疗设备学科在完成基本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基础上与临床医技密切联系、不断沟通,通过不断创新、技术改良方便临床、撰写医疗设备工程论文及开展医疗器械科研工作,不断努力,才能在医疗机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医疗机构新一轮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让医疗设备更好地服务大众。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医疗机构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