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都”里的徐家汇与光启公园

2020-12-23董强

百科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徐家汇徐光启利玛窦

董强

熟悉上海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上海有個叫徐家汇的地方,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魔都”重要的商圈之一。众所周知,上海是近代开埠以后形成的国际性大都会,而徐家汇的历史则远早于此。晚清以后,徐家汇一度成为法租界的核心区,这里富贾名商云集,中西合璧建筑鳞次栉比,徐家汇由此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不仅是徐家汇,近代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的中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绝非偶然。因为从这里曾走出过一位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他的名字与徐家汇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之上。

徐家汇路为何不通徐家汇

徐家汇是上海中心城区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狭义上指的是华山路、衡山路、肇嘉浜路、漕溪北路、虹桥路相交的商业繁华地区,广义上还指该地区以南到中山南二路之间的地段。宋元时期,这里还只是荒郊僻壤,人迹罕至。明清时期,徐家汇已逐渐发展为人烟稠密的市镇。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此地建有农庄别业,主要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明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逝世后归葬于此。之后,徐氏家族大多会聚于此,繁衍生息。清代以后,地方官府和士绅屡次修葺徐光启墓,由此成为沪上胜迹。因徐氏后人大多移居于此,故此地被称作“徐家坟山”。清代中后期,流经上海县城最大的河流肇嘉浜(今肇嘉浜路)、上海西南主要河道蒲汇塘和李漎泾三条河道在此交汇。在上海方言中,河流相交之处被称为“汇”,于是此地易名为“徐家汇”。

鸦片战争后,徐氏后人在徐家汇周边相继建立了修道院和教堂,该地成为上海天主教势力最强大的地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主教江南教区在徐家汇建立有耶稣会会院,并立志继承徐光启、利玛窦所开创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事业。此后,有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宗教慈善等方面的机构逐步在徐家汇兴建起来。20世纪初,徐家汇已初具规模,成为上海的文化重镇。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乘势向江南一带进军,并逐步朝上海发起猛攻。在此危急情势下,上海县丞与租界当局订立了联合防务协定,允许租界当局在界外修筑马路“以利军行”,“越界筑路”由此开始。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租界和法租界同时修建了通往徐家汇的道路,双方均称之为“徐家汇路”。英界徐家汇路,由静安寺始,至徐家汇结束,太平军撤离上海后,路权归中英双方共有。1921年,英界徐家汇路易名为梅格路,也就是今天的华山路。法界徐家汇路,由四明公所始(今西藏南路、淮海东路转角处),至徐家汇结束。1914年,法租界再次扩张时,即以该路为法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部分路权由法租界收购,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线东为法租界,线西为华界。1912年,南市工巡局为配合城内改建,填平肇嘉浜的打浦桥以东段,旧河道填平后并入法界徐家汇路。法界徐家汇路遗存至今,也就是今天的肇嘉浜路和徐家汇路。1949年以后,肇嘉浜水道被填平,河浜旁的徐家汇路拓宽为双车道,这段徐家汇路遂易名为肇嘉浜路。有趣的是,徐家汇路因为历史原因被一截为二,且不通徐家汇。因此,许多初来上海的朋友都会感到疑惑,徐家汇路竟然不通徐家汇。

但不管怎样,徐家汇路的修筑,有力地推进了徐家汇地区的经济发展。民国初年,徐家汇镇成为上海地区重要的市镇之一。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急遽发展的黄金期,徐家汇成为上海西区最具竞争力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是上海名流聚居的重要区域。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正式设置徐汇区。1949年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

