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2020-12-23阳世康雷翔宇杨博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格校园文化大学生

阳世康 雷翔宇 杨博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在逐步成熟,仍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神韵,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和思维方式。本文认为对大学生德育影响的主要途径有:合力营造适宜思政教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非正式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提炼促进思政教育的大学精神内核,建立配合思政教育的校园制度,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人格;大学生;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名片,是大学精神獨有的标签和烙印。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是一所大学长期的历史积淀,办学思想、学术氛围的传承和衍生。当然,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多元,围绕校园文化的内核衍生出来的还有物质层面的校园环境、建筑、实验设备等,也有制度层面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更有行为层面的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宿舍文化、师生往来等隐性课程。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离不开宽松的发展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而积极、健康、民主的校园文化正是提供此的沃土。现代化的设施,美的建筑,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将作用于大学生的思维、心理、行为模式中,起到良好的同化作用,最终校园文化将逐步沉淀、凝结、升华,最终内化为一种价值体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

首先,先进的思想、独一无二的精神、有创造力的规则以及优美的外部环境是一所学校在若干年的成长过程中浓缩下来的一部分。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大学生如何选出正确价值观的能力。最后,高校校园文化的体系是非常繁冗而有规则的。良好的高校文化建设会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发展。

二、校园文化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价值

(一)校园文化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是确认制度文化的作用。高校的制度政策是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内容具体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治学观念和最终培育人才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维持学校正常秩序,更好的管理学生和开展教研活动。

二是凝聚精神文化的作用。外部环境的熏染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决定性影响。基于这两个重要因素学校采取了两种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一方面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们对于思想品德的兴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对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是具有导向意义。从文化角度看,学校文化的内容应该更趋向于让学生对现有的文化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从政治导向价值看,校园文让大学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而思想政治与文化是有相关性的。

二是具有凝聚意义。高校中的先进理念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吸引力,这便是校园文化最终的凝聚所在。这种强有力的共识拒绝所有和学校精神不合的离心思想,成为具备高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

三是具有传承意义。校园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很多优秀的观念如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新颖的教育方式等一直绵延至今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三、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合力营造适宜思政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思政教育应遵循“因事而化”的原则,不能空谈大道理,而应通过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具体而微的事情来教育。树立“榜样”的力量。无论是思政工作者的身体力行,还是优秀大学生的人格影响,都是现成的育人素材。思政工作者除了努力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质外,还应该把握好适宜教育的时机、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用心来开展有效的人格教育。营造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校园文化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2)思政工作者应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看法。(3)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前进的要求,塑造自我的健康人格。(4)树立健康积极的正面舆论导向,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对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语言负责,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二)充分发挥校园非正式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校园非正式课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比正式课程更能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功能。实践出真知。学生在非正式课程中往往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有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实践、学术讲座、宿舍生活等非正式课程。其中,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比较受大学生的青睐,相对而言效果较好。(1)打造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2)加强宿舍文化建设。(3)整合优化社团资源,避免重复浪费。目前,高校中的社团管理和活动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社团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社团归类整理,比如有些高校将社团分为专业性社团和公共性社团。公共性社团由学校团委管理,专业性社团由院系团总支管理。两种类型的社团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专业性社团主要依托专业方向、结合专业特色来开展,公共社团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角度入手。(4)打造系列特色的专业学术活动。

(三)提炼促进思政教育的大学精神内核

高校应充分提炼本校的大学精神内核,通过量身订制校歌、校训,设计校徽等加强宣传,以增强大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认同,从而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和存在感。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在学工一线上努力推进大学生的“十个一养成教育”活动,通过“一个总结,两封书信,三个场地,四个活动”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需要健康的心理。学校主管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一般规律,来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一般来讲,主要从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来入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教研室科学开发教育内容、方法,专职教师牵头,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心理咨询室则配备了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忠迪.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18(01)

[2]王静.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猜你喜欢

人格校园文化大学生
以鸟喻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