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头并进,寓德育于作文教学

2020-12-23孙晓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德育作文生活

孙晓燕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小学作文教学纲要》也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要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契机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写真述实,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实现教文和育人的统一。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该如何适时渗透德育,实现作文和做人的统一呢?笔者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提倡寫真述实,培养道德情操

生活是个大舞台,学生耳闻目睹,会受到积极和消极两面的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校园生活,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善、美,都值得及时记录,细心体味,用心感悟。比如组织学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后,教师可以“我为山区小朋友献爱心”为主题作文,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写真述实,记录下精彩的场面和独特的感受,丰富写作内容。也可以记录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如跳绳、拔河、打篮球等课外活动的场面,向同学借橡皮、在课堂上努力思考、与同学一起值日的情景,甚至是学生之间恶作剧。只要用心观察,就能让笔下生辉。

校外的生活同样精彩纷呈,美丽的自然景观,或漫步公园、行走街头、等待公交、落座车上,随时随地都有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真实的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展现生活的多彩,抒发真情实感,写真实的文章,做真实的自己;培养学生写真实生活的素养,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问题,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创设写作情境,陶冶道德情操

写作涉及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力、生活观察力和情绪感知力等多种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真实的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力,产生情感共鸣,让课堂教学更有趣。还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写作氛围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更好地认识社会,感悟生活,获得写作的灵感。

比如,在以“我最喜欢的节日”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歌曲《难忘今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纷纷表示这首歌曲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都会听到,从而引出“春节”这个节日。教师再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说一说我国的其它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结合学生的发言,用PPT呈现相应的图片或视频,既能营造节日氛围,也能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典型节日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端午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秋具有家庭观教育价值、重阳可以进行尊老敬老的感恩教育等。利用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理解、感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三、关注时事新闻,加强道德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进行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时事新闻,运用时事素材打开社会生活的一扇窗。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作文充满时代气息,还能适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将抗击疫情的素材应用于作文教学中,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使作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写出来,不仅能充实作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比如,讲述英雄人物事迹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抗击疫情的相关时事报道,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认识到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道理,并适时进行以生命感悟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这样的作文教学能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抒发最真实的情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寓育人于作文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能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德育作文生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