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合金之父与材料百科全书

2020-12-23孙志敏

百科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总论百科全书叶片

信息、材料、能源是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尤以材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参加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二版的编辑工作后,我萌生了编纂材料百科全书的愿望。为此,我找到当时国家科委的朱丽兰主任,与她商讨开展这个项目。她热情地支持了我的创意,并从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我请她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她却说自己只能任副主任,并举荐一流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为主任。

師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县。今年正是先生的百年诞辰。师先生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更着重于开展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材料腐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还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

1964年,中国设计出一种新型战斗机,但机用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高压问题没有解决。面对难题,师昌绪勇挑重担,率领项目组攻关,终于在1965年研制出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实现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的两个转变,从而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凭着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与贡献,师昌绪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004年荣获国家工程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直至2018年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出炉,全国历届获此殊荣的仅有7人,他们是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

师昌绪先生非常肯定我们应该编纂材料百科全书,并且热情地接受聘请,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他亲力亲为,邀请一些专家召开座谈会,商讨书的框架,确立分支及主编等人选,组成了荟聚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一流专家学者的编纂队伍。在编纂过程中,他多次参与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及一些分支的审稿会,并亲自撰写了《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的总论。总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比较突出了某一类材料和美国的情况。作为编辑,我做了点修改,主要是顾及书中所阐述的各类材料。师先生过目后完全赞同,并不因为自己是大学者而不愿意让人改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梅益总编辑审阅总论后,指示我适当做些压缩后发给社里的《百科知识》杂志发表,既是给《百科知识》提供稿源,也是出书前向广大读者做些推荐介绍。《百科知识》发表后,向师先生支付了稿费,他收到后竟然找到我,说稿费应该归我,由此可见师先生为人之一斑。

在跟随师先生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先生学识渊博,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工作踏实。通过工作实践,我才对材料科学有了点肤浅的了解,水平就是当师先生的学生都远远不够格,师先生却对我社单基夫社长说,他和我是好朋友。

经过约5年的努力,一套两卷本350万字的《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面世了。全书受到社会好评,并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师昌绪先生心血的结晶。他却在书的扉页上题写:“本书是孙志敏数年努力的结晶。”并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师先生之品德。

书编完出版后,我没再和师先生联系,我想他工作很忙,不应打扰他。不过在参加一次活动时,竟碰到了师先生,我们很高兴地聊了好久。他告诉我两件事,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是我熟识的。一是师先生有个近亲申报工程院院士,他所在单位提供了材料和推荐意见。师先生看到履历,对其中一段经历提出了质疑,直到解释清楚了才同意评为院士。二是有位因工作关系与师先生有多年接触的人在单位申报副高职称,她请师先生为她写个材料,意即让先生推荐。但师先生认为她“学的东西太窄,文字功夫差些”,并没有因为关系密切而刻意拔高,只写了一份平淡的材料,没能助其晋升。从中我深深感受到师先生这种不计亲疏、实事求是的作风,这大概正是一位科学家科学精神的体现。

2014年11月初,得知师先生患病住院,我赶紧到医院去探望。但因师先生体衰,怕再受感染,而禁止探视。我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上一眼,想不到这就是诀别。11月10日晨,师先生驾鹤西去。有网友发文悼念:“民族脊梁,国之栋梁,大师走好!”我想这也是我的心声。师先生千古,我永远怀念您。

(作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离休编辑)

猜你喜欢

总论百科全书叶片
月季叶片“雕刻师”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环境法总论课程中自主评价与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百科全书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谈外科总论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木枣叶片、叶片愈伤组织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