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特色研究

2020-12-23李蕾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育人

李蕾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两个方面,二者分工不同。思想政治作中的一体两面,二者分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显性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高职思政课是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培养方案开设的相同的政治性课程。高职思政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思政(辅导员)教师利用思政课开展思政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学习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外,更需要的是人生道路的指引。通过有效路径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思政建设及创新高职院校班会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通过有效路径结合课程思政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要突出特色,争创一流,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高职精神,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1. 思政教师(辅导员)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充实自己,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2)教师授课各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主题,在指定授课计划、授课方案、备课等环节时一定要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授课内容,丰富授课手段。

(3)强化学生的思政元素考核,将思政、德育成绩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来考核,预设基础分数,多学习多实践多加分。

让我们借着课程思政的东风,打通思政育人机制,且行且探索,让学生在我们的领导下健康茁壮的成长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研究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1、研究意义:

(1)“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源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探索与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行动策略的重要保障。

(2)思想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加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生中一门终身学习课程。2004 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2、研究目标:

(1)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所有课程在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个方面的作用。

(2)為新时代培育职业人才。适应新时代要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育人”。当前,思政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是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汇于各科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的将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以形成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方向。

(3)改变思政教育现实窘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办好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师德建设是基础和关键。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只关注本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忽视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要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感情体验中产生共鸣。

(4)提升教学效果,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而且办好院校思政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基础和关键。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细抓实抓好。

二、创新点:

(1)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进行梳理和再认识,对研究主要内容进行论述,概述思政教育(思政理论课、班会课)创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根据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政理论课、班会课)创新现状与理论基础,在本文实施的核心部分对十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政理论课、班会课)的实施状况进行分析。

(3)在现状与理论基础上,在核心实施部分通过课程思政,揭示学生对思政课认知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4)在本项目设计的主体内容完成之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探讨分析课程思政对促进学生参与行为的启示和思考。

三、本研究发现当前高职思政课(班会)存有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手段方面,授课形式单一。二是认知能力方面,困惑、迷惘和方向性不明确。三是思政课教育浅显,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尚未入耳、入脑、入心。四是课程思政理解不够透彻,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混为一谈,认为思政课程就是大一开设的思政课,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开展课程思政时没有向学生讲明白。

四、今后研究存在的方向:

(1)进一步深化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

(2)准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做到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要素之中,形成协同效应。

(3)充分理解“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中国大学生需要了解世界但更需要了解中国,将我国几千年的教育理念中的人文性有效外显。

(4)开设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政课堂,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丰富思政课内容。

(5)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融会贯通的课程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