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及改革开放持续性研究

2020-12-23武俊含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改革开放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其经济发展理论因时而创新、经济发展政策因时而改变、经济发展体制因时而进步,有力地推动我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和地位的持续提升。其背后推动力量值得我们从其体制机制、战略战术、方法措施等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究。同时,需要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各项历史伟大成就、当前的现状和今后所可能面临的经济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判,提高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理性认知。本文将着重从改革开放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及经济地位提升的重要力量之源和改革开放持续性两方面进行剖析研究。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经济动力;改革开放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4-0110-06

一、改革开放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探究

改革和开放本身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和基本战略。从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会起,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没有改革,就不能促进经济在固有的状态下再生;没有开放,就不能在更大战略视野中促进经济发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内外联动增长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方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推动力量造就了中国的飞速发展?究竟是哪些具体措施提升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本部分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释:

1.及时进行顶层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中国大陆经历了对社会主义的改造、人民公社模式的经济发展阶段,“大跃进”“三面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那个时期的经济主导思想和路线。其间虽然也有过多次对经济主导思想和路线的及时调整,如为了解决经济结构严重失衡,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路线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真正持续地坚持和稳定下来,属于一次临时性或者是短期性的经济调整。这个经济发展时期,主要突出的是其政治属性,没有真正地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和路线。在经历了30年的缓慢经济积累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那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科学研判和顶层规划设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大幕才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

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性改革发展过程的梳理,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以顶层设计改革为主要切入口的。在1978年中国改革和开放正式拉开帷幕,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到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这一过程,经历了在理论探索中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创新,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探索,对居民收入劳动力分配方式与劳动力激励机制的变革,突破了中国经济传统观念与现代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双重束缚,多方位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基本概念,经济运行和发展内在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个方向性的变革,反映了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GDP总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9.0%(根据1978年~2019年数据,如图1),虽然2013年以后放缓增速,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9%,仍然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大约4个百分点左右,我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催生了经济发展理论形成,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后续的不断完善亦助推了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建设,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有关改革开放的创新性观点,更加有力地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基于科学理论创新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党对经济工作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只能在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中延缓中国经济发展步伐。

2.切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本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虽然充分反映了“公有制”的基本特点,“一大二公”、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仍然是主要表现形式,其间虽然有“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始终在“曲折中前进”。人口众多、观念落后、底子太薄、外援很少、政治运动频繁是当时基本的国情特点。中国改革和开放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正是依据当时现实情况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的。

一是把人数众多的劣势变成了人力资源优势。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1978年中国的总人口规模约为9.63亿,占世界平均总人口22.3%。以1982年的人口情况为例,我国少儿年龄人口的比重已经占到33.59%,6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年龄比重仅占7.62%,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比较大,自1982年到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始终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我国人力资源众多,看似是发展的“包袱”,实际上,劳动年龄人口近30年以来持续快速增加,极大释放了劳动年龄人口的红利,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凸显了强大力量。

二是着力于解决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的实际问题。中国广大民众曾经一度以“共产主义”为纲,造成“等、靠、要”思想严重,经济改革激发了广大民众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了“多劳多得”的评判标准,改变了“大锅饭”意识,自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意识,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和实践中思想观念得到了提升和改造。

三是把底子太薄的劣势变成了“空间发展巨大”的优势。改革和开放初期,作为农业的第一产业、工业的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基础都非常薄弱,各领域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空白点众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空白纸上好画图”,这反映出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发展空间,经济社会发展在各领域的广阔天地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6.分步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特区、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相继建立,自由贸易港和负面清单管理逐渐启动实施,反映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世纪之交打基础阶段。其特征表现在开放广度,体现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开放。1979年中央对粤闽两省实行对外经贸活动中的灵活应对政策;1980年~1988年,设立深、珠、汕、厦、琼五个经济特区,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进入,增强了我国市场与世界产品、资本市场的联系;1984年14个港口城市开放;1992年后,中国在多个省份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1993年后我国对外开放城市遍布全国。

