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田山歌”及其动态化呈现

2020-12-23孟聪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动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

摘  要:“上海田山歌”是“海派文化”中传统、原始、富有生命力的代表。据考证,在明、清年间,上海地区演唱田山歌盛行。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年轻人的娱乐形式也丰富起来,上海田山歌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田山歌音诗化舞台剧《远去的乡音》,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其历史,从对田山歌现状及主创团队的诸多探索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上海田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化;探索;呈现

上海,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这种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展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点。当人们远离现代化的都市来到上海周边的郊县,看到的则是一幅有别于现代与时尚的古典和恬淡——枕水人家、江南水乡。这样的地域环境中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上海“田山歌”。它展示着“海派文化”中传统、原始、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是记载上海悠久深厚的民间艺术发展历史中不可遗漏的一个重要部分。

汉代《礼记》中曾记载,“古人劳役必讴歌”,而唐代劉禹锡的《插秧歌》中也曾描写了这样的场景:“农妇白萱裙,农父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咛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一直有着劳动过程中演唱田歌的习惯,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上海田山歌,从族属关系上来讲属于吴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那些产生和流传于稻作水田生产劳动之中,主要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美丽富饶的太湖流域,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温自古就非常有利于水稻农业的发展,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被称为“鱼米之乡”。早在七八千年前,当地农民在劳动的过程中就会使用田秧号子,这种号子是人们在沉重的劳作负荷下产生的强烈旋律。这种自然的发声伴随着人们的劳动生活逐渐演变成后来有一定体系的“田山歌”。随着稻作文化的发展,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田山歌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在1917年编撰的民国版《青浦县续志》中也有对青浦地区民间演唱田山歌的描写:“唱田歌悠扬赴节,声闻远近。”据考证,明清年间,上海地区演唱田山歌已经非常盛行,各村落还会组成自己的歌班,甚至在逢年过节庙会上专门邀请歌班来演唱。人们在劳动中通过歌声来缓解疲劳,唤起精神、赞美生活。田山歌已经深深融入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现代化机械设备逐渐替代人力,使得原来繁忙的农田劳作日渐萧条。而在时代的更迭下,年轻人的娱乐生活方式也多样化起来,田山歌这种原生态的乡野文化无法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在诸多因素之下,上海田山歌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曾经在山野间自由创作的田山歌越来越少,面临退出时代舞台的黯然境地。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感受到其繁盛时期人们从“日出东方一点红”唱到“日落西山鸟归巢”的盛况。但是作为上海稻作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汉族江南地区山歌演变的珍贵宝库,研究、拯救、传承、发展田山歌迫在眉睫。

2008年田山歌作为吴歌的拓展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是保护田山歌的重要一步。我们也看到许多热爱田山歌的人们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努力着,搜集、抢救田山歌历史素材。与其他地区山歌一样,田山歌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民歌艺术。山歌小调经历代加工口口相传,这就决定了田山歌缺少文本的记载。收集、整理文本以及留存流传已久的民歌资料尤为重要,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白老师为代表的音乐工作者对此进行了非常巨大的努力。他们与当地部门合作挨家挨户寻找田山歌当时的演唱者,记录原生态素材进行歌词、曲谱整理。再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总结属于田山歌的音乐理论,为人们了解上海田山歌的体系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想动态化呈现田山歌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面的整理和录音中,将田山歌作为一个“陈列的标本”也不是抢救田山歌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田山歌这种原生态的山歌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在旷野之中已经形成一种天然的演出状态,这种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特点使其拥有了与生俱来的艺术生命力。当再次激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时,除了保留它的“原”也要带着它适应当下。纵观昆曲、京剧等传统艺术的传承,我们可以看到在尊重本源基础上的发展和适度改良,是可以让古老艺术重新回到观众视野的。同理,多元化的艺术创新是可以赋予田山歌新的生命力。作为上海地区特有的山歌形式,它主要的表达内容就是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和生活场景。例如有表现水稻种植过程中栽秧、莳秧、耥稻、耘稻等流程的《莳秧歌》《耥稻歌》《耘稻歌》《车水歌》,有表现码头生活的《游码头》,有表现年轻人爱情的《日思夜想望妹来》《郎唱山歌响铃铃》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鲜活地感受到人们当时的生活印记和情趣,人们将生活中的经历融入到歌声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在内容上包罗万象、通俗易懂。那么在其艺术呈现的探索中我们是否可以发挥其“叙事”功能,将音乐与叙事结合,把抽象的音乐形象转变成具体的舞台形象,使其“动态化”呈现?答案显然是可行的。

