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2020-12-23周文迪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体性马克思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理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思想更是贯穿了其哲学思想的始终,自古以来讲实践的有很多,但马克思有其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实践哲学的传统,它那里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没有分开的,到了近代培根开创了技术实践的传统,对实践的理解变成了科学技术的实践观。康德把自由与必然作为他划分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的依据,但他从人的有限的认识出发去认识无限还是没有脱离理论理性的思维,从而导致他的哲学处处分裂,黑格尔用辩证法去解决康德的分裂问题,这一点也被马克思所批判的继承了,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与变革。

关键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体性

一、对实践哲学传统的继承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实践和制作,理论的领域是永恒的、不变的,它的对象是“出于必然而无条件存在的东西”,而实践和制作的对象是可变的事物。亚里士多德把实践归于伦理学与政治学,认为实践本身是目的在自身的行为,实践是人实现善、实现德性的活动,即以正确的行为获得善的活动。因此,伦理学就是研究人如何在理性的范围内获得自由,实现最高的善和人的幸福的学说。但是这种善和幸福并不是个人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使人的行为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同时更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于是德行成为了获得自由的评判标准,是否准守德行的标准成为了界定一个人是自由还是疯狂的界限,要想使公民成为有德性的人,亚里士多德指出必须通过法律建立制度,使公民懂得立法学,通过习惯培养灵魂,实现灵魂的善,因此这一伦理学目的又需要通过政治学的手段来实现。因此,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实践跟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有关,主要是指人的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它的发生同人的自由决定有关,既不同于沉思的理论活动,也不同于制作的生产劳动。

到了近代康德是按照自由和必然的领域去划分哲学的派别的。他说: “如果规定因果关系的概念是一个自然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技术地实践的; 如果它是一个自由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道德地实践的……前者属于理论哲学( 作为自然的理论) ,后者就完全单独成为第二部分,即( 作为道德理论的) 实践哲学”。由此可见,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康德的实践哲学也同人的自由有关。康德认为人是本能的动物,天生向往野蛮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应受到理性的约束而成为有限的自由。因此,他认为通过建立公民宪法,来限制这种野蛮的自由状态。这也属于用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去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实践哲学。可见,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是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来界定实践哲学的。但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也只是强调通过认识去把握世界,这属于理论理性的范围,康德也提出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立法,这属于实践理性的范围,它解决的是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表面上看,康德似乎开始了改变世界的行程,然而他的实践哲学只发布道德律令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实践理性,只能说人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不能做到改变世界。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大弊病在于第一,康德哲学是一个分裂的哲学,处处分裂,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是分裂的,必然和自由是分裂的,目的和手段是分裂的,正因为是分裂的,所以有限达不到无限,人本身的存在就是分裂的,首先人具有有限性,人的肉体存在不可能是长生不死的,所以人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性所以受到了感性必然性的束缚,所以通过理性的活动最后达到的是个人的幸福,资本家达到的只是自己的富裕、自己的幸福。人同时也具有超越感性的存在,那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无限的存在,在这个领域里人是无限的,它按照“应该”去活动,康德却把二者分裂开来,不能通过必然性去寻找自由。如果神性就是一个外在目标来说,是实现不了的,所以黑格尔的哲学叫做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哲学,黑格尔认为无限性是在有限性中的,他用辩证法去解决了康德的分裂。第二,过于强调个体的主观性,康德认为他之前的逻辑都错了,它只是形式不是内容,于是要求逻辑包含内容,而不是一个纯主观的形式问题,但是康德实际上没有做到,他把目的和手段割裂开来,目的变成了纯主观的东西,走客观理性的道路,善良意志成为道德的标准,就像生活中“无用的好人”,于是出现了康德的道德悖论,只考虑目的,不考虑手段,不看后果行不行,只看目的纯不纯,所以,康德哲学没有把目的和结果统一起来,全是分裂的。

二、对黑格尔实践哲学的承续

黑格尔实践哲学最大的特点不是走的主观化道路,而是走的客观化道路,在黑格尔哲学中:“认为绝对者即精神,这个想法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真相只有作为一个体系才是现实的,或者说实体在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可见,负责改变世界的是客观精神和公共理性,人就自然的处于依附的地位。劳动学说应该说是他的思想理论核心的主体,而辩证法是一种对劳动发展过程进行说明的一种方法,只有辩证法才能对劳动的发展过程做出最恰当的说明,康德哲学的毛病目的停留在主观上,现实世界没有无限性,现实世界没有神性,都是具体的,那么现实世界怎么才能把目的的主观性转换成客观性呢?要想解决康德的哲学难题,使难题包含客观命令,那个神性的东西不是我们主观的,而是客观世界的东西,只有精神实现出去,变成存在本身,精神自我实现的结果,绝对精神的客观化过程,通过对象化活动认识自身、显现自身,返回自身。马克思曾对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提出过高度的赞扬:“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 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虽然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思想影响了马克思,但二者对劳动本身的理解却不同,黑格尔仅仅将劳动理解为精神劳动,而忽略了物质劳动的重要性。马克思思想的伟大变革就在于将劳动看作是具有本体性地位的物质性生产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不断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主体性贯穿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始终

马克思从中学毕业作文时就说过要“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对人的自由的追求也贯穿了他全部思想的始终。起初,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通过原子偏斜运动来强调人的自由意识;莱茵报时期通过批判书报检查制度维护人的言论自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批判了异化的、统治人的政治制度、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维护了人民的政治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因为它剥夺了人的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从更深层次上批判了统治人的国家、法产生的基础——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使早期的批判深入到人所在的社会中去,可见,马克思的所有批判都是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这体现在:第一、实践的目的最终指向的是人的自由。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主义的描述就明确的说明了这一点: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第二、实践的主体是人,马克思在指明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里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实践,因此动物的行为不是实践,人才是实践的主体。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具有自由意志,人是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动物,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总体的人。第三、实践的尺度是人,实践是人的活动,而评判实践是否有价值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进步。良好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好的实践则会反过来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马克思实践哲学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不是静观和反思的哲学,而是行动、革命和历史的哲学。它的最高目标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真理,而是对自由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它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看待人,从抽象转向具体,从“我思”转向“现实的个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正是要把人从物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把人的思维方式从追求普遍性的强制逻辑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17年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

【3】黑格尔《精神現象学》,人民出版社,2013 年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丁立群《实践哲学:传统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6】李楠明《发展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问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作者简介:周文迪(1994-),女,汉,山东济宁,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主体性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