第二个阶段是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其特征表现在开放深度,体现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市场一体化方向。自此中国出口中存在的关税壁垒大幅度下降,企业出口额迅速增加,我国也主动降低关税,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积极按照国际规则推进全球化。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新时代至今。其特征表现在全面开放新格局逐步建立。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从2013年至2019年,中国又分批分次批准了18个自贸试验区,东西南北中协调开放、“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态势初步形成。中国通过分步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让我们获得了更多贸易伙伴,使自由贸易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中之中坚韧生长。在国际产业链条、资金链条之上,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活跃因子,国际价值不断提升,伴随着多种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外开放持续繁荣。可以说,中国在借助国际力量和优待政策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反过来助力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

从上述对外开放过程来看,不难发现对外开放是逐渐深化而持续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改革开放的持续性研究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事业,是一个艰巨工程,任务繁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断揭示了改革开放道路任重而道远。居安思危的思想是必要的,而不思变革、固步自封、缺乏创新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方面的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经历了从机制到体制再到制度改革的三重层次,都是进行时,但没有休止符。当前和未来的改革开放,依然在路上,仍然要持续不断地推进,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1.改革开放始终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核心方法

马克思主义矛盾关系运动变化理论充分阐明:人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相关运动变化规律、矛盾关系运动变化是直接最终影响整个人类和世界经济的一条矛盾关系运动变化基本规律。随着整个世界生产力的不断持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国家战略方针制定的基本依据就科学认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要有矛盾就离不开改革,只要未来的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就离不开改革。改革是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决定了改革要常思常新,常行常践,不断调整。在未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劳动收入、实现地域资源配置均等化、公众基本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始终会存在矛盾,这也必然成为改革的重点。

同时,改革开放本身也会不断生出新的矛盾,改革开放的矛盾必须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地位及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亦受波及,出口量大幅下降,中国经济面临困境。而到了2010年,中国经济良好的自愈性使得对外贸易有了恢复性增长。中国经济实力刚刚增长,多国又散布“中国威胁论”,矛头指向中国,试图干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世界自由贸易原则遭受危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会面对诸多国际挑战,中美贸易摩擦是必然长期面对的国际环境之一,这些矛盾的持续存在,需要我们从战术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始终是顺应和遵循经济规律的应有之意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有不完善之处,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有很多短板,人均GDP仍然比较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进行到今天,面临着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外部压力不断增长、内部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协调性与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可以说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一定的困境。对于如何实现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体社会的进步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关注并做出行动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学说,物质决定意识,客观现实决定思想内容。想要进行较为合适的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革不合时宜的法律、政策、制度、方法、措施。既然中国经济发展客观事实、存在的客观问题常处于变化之中,那么思想与政策等意识领域的革新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如老龄化社会逐渐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储备逐渐枯竭等方面的客观变化,又引起的新的经济发展问题,必然引发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对问题解决的理论思考与新一轮的改革实践。

再把中国经济未来發展摆在国际大环境中审视,可以看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当下新冠疫情期间,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阶段,经贸往来大幅下降,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目前难以琢磨,诸如此类的突发性冲击事件也是不可预料的。因此,若抱有“一次改革,终身受益”的幻想,则会墨守成规,不思革新,最终导致经济理论政策、体制机制僵化,无法良好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动,无法更好抵御外来经济思想输出甚至是侵蚀。由此可见,为了掌握先机,给自己发展的空间留有充分余地,持续提升经济实力与世界范围内的更多话语权,中国经济改革应持续进行。当然,在敞开大门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对外开放时,必须顺应经济规律,避免“感情用事”。对内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经济体系的完备性,对外保持贸易稳定增长,与各国友好往来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关系,展现大国风范。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于全球性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拥有强有力的应对策略,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使我国的经济堡垒更加坚固牢靠。

3.改革開放始终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使命。实现这项伟大事业,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就必须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而改革开放就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4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一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互补交融需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创新。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一直以来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国有企业制度需要不断健全完善,不断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优化与发展资源的进一步整合。通过增强企业对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通过持续地鼓励非公有制集体经济、外商投资促进其健康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对各类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和管理规范。通过持续地深化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好农村基本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制度。