相见恨晚的徐光启与利玛窦

徐光启,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逝于崇祯六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教名保禄。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治学严谨,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历法、水利、数学、农学等,是中国较早接触并吸收西方文化的杰出人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崇祯皇帝十分敬仰徐光启,徐光启逝世后,下令停朝3天,特地为他赐祭,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定”。翌年,朝廷派遣专使护送他的灵柩归葬上海。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也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誉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明万历十年(1582年),徐光启首次参加乡试失利,此后屡试不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此时距徐光启考上秀才已逾20个年头,这是他第六次参加乡试。之前那些负责初审的官员都看不中他的文章和学问,同考的朋友也善意地劝他写一些恭维朝廷的体面话。然而,徐光启予以回绝,并理直气壮地说他是来应考的,不是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应考时,徐光启借着考题,将自己多年来游历各地的所见所闻、为国为民的想法以及要求改革吏治、重视科学研究的建议,洋洋洒洒写了个畅快。徐光启的才华,得到了主考官焦竑的欣赏,他将徐光启从落选的试卷中拔擢头名。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徐光启亲赴南京拜访焦竑。在焦竑的引荐下,徐光启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东西方两位杰出的科学家就此成为莫逆之交。在利玛窦的引导下,徐光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接受天主教洗礼,成为天主教徒。在封建士大夫恪守“夷夏严防”观念的时代,徐光启接受洗礼并成为天主教徒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并未因地理隔阂而停滞,始终处于互融互通的过程之中。利玛窦来华传教时,就十分注重将天主教教义与中国习俗相融合。初到广东之时,他以僧自称,后又自称为儒,努力学习儒家教义,并穿着儒家服饰,主动学习中国文字,阅读中国典籍,尤其注重用中国儒学思想引证基督教教义。利玛窦所著的《天主实义》《畸人十篇》等,均从诠释儒家学说的角度,表达了他反对佛教、排斥空疏宋儒理学的观点。尤其是《天主实义》二卷,抄本风行,传诵一时。该书是利玛窦宣扬天主教,融合儒家与天主教教义的重要著作。徐光启也正是在阅读此书后,决意接受天主教洗礼的。

利玛窦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年长徐光启10岁。徐光启犹如遇见恩师一般,对利玛窦的见识与博学十分倾慕;利玛窦也十分敬仰徐光启的儒雅与才学,两人都认为对方是此生难得的良师益友。徐光启在《天学初函·二十五言》跋中,称赞利玛窦不愧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冬,徐光启和利玛窦开始联袂合作,共同翻译了古希腊著名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数学研究的成果,两人“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三易稿”。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这部旷世翻译巨著最终面世,并在北京付梓刊印。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几何原本》评价甚高,指出:“光启序称其‘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非虚语也。又案:此书为欧逻巴算学专书,且玛窦序云‘前作后述,不绝于世,至欧几里得而为是书,盖亦集诸家之成,故自始至终,毫无疵类。加以光启反复推阐,其文句尤为明显。以是弁冕西术,不为过矣。”

非同一般的科学家

徐光启毕生以富国强民为己任,他重农贵粟,潜心研究农政。万历三十五年,徐光启回到上海为父亲守孝。其间,正值江南惨遭两百年未有之大水灾,田间稻谷颗粒无收。目睹灾民惨状,徐光启心急如焚。他凭借多年潜心研究,在上海县南门外的桑园内试种甘薯、芜菁等高产杂粮。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甘薯试种成功,成功解决了灾民口粮问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徐光启因与朝中一些大臣意见不合,遂告病前往天津。在休养期间,徐光启屯田垦殖,并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徐光启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本之味,随时采集,兼之访问,正是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徐光启于天启七年(1627年)编纂成了《农政全书》,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完备的一套农学百科全书,它汇集了古代农书的精华,总结了徐光启一生的农政经验,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进步。除了种植水稻外,徐光启还在天津试种和培育了多种花卉。正是在徐光启的带动和影响下,天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花农,并逐步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花卉种植基地。

徐光启不仅精通农学,还善练兵法。他从小就喜读兵书,主张“强国必以正兵”。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带兵南下,屡次进犯辽东,并在萨尔浒大败明军,京师震动。为此,朝廷急召徐光启入宫商议。徐光启眼见事态危急,遂上疏朝廷,决意在通州练兵。在他的操练下,拱卫京师的卫戍兵士战斗力骤然提升,迟滞了后金南下的进程。崇祯二年(1629年),徐光启仿西洋舰炮,研制并督造了红夷大炮,一时间威震宇内。他还编纂了《徐氏庖言》,其中涉及的军事理论和枪炮技法,影响深远。

