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2020-12-23庄南飞万贵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卵巢针灸综合征

庄南飞,万贵平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0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由于机体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较为常见,其临床特征包括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临床表现主要有经期延长(甚则闭经)、多毛、痤疮、不孕等等,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属妇科领域的疑难杂症,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随着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加,PCOS 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且颇具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但在中医学范畴内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且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此病名也无明确定义或相关记载。现代医家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癥瘕、不孕”等中医疾病的范畴[2-3]。近年来,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显示出中医药独特的优势,且治疗形式多样。本文将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个方面阐述相关研究进展。

1 中药治疗

1.1 辩证论治

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即为辨证论治,现代医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肾、肝、脾三脏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而其病理因素多为痰湿、血瘀等。邓月娥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多是以肾虚为本,同时涉及肝郁、脾虚,兼有痰湿、瘀血等影响冲任失调[4],临床上应分型论治,主张分为肝肾亏损证、肝郁化火证、痰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四种证型。李承功等[5]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的病机主要是以肝肾郁滞、脾失健运为本,痰脂瘀阻滞冲任、胞脉为标,并将其辩证为肝脾郁滞型、痰脂瘀阻络型、肝郁化火型、脾肾阳虚型,分别予以自拟方调肝种玉汤、启宫荡胞丸、化肝逐瘀汤、内补二天汤加减治疗。王素改等[6]运用补肾祛瘀化痰方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 患者,结果发现使用补肾祛瘀化痰方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达英-35 的患者。

1.2 调周法

调周法是指根据患者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规律,将月经周期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药对证治疗。夏桂成教授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规律及相关的阴阳变化提出月经周期的七期分类法[7],分别为行经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七个阶段。陈烨炜[8]通过收集96 例PCOS 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病例以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PCOS 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经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受孕率也颇高,表明补肾调周法治疗该病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受孕率。

王燕美等[9]运用滋肾化痰调周法(滋肾化痰调周中药基本方加减,分别在经前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调整月经周期)治疗80 例PCOS 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肾化痰调周法治疗,均治疗3 个月。结果发现研究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卵巢体积、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滋肾化痰调周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内的性激素水平。

1.3 专方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其临床辨证也较为复杂多样,尚无统一标准。现代医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本病的观察研究,总结了各自的经验用方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郑君等[10]运用自拟菟蓉补肾方治疗30 例PCOS 患者,结果发现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菟蓉补肾方可以改善患者的BMI,降低患者的LH 及雄激素水平。袁社霞[11]运用补肾促排方(山药30g、生地黄20g、茯苓20g、丹参20g、山萸肉15g、炒白术15g、当归12g、川芎12g、巴戟天10g、法半夏9g、陈皮6g、甘草6g) 治疗患者94 例,分为观察组(中药治疗)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E2)、T、LH 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补肾促排方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卵泡生长发育情况,有望改善患者的排卵及受孕情况。

赵继福教授总结多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拟方加味小营煎,孙静等[12]运用此方治疗72 例PCOS 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36 例)和对照组(36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小营煎治疗3 月,对照组给予达英-35 治疗3 月。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小营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颇为有效。

2 针灸治疗

2.1 针刺

李修阳等[13]认为,针刺可能通过影响柠檬酸循环及其上游小分子代谢物来改善糖酵解和糖异生,降低PCOS 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患者的能量代谢。顾颖等[14]通过研究后发现,经针刺治疗后的PCOS 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水平、体重指数(BMI)以及腰臀比(WHR)均有明显下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针刺治疗可以改善PCOS 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且安全有效。除单纯的针刺手法外,临床上还有电针、温针灸等不同形式的针灸手法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何渊等[15]运用电针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方式治疗70例PCOS 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各35 例,治疗后发现研究组的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电针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手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对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针药结合

临床上,针灸与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也较为多见,且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也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对于肾虚痰湿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比起单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运用温针灸结合补肾祛湿方的治疗方式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于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及提高受孕率起到积极作用[16]。张兆英等[17]通过研究发现,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表明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除了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的方式外,还有针灸与耳穴压豆相结合等其他联合应用的方法。宋燕娟等[18]运用Meta 分析研究针灸相关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针药联合疗法对于改善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的疗效均优于西药,且前6 种针灸相关疗法中,均有针药联合疗法、穴位埋线与药物联合疗法、针灸与耳穴结合、艾灸与中药结合、针刺与耳穴结合、针刺或安慰剂疗法,表明联合治疗的方法优于单一疗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口服激素类、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对症治疗,但西药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而中药具有作用温和、毒副反应小[19]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因此,近年来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也是应用颇多,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赵敏英等[20]运用补肾促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患者13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促排卵汤)。经过1 个疗程(3 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观察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补肾促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克罗米芬治疗,不仅能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促进排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有学者研究发现[21],对于PCOS 合并不孕症的患者,中药人工周期协同西药治疗相比其他促排卵方案更具优势,且对于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另外,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情况等方面,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效果也比单用西药的疗效更佳[22-23]。

4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展现了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由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家的研究内容也是种类繁多,但这些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该病是有一定疗效的,且治疗较为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另外,多样化的治疗方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不同的选择。但目前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病的临床辩证分型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估尚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仍需进一步归纳、总结并制定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客观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改善PCOS 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提高受孕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仍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未来通过更加深入地探索与研究,我相信中医药将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卵巢针灸综合征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考前综合征
针灸
开学综合征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
一毛学琴记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