二是财产收入分配制度需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完善。我国劳动收入偏低,资本运作带来的利润巨大,中低收入水平的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且提升薪资较为困难,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尚未确立。因此,需要通过再分配改革建立健全以企业税收、社会保障、转移资金支付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再分配财产收入调节再分配机制,完善与再分配相关的制度和再分配政策,合理地调节再分配在城乡、区域、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关系。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行方式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持续推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一方面既存在市场决定性作用亟待加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出面科学监管的问题。二者是一个矛盾体,需要长期不断地改革和探索才能形成较为科学的方案。市场准入、市场体系、产权保护、竞争制度等,都需要通过改革给予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是社会民生保障需要用改革的办法长期完善。广大民众的幸福指数主要体现在社会民生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住房安置、就业机制、医疗体系、教育体制等都是需要长期坚持和完善的范畴。

4.改革开放始终是成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提出并赋予其深刻内涵的。世界人民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把地球放在寰宇的大空间来看,这是一个共同的家园,人类是在同一个家园中栖身,唯一的差别是栖身的地方不同而已。因栖身地不同造成环境有优劣,文化有差别,秉性有不同,经济有差异,等等,但从大势上看都是小差别。最终人类是要走向“和”“谁也离不开谁”“谁都不能置身世外”,共同应对大自然和寰宇带给人类的各种灾难。中国最古老“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求同存异”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法。从改革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长久持续的改革,使栖身于不同地域的人类内部的各种差异得到逐步平衡,最终实现无差别的“大同”。从开放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开放包容理解,使各类存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合共存”,使各类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方法得以合作互补。当前,为构建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的改革开放需要通过3个方面进行融合。

一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紧密结合。“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的地区投融资带去了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共赢的机遇和福音,它实质上就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一种表现。中国政府和企业不能因循守旧,必须积极应对各种新形势和新的挑战,作出各种新的调整,也就是更好地改革旧的不合时宜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市场化。并且,要更好地瞄准国外的商品贸易流动市场和资本流动市场,实行中国“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与国际贸易的合作和对外投资的合作,使得未来开放合作更加紧密。

二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断“强身健体”。当今世界还面临着温饱问题、失业问题、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各种挑战,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格局,把世界人民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造福世界人民,对于中国而言最大的依托就是改革开放。全球治理离不开中国的资金、技术和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也需要通过全球提供改革潜力。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不仅要确保把门开得开、开得大,而且也确保安全稳定,形成国内各项事业着眼全球、着眼未来、改革弊端,更加高效、更加优质地向前发展。

三是增强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软实力。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必然不断增强,国家话语权的份量也会进一步凸显。过去,许多既有规则保护了既得利益者,有很多也是“双重标准”,这就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在国际规则制定领域中拥有更多发言权,具有影响甚至决定国际规则的实力。在确立国际新秩序的征程中,中国必然依靠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坚定性、持续性,与世界各国共同建立和平、平等、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

三、结语

纵观历史风云变幻,无论世界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由于其经济机制、体制、制度的明显优势,始终能够通过“自我革命”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灵活地解决矛盾,成功地彻底化解其危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是由问题的倒逼而必然形成的,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得以实现。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巩固提升的关键所在,而深化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历史性的硬仗,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赵凌云,冯兵兵.中国经济改革40年的阶段、成就与历史逻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05):3~11+162.

[2]史亚洲.改革开放40年经济改革成就、特征与经验[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04)30~37.

[3]黄军芳,胡颖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J].市场研究,2019,(03):54~55.

[4]连辑,范鹏,段建玲.“一带一路”战略导读[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

[5]彭波,韩亚品.新中国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回顾: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91~99+59.

[6]杨圣琼.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J].求知,2015,(5):10~12.

[7]杨柠聪.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强国地位确立的经验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9,(03):1~4.

[8]黄瑞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困境和路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11~11.[9]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者简介:

武俊含,南开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