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架构与中国情境探析

2020-12-23李天焜李佳佳

中国商论 2020年16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李天焜 李佳佳

摘 要: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以创新为驱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也是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发展路径。实际在开展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制定针对性地防治措施,对创新型经济的内涵、架构有充分地了解,对现代化经济与创新型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地阐述。而想要顺利搭建适合中国情景的创新型经济制度保障体系,则需要从产业创新政策、顶层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着手,为中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  内涵架构  中国国情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想要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就需要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持。

1 创新型经济概念、内涵及特征

1.1 创新型经济概念

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英国为了面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挑战,使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了“创新驱动型经济”概念。创新型经济是指通过开发知识产权企业中个人的技能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而来的“创新型经济”。在新的产业变革环境中,全球竞争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个国家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越发重视,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即创新型经济。

1.2 创新型经济内涵

创新型经济属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型经济内涵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分析,但是没有明确定义创新型经济的相关概念。创新驱动最早是由波特提出,认为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际的驱动力也存在较大差别。弗里曼等学者对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技术追赶型国家想要转变为技术领先型国家,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一个国家演变的过程。而国内学者对于创新型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具象化。我国最早开始对创新型经济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为洪银兴教授,他提出创新型经济能够将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来,基于人才和知识为依托,利用创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 创新型经济特征

2015年施筱勇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总结了全要素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和知识资本投资。2013年黄南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展开研究,提出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模块化组织模式为主导,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产业分工细。创新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技术创新,还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涉及范围的宽广也使基础理论和系统性支撑较为缺乏。

通过总结国内外对于创新型经济的研究来说,主要涵盖的特征有以下三点。第一,创新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第二,产业间跨界融合更加深入,形态表现更加高端;第三,创新主体更加多元,关系联结更加立体。相比传统的经济特征来说,创新型经济在驱动力表现、形态表现和关系联结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2 创新型经济架构

受到创新的影响,在经济系统中,不同的构成要素无论是作用还是地位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创新作用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重新实现了组合,如图1所示。

2.1 构成要素

首先,创新资源。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重视资金或土地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而创新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新信息网络和新知识的要素投入,使经济发展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创新主体。在创新型经济体中,主体是多元化的,比如政府、中介、科研、大学、企业等,其中最为核心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而随着技术的变革发展,创新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逐渐形成了立体创新网格,参与创新的主体也变得更加多样。

最后,创新产业。创新型产业的附加值非常高,在所有行业中都会有涉猎,比如服务行业、农业等。尤其是在产业变革的时代,科技创新对于改造服务业和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2 运作模式

在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与科技实现了深度融合,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是不停试错不停规划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地聚集各种创新要素,确保创新的顺利开展。想要提高创新的可能行,就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知识和人力,使社会生产率大大提升,升级产业结构,使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在创新型经济中,技术变革促进经济的快速流通,也推动了组织形式和空间范围的有效变革,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共生。不同的主体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政府主要是起到区域创新主导的作用,企业的作用主要是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3 结合中国情境的创新型经济研究方向

3.1 完善创新型经济基础理论

我国对于创新型经济方面的研究,在近些年才开始进行,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研究创新型经济的时候,需要紧紧围绕中国情境开展研究,所以系统的研究框架也不成熟。创新型经济涵盖了管理、工学、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因此,要尝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使创新型经济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3.2 结合理论与实务研究

不同的城市决定了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时,选择的战略和内生动力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一定要对不同城市的资源、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充分考虑。其中,对于创新型经济城市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是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汇聚了国内一流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再就是南京、成都、杭州、广州等城市,当地的经济实力较强。在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是深圳,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创新基础也逐渐夯实。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经济城市为苏州等,最后是中西部欠发达城市。

3.3 突破性研究难点问题

现阶段,对于建设创新型经济体系和绩效评价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建设创新型体系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政、产、学、研、用、资等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建立現代化产业体系时,需要确保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建立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在选择绩效评价、评价方法和确定指标权重时,都需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目前,江苏已经率先发布了现代化指标体系,而有效衔接评价方法和绩效指标,将其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加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

建立创新型经济涵盖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文化、管理、经济和科技等,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单个因素也存在非常复杂的机制和机理。因此,创新型经济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对其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加强重视。这样才能制定完善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创新型经济的系统属性准确把握。

3.5 加强定性与定量研究

首先,要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创新型经济指标体系;其次,要对创新型经济数据采集统计方法进行优化完善。还需要对重要的对策建议展开实证研究;再次,对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开展多方位探究,加强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使信息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动态预测和动态分析。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变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企业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从2003年到2014年,政府对于落后、过剩产能的压缩专门下达了多次指令,实际在开展改革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消除产能持续超常规过剩的原因。还要建立高质量的发展基础,实现企业员工转岗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好坚持“创新引领”“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的持续升级,使我国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合理调整,也为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04).

吕薇,马名杰,戴建军,等.转型期我国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8(03).

龙云凤,任志宽,郑茜,等.创新型经济的系统路径理论及广东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6).

王尔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0-24.

王丽,毛寿龙.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一个概念分析框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04).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大意义与深刻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国企改革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几个关键问题
十九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新任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意义和着力点
培育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质技能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