徐光启还是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利玛窦借助西方地理学知识,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是目前能考证的最早引进中国的新型世界地图。其中,明确标明地球是圆的,刻有经纬度、赤道、五带,并正式介绍了世界五大洲的轮廓。徐光启还撰写了《题万国二圜图序》,作为《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图注记。崇祯二年,徐光启被擢升为礼部左侍郎,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皇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开局修历。为此,他经常夜登观象台,亲自主持观测、实验。多次实测的结果表明,新历法比《大统历》和《回回历》要精确得多,以“分”來预测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这是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密度。 崇祯五年(1632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编撰工作基本完成,该历书融通古今,兼采中西,是中国近代历法的基石。

综观徐光启的一生,清贫俭朴,堪称廉相,“室广仅丈,一榻无帏,则公卧起处也。公静默好学,冬不炉、夏不扇”;官至礼部尚书后,却始终偏居上海一隅,他与当时上海富宦潘允端形成了“潘半城,徐一角”的鲜明对照。他为官正直,不畏权贵,不与阉党同流合污,曾遭弹劾闲住七年。徐光启被册封为庆王后,拒收馈礼。他在通州练兵,自掏腰包购炮养兵。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榷上疏要求禁天主教,发起南京教难,囚禁、驱逐传教士。在人人自危、惟恐惹祸上身之际,徐光启却挺身而出,向朝廷上《辨学章疏》,为传教士辩护,同时还亲自撰写了《致澳门耶稣会巡按使神甫上葡萄牙国王书》,延续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血脉。

16世纪末,中国传统科学已由鼎盛转向衰落,亟需从外界汲取营养,以获取新的活力。此时,西方科学也随着早期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以后的扩张东渡中国,形成了中西两种科学传统的第一次碰撞和交流。徐光启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就是“思窥其象数之学,以救汉宋以来空言论学之失”,希冀以西方的数学思维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徐光启的逝世,犹如一颗璀璨的科学之星陨落大地,后世名人对其评价甚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入中国之始,认为徐光启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驱”,称赞其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近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纪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一文中指出,徐光启的时代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末年,近世科学渐见萌芽。在欧洲和徐光启同时代的科学家有英国的培根、意大利的伽利略、德国的开普勒等。尽管东西方远隔万里,但是徐光启能将欧洲近20年间所发明的望远镜等器物介绍到中国,足见他始终与欧洲学术界声息相通,得风气之先。由此,徐光启也成为中国最早提倡使用望远镜的科学家。

1933年,正值徐光启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海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徐光启墓园,并通过举办座谈会、发表纪念文集等形式,缅怀这一伟大的科学家。

闹市里的历史遗迹

在徐家汇的闹市区内,坐落着光启公园。它与其他城市公园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是一座具有纪念性质的公园。光启公园由徐光启墓改造而成,最早可追溯至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这一年,徐光启归葬故里,谕祭赐葬。1949年以后,徐光启墓园改称为“南丹公园”。1983年,因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而易名为“光启公园”。

园内主体建筑是徐光启墓园和徐光启纪念馆,园北为徐光启墓地,园西为徐光启纪念馆,园东南部为休闲活动区域,除种有大量绿植之外,还点缀有若干与徐光启有关的碑廊、雕塑等。

走入公园正门,“光启公园”的标识便映入眼帘,一侧还立有刻着“徐光启墓”四个大字的石碑坊。入口处摆放的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徐光启像。一旁还立有石柱,上面端坐着威武的石狮,柱身盘刻着仙鹤祥云,气度非凡,给这座公园增添了庄重的气息。再往里走便是泮池,一派小桥流水的景象。园内筑有一座灰石拱桥,四周繁花锦簇,桥下碧绿池水,十分雅致。拾阶而上,穿过拱桥,便是徐光启墓园。

