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的视角打造好玩多变的幼儿园环境

2020-12-23刘锦弥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材料

刘锦弥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获得发展呢?维果斯基曾说过“主动的儿童与积极的环境合作才能产生发展”。开放、适宜、丰富的环境能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引发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只有丰富适宜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内能真正地“玩”起来,并且能“玩”出深度“玩”出高度。因此,要开展游戏化课程,幼儿园必须大力开展室内外环境一体化的创建。

一、关注孩子,合理规划

游戏应该是孩子们自由、自主、自发产生的,教师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与环境。要改变幼儿园当前只能“看”不可“玩”的环境现状,就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开展幼儿园环境一体化的创建。

创设区域时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五大领域目标为切入点,将目标自然融合于各区域与材料中。务求让每个区域既整合落实《指南》中各领域的目标,又有侧重点。在场地的使用方面,充分地利用走廊、功能室和户外场地。在材料的选择上都以孩子喜欢的、容易引发孩子自由、自主的低结构材料为主。

二、内外一体,到处可“玩”

(一)功能室也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在功能室的改造方面,我园根据各个功能室本身的功能进行丰富、拓展,设置区中区,经过改造的功能室就能变成孩子们自由、自主玩耍的天地。科学室改成探索园后,在原来已有的电、光、力学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木工区和玩具修理区。音乐室就变成了童梦坊,增加了小舞台、架子鼓、电子琴,各种表演衣服、道具;还划分了化妆区、服装区、道具区。变成书香坊的图书室不单能在温馨的环境里阅读,还有修补区和图书制作区。美术室里所有的材料都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四周,还划分为水粉区、手工区、首饰区、绘画区按区域的功能投放相应的工具。

(二)户外到处都有可“玩”的区域及材料

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由室内走向室外,在操场不同区域设置了6个大区域,把之前只有运动功能户外场地也变成孩子们“玩“的乐园。在进行这6个区域的创建与材料的投放时,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了低结构的材料。

三、观察分析,不断调整

(一)由高结构向低结构转化的游戏材料

以往教师在提供或制作材料时,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并固定了玩法。这样的材料投放在区域中,孩子们的兴趣不大,还要老师大费周章教孩子玩。课改后提供材料原则是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点,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开放而结构的材料。

同时教师在对材料的指导上也由高向低发展。对于一些有固定玩法,但操作性很强的材料,采用了开放性的指导,使材料变成低结构材料。

(二)由封闭到开放的环境

首先是游戏的环境开放。孩子们每周都有一天的混龄游戏时间,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公共区域游戏,整个幼儿园都开放给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允许孩子因应需求到各个区域选择他们游戏所需的材料。

其次是学习的环境开放。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如认识植物的生长,教师会创设种植区,让孩子们亲自种植、照顾植物,做植物生长观察等一系列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的植物特性。

(三)由单一到多变的空间

把之前角色区(云幼小镇)里原本固定布置好娃娃家、医院等固定区域场景拆除,并把材料分类摆放在架子上,同时又补充了许多新材料。角色游戏时让孩子们自行商定扮演的主题,再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场景布置和游戏。这样的调整后,角色游戏的主题也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了,不同的孩子在相同的空间里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不同主题的的角色游戏。

四、追随孩子,因需而“变”

(一)因应孩子游戏需求而变的环境

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创设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在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室内外的区域进行了调整,使之变得更好“玩”和更方便孩子们“玩”。例如之前沙水区的老师反映沙池面积小且不够深,不利于孩子们探索与游戏;植物园太大不方便孩子们观察等。于是经过讨论,就把植物园改造成大沙池,利用轮胎重新建行造了一个植物园。同时又把原来在跑道的露营区搬到植物园附近,方便在露营区游戏的小朋友观察植物,为在露营区游戏的孩子增加游戏的主题。区域的不断调整与丰富也引发了孩子们更有创意的游戏,也让孩子们“玩”出更多的花样。

(二)根据孩子们的主题课程而不断变化的环境与材料

在游戏化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也要逐渐放手把环境交给孩子。如在“我要上小学”这学期的主题活动开展时,为让活动更深入的开展,老师巧妙地让主题活动与孩子们的游戏及日常生活融为一体。首先在游戏环境的变化上,老师与孩子一起在班级内布置了一个小学角,投放了小学的书籍、课本、小黑板、粉笔等相关材料,这样的环境与材料也引发了孩子模仿小学生上课、抄寫作业等的游戏。之后结合课程的发展,班级的题主墙、区域等环境也随孩子们的课程及游戏不断调整,在认识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利用周末去寻找家附近的小学,并让孩子把图片展示在主题墙。在主题墙放上一个记录表,让孩子们在游戏时写上自己要报读的小学。组织孩子们到建构区搭建“心中的小学”,引导他们合作设计小学设计图,对照图纸搭建。同时教师还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设计图的地方,每次搭建后都引导孩子总结每次搭建的关键经验,引发新的思考,就这样在不断的游戏中孩子们的经验也更丰富了。通过游戏,孩子们对小学的各方面的了解也更深入了,每一次环境与材料的变化都为孩子们带来新的游戏与学习。

在《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一书中提到:环境是幼儿游戏愿望产生的根源,环境的构成大概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方向。这也说明了要引发孩子的游戏就必须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而教师给孩子提供的空间与材料又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游戏的主题和过程,因些只有基于幼儿的视角,才能在游戏中深度与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材料
分割区域
擦桌子
环境清洁工
可爱的小瓢虫
区域发展篇
材料
漫观环境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