最近几年,在青浦等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如《角里人家》这样的田山歌舞台剧作品,动态化呈现山歌的这一形式已经受到了大家的肯定。2019年5月笔者与青浦文化局一起创作排演了田山歌音诗化舞台剧《远去的乡音》。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其历史与现状,主创团队进行了田山歌艺术呈现的诸多探索,希望通过这些探索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愿景。于是,带着这份美好的愿景,我们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该剧的艺术尝试。

第一,演出空间的探索——青浦朱家角实景演出

旷野之上的劳作,悠扬的山歌飘起,人们休憩时静静聆听。这样的场景已经构成了剧场、演员与观众三者的关系。戏剧空间是一个制造幻觉的场地,但是这次我们围绕着“远去的乡音”这一主题恰恰是想把这种久违的“乡音”带到观众的面前。所以该剧在青浦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实景演出的构想,利用朱家角尚都里的木质阁楼及其空地设计搭建了一个室外的演出场地,并将“稻田“也搬到了观众的面前。而为了呈现农民在水田插秧的景象,在舞美方面又进行了一系列装置设计,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的劳动场景。通过“写实”的手段再次唤醒将要远去的“记忆”。

第二,演出形式的探索——音乐剧元素融合

田山歌是一种山歌形式,如何让听觉艺术更加形象化又能将故事与音乐有机结合,更易让年轻人接受,我们寻找到了把音乐剧的元素融到创作之中的方式。同时为了让该剧在演出后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长度的巡演,我们以“春之秧”“夏之恋”“秋之收”三个篇章,将从播种到丰收的劳动过程以及夏日里水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展现出来。三个篇章相对独立,但都通过“春种秋收”这一线索整体串联,并分别以歌、舞、演在不同的篇章中作为主体展现。例如在第二篇章“夏之恋”中,通过利用音乐剧中的歌、舞叙事将水乡姑娘们日常的洗衣、晾晒等生活场景进行表现,再采用田山歌中“对歌”的形式,和年轻人的爱情故事相结合,诙谐、幽默、温暖地将两人如何传递有情人之间的思念和男女青年们之间的逗趣表现出来。用田山歌讲故事,用故事演绎田山歌,用彼时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与现代年轻人产生共鸣,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第三、演出内容的探索——音乐本体的现代元素嫁接

田山歌从体裁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小山歌、大山歌和长篇叙事山歌。最为流行的就是小山歌和大山歌。简单来说,小山歌大多是一些抒情小调,通过独唱或者对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达。大山歌的演唱构成更为丰富,在一首大山歌中会有领唱、接唱、帮唱、和唱等多种角色区分,听觉非常丰富。但是其歌曲结构是一种散板式,每一句长短不一,纯自然的演唱与其他形式很难融合,于是重新创作田山歌是这一次演出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以往的田山歌作品录音《孟姜女》《节节高》《十二杯酒》《游码头》等山歌素材,抽取其中的小调融合现代音乐元素进行重新创作具有田山歌特点的唱段。而在剧情的推动下,结合音乐剧的元素将歌曲进行戏剧化的节奏处理,将表演、舞蹈、与独唱、对唱、帮唱等形式有机融合其中。这种利用多种元素艺术形式的创新就是希望能够更加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当人们感兴趣了,才有可能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探究。

相对于以往以歌班、歌会等形式的展现,动态化展现田山歌是一种综合元素的结合。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对于田山歌的传承也有不同角度的尝试。而作为戏剧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与戏剧结合的方式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和发扬,将再次激活田山歌在大自然环境中的优美旋律。

古老山歌艺术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其本体发展的探索,也是对艺术的不断探索。面对这个巨大的宝藏,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愿田山歌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最美好的心愿。就像在《远去的乡音》一剧的结尾,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田山歌的传承人八十多岁的张永联老人,在本剧最后结尾处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水乡稻田,年轻人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而此时悠扬古老的田山歌从远处飘来,大家闻声寻找,水上一艘小船飘来,八十岁的老者站在船头,唱起自己年轻时代的田山歌小调……”那一刹那,老人的出现就象征田山歌顽强的生命力,在一曲“远去的乡音”中将过去与现在对接,唤起无限遐想。以此表达我们对上海田山歌最美好的祝愿,愿它在更多年轻人的努力下得以更好地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献:

[1]沈石,周晨.听声 耳畔苏州·吴歌[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7.

[2]李伦新.海派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志豪,李月红,张堃.关于青浦田山歌的话语和解读[J].中国音乐,2011(2):73-79.

[4]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田山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孟聪,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戏剧导演与表演实践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动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动态化量刑论要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剖析的常态化和动态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