在墓园神道入口处立有石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正中額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加赠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牌坊柱上镌刻有对联,上联为“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为“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这副对联可以说是对徐光启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石牌坊底部为雕兽抱鼓石,四根立柱的柱顶雕刻有花瓣托球造型;柱头采用浅浮雕,雕有云鹤;明间上坊中央采用高浮雕,雕有坐龙,两侧为行龙;明间中坊为高浮雕双龙戏珠;明间下坊中央采用圆雕,雕有宝珠,两侧分别是高浮雕,雕有麒麟与中国结图案;两侧尽间上坊,浮雕有双鹤祥云图案;两侧尽间下坊,则为双鹤祥云加海水图案。

徐光启墓前设有一座大理石十字架,正面镌刻有题文。徐光启墓为典型的明代葬制,他生前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作为一品重臣,根据《大明会典》规定:“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高九尺。一品石碑、螭首高三尺。碑身高八尺五寸、阔三尺四寸。龟趺高三尺六寸。石人二,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望柱二。”徐光启墓也依照品秩,设置有石像生,前有神道,从墓冢近处向远处排列依次为: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二尊。墓的最外围立有一对石华表,又称望柱,其基座为须弥座形式。柱头雕刻有明朝一品官员的标志仙鹤及祥云图案,上面各有一头神兽,名曰朝天犼。石华表后面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桥,每侧各有两个螭首。

徐光启墓并非单穴墓,而是典型的家族墓葬。其墓葬群共有10个墓穴,大多为合葬墓,并按照隔代葬的形式入葬。墓冢立面为笔架形,平面为椭圆形,高2.2米,周围用花岗岩镶砌,后有托山,占地300平方米。墓道两旁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东侧建有近3米高的徐氏手迹碑廊,正面刻有徐光启著《刻几何原本序》等5篇手迹,背面刻有清初学者查继佐所撰《徐光启传》及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临摹的徐氏肖像。

徐光启既为一品文臣,又是天主教徒,所以其墓前立有一座十字架。这座十字架高约 5米,上横刻着“十字圣架,百世瞻依”八个字。事实上,这个十字架已非原物。徐光启入葬时,十字架上的墓志铭乃潘国光神父撰写,这座十字架在清代就已难觅踪迹。鉴于此,江南天主教会在徐光启入教受洗300周年之际,重立新碑。2000年10月,工作人员在光启公园机缘巧合地发现了这块拉丁文石碑残件。经专家学者辨认,确为1903年立的重修石碑残件。石碑已然淡出公众视线100多年,如今失而复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2003年,徐汇区政府重修徐光启墓时,就将这块带有传奇色彩的石碑,安放在光启公园内,供游人观瞻。

在墓的四周还设置有四幅主题雕像,以彰显徐光启一生为探索科学奥秘所做出的贡献。“督造大炮”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守卫京城之时督造红夷大炮的场景故事,只见徐光启一身官服站在大炮边,神采飞扬,眺望远方,整个造型刚毅十足;“桑园试种”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在上海桑园成功试种甘薯的场景故事,田野间,孩童牧地种植,老农手捧农作物,徐光启端看沉思,整个造型呈现出徐光启农学家的身份以及他在农业界的成就;“徐利谈道”雕像展现的是徐光启与利玛窦在翻译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时的场景故事,两人侃侃而谈,形象生动有趣;“夜观星象”雕像展现的是晚年徐光启研究天文现象时的场景故事,徐光启聚精会神,手里握着望远镜,仰头观望星空。四幅主题雕塑,栩栩如生地重现了徐光启当年的生活场景。

走入光启公园,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环境肃穆。沿着曲折蜿蜒的小道闲步,便能看到一座六角平顶的凉亭,亭顶交错重叠,高低不一。亭子四周设有多边漏窗,美景映于其中,美不胜收。亭下是荷花池,池中遍植绿荷,池中还有3条瓷制大鲤鱼戏水吐珠。沿池还设有水榭、曲折木椅供游人休憩观景。公园环境惬意舒适,是上海为数不多值得品鉴赏读的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

猜你喜欢

徐家汇徐光启利玛窦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从利玛窦与“天主教三柱石”交往看中西文化交流
试论徐光启对明代科学逻辑的新构建
余秋雨11年投资获利26倍
你知道“几何”的由来吗
徐光启的军事改革思想
徐光启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