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论语》中的“孝”

2020-12-23冯琦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孝道儒家论语

摘要:孝悌是“仁”之本。“仁”是孔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仁”是一种孔子所主张的完美人格,而孝悌是“仁”的根本,那么孝悌就是这完美人格的根本。本文拟从《论语》中孔子弟子问孝的不同回答,阐释孝道并非单一固定的内涵,试呈现儒家早期思想中孝道思想的多元面貌。

关键词:儒家;论语;孝道

闲来再读一遍论语时,发现开篇学而篇便给了这么一句论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孝悌是“仁”之本。“仁”是孔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仁”是一种孔子所主张的完美人格,而孝悌是“仁”的根本,那么孝悌就是这完美人格的根本。在上面那章《论语》中还有这么一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一句就很明确地点出了,孝悌之人不好犯上,因此也就不做乱。当时礼崩乐坏,这种主张自然是要维护崩溃的礼了。

而对于这个“孝”,论语中则给出了很多种解释,还给出了很多种要求。在为政篇有这么几章是关于“孝”的解释,论语讲孝的章节虽多,而这几章的解释则都是弟子问孝,孔子给出的直接回答,可看做是孔子对“孝”的最直接的观点。对于以下这些解释的解读,则各有说法。以下包含我的一些思考和观点。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孔子告诉孟懿子的是无违,而告诉樊迟的则是另一套说法。这里有几种分歧。一种是说,孔子告诉孟懿子时并没有说清楚,事后樊迟御车时想起,怕孟懿子依然有疑惑,而樊迟与孟懿子有交,于是告诉樊迟,意在让樊迟去转达孟懿子。有些人对这个解释不满意,认为孔子不会话说一半,让孟懿子怀疑惑而去,再兜个圈子让樊迟去转达,这样太麻烦也不像圣人作风。另一种则是说孔子因材施教,根据二人的不同,对两人给出了不同的“孝”的解释。我在这两种解释之间困惑许久,直到想到了孟懿子的父亲。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生平主要成就便是勤学周礼。《左传·昭公七年》有写到: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这是孟僖子临终前嘱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师事孔子以学礼。也就是说,虽然不清楚孟懿子问孝是什么时候,但孟懿子师事孔子的时候,他父亲孟僖子应该多半已经死了。那么这个问孝,应当是发生在孟僖子死了之后。而孔子给樊迟的解释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个解释如果是让樊迟转达给孟懿子,则明显很说不通,因为孝是对父母,在古代尤其是指父亲。而孟懿子的父亲已经死了,很可能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那么“生,事之以礼”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死,葬之以礼”应该也早已经葬过了,只剩下“祭之以礼”,但此处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关于孟懿子的母亲,因为母亲也应当孝。关于孟懿子的母亲,只在《左传》中提到,“泉丘人有女……生懿子及南宫敬叔于泉丘人 。”并没有详细的生卒年份。但因为礼制强调的是“君臣”和“父子”关系,因此即便孟懿子母亲健在,孔子应该也不会刻意在事后让樊迟向孟懿子转达孝母之意。由此,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相对比较可靠。

第二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一句又有各种观点难以分辨。一说是这个“疾”是父母的疾病,为人子女孝顺父母应该主要忧心父母的疾病。另一说这个疾病是子女的疾病,子女要做到不生病,不让父母担忧即为孝。另还有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关心的程度才是孝道的说法。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是谁的疾病。如果从人之常情来看,父母生病的可能更大,而子女年轻,还有学习、事业等各种需要担忧的因素,不应当只有疾病。唯有老了,才应当以疾病为首要担忧。但是这里有个“唯”字,也就是说,如果疾病是父母的,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子女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父母的疾病,其他的都不用担心了。这个也不对,孔子还说过“无违”,说过生葬祭祀等孝道,而不是“唯”疾之憂。那么这里就陷入了僵局,难以从人之常情来理解。而我认为这个“其”字的用法很重要,它代指的对象,就应当是疾病的归宿。“其”的古汉语解释有多种,其中两种可以参考到这里,一种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他(她、它)们(的)”。另一种是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如果这个其是第三人称,那么解释就是“父母唯一担忧的是他们的疾病”,如果是第一人称,那就是“父母唯一担忧的是我的疾病”或者“父母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疾病”。而显然不会是担忧“我的疾病”。孔子这句话是对孟武伯讲的,他不可能对孟武伯说“父母唯一担忧的是我的疾病”。这个其,应该不能直接翻译成“他们的子女”。因此“父母唯一担忧的是他们的疾病”和“父母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疾病”这两种差不多的解释应当比较合理。即为人子女,尽孝道应当忧心父母之疾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的纠结在于是“养犬马”还是“犬马能养”。但好在,这里的分歧并不影响最终的意思,在接下来一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两章颇有类似意境。前一章是说除了物质的供养,还要有内心的尊敬。后一章是说除了“服其劳”等,最重要的是“色难”。这个“色难”也有分歧,一说是事亲之际,唯色(保持和颜悦色的脸色)为难耳。另一说是承顺父母之色为难,朱子认为二者都通。这两条都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那么从以上几条来看,一个“孝”字,孔子对不同的弟子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另外还有一些章节也讲到了孝的一些其他具体要求。我稍微总结了一下,如下:

第一,事亲养亲。这里主要指的是物质上的,生活上的事养。比如前面谈到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如孟武伯问孝时提到的忧心父母之疾病。父母的生老病死皆要在意。此外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给父母吃等。另外里仁篇有提到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子女应长年陪伴父母,不应独自远离。又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二则以惧”要求子女必须牢记父母年纪。此外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即“礼”,活着要以礼侍奉,死了按照礼去埋葬和祭祀。

第二,内心尊敬。前文提到的子游问孝一章说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犬马之养即是物质之养,   只有真心敬爱,满怀情感的养亲,才能真正合乎孝道,不然与禽兽的本能并无本质区别。子夏问孝时孔子说到的“色难”也是同理。朱注解释这句为: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虽然讲的是“色”,但归根结底是内心深处的“爱”和“敬”。

第三,无违。这个无违有着诸多含义和要求。孟懿子位居三桓,把持鲁国政权,导致“礼”的崩坏,因此孔子用无违于礼来告诫他。而孟懿子问的是孝,所以在孔子这里,孝不仅仅是家庭人乱关系,还可以用于君臣上下关系。在为政篇中也有言:子曰:“孝慈,则忠。”意为当政者如果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就能赢得臣民的忠心。这也是用孝来告诫统治者的。另外无违也可指无违于父母、君王,这就有一个度的要求。前文提到,孝亲应该建立在真心之上,因此有一个问题,若父母(或上级、君王)有过错,子女(或臣下)应该怎么做?是无论是非皆顺从,还是根据内心真实想法而坚持劝谏?哪一种才是符合孝道的?在《孝经》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段话是说父母(君王)有过,子女(臣下)应当争,一味顺从不是孝。而后世认为《孝经》并非孔子所作,因此这段话不能完全代表孔子的意思。而里仁篇有一章写道: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个比较能代表孔子的观点,孔子认为需适度劝谏,若父母绝不听从,也依然敬重而不违,可为此有劳,却不可怨恨。这就是一个度:争而无违,谏而不逆。

作者简介:冯琦骏(1990—),男,汉族,重庆忠县人,副主任科员,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共忠县县委党校,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孝道儒家论语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茶道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