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

2020-12-23林于良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培训政治

李 璟,林于良

(1.苏州科技大学 学生处,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大数据素养主要是指,基于数据伦理和数据安全识别、获取、分析、解读和处理教育数据,进行教育决策,从而改善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及其广泛应用,不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大数据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提升大数据素养,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是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空间时刻产生与学生思想和行为相关的数据。显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深度挖掘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丰富价值,将其转化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现实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体量大、传播速度快、密度低,处理好这些数据集,并开发利用更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息资源,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回答好“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重视大数据素养的提升。青年学生是遨游在大数据海洋中的数据“生产者”[2],其思想活动、学习活动、网络活动、就餐消费等大都可以用数据来呈现,从而形成学生的思想行为大数据。大数据的海量存储及数据聚合功能,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包括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数据库的重要资源。面对这些海量数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处理,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显然,要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仅凭经验和直觉是不可能实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提升大数据素养,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资源,才可以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找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着力点,精准发力、精准反馈,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还可以有效防范化解错误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侵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握教育对象,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但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渴望表达、精通网络,其思想和行为习惯更加隐秘复杂,难以掌握。提升大数据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精准掌握教育对象的必然选择。其一,大数据技术为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完整数据提供了可能。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管理任务,要精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动态信息,有很大的难度,实效性也不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破解这一窘境,其信息采集可以覆盖大部分甚至全体教育对象任意时间节点的数据,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抽样走向全样本“高峰扫描”。其二,实现“精准思政”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青年学生追求个性、求新求异,这些在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育引导。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青年学生的客观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精准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成长背景、心理问题、价值倾向等信息,对他们“精准刻画”。在实践操作层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情况创新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如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校园青春故事分享会、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实践教育形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工作效能的需要

大数据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数据文化”,增强数据资源意识,整合数据资源运用和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大数据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发展潜能、行为习惯等信息后,做出合理的决策,这就需要大量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出决策,主要凭借经验和直觉,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将每名学生的行为轨迹进行数据化记录[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全方位地收集、分析、管理全体学生的行为数据,从而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使部分事务性工作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大数据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传统的调研和数据分析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进行宏观分析,而大数据可以覆盖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轨迹,实现“全样本”的过程性分析。具备大数据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大数据读懂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心”,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思想倾向、消费活动、学习习惯等个性化特征。同时,基于对学生活动轨迹的研究,可以需求为导向更新完善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推送教育资源,实现个性化、多元化教学。三是大数据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科研成果产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大数据素养,可以增强对新技术的敏锐度和理解力,充分挖掘大数据资源的科研价值,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水平,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面临的瓶颈

大数据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但从现实情况看,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许多高校尚未完全建立相关技术资源发展平台,这些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收集、管理和利用学生大数据无从谈起,其大数据素养提升面临现实困境。

(一)缺乏大数据素养提升的科学机制

当前,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重点是数据平台开发和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养提升的聚焦不足,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有推进大数据发展的宏观规制,但缺少细化的制度落实和有效抓手。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鼓励学校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是,相关文件并未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培育提出明确的内容要求和实施标准。二是高校层面没有制订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的具体办法。大数据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发挥分析学生思想行为数据的“显微镜”作用,又可以发挥辅助教育决策的“望远镜”作用。虽然高校对于理论功底扎实、大数据素养高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组成结构和大数据素养提升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既缺乏大数据素养提升的培训内容,又缺乏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的具体办法和有效抓手。

(二)对大数据的认知偏差和技能掌握不足

从总体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误区和技能掌握不足,是制约其大数据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一是对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有的高校将大数据应用于学生请销假、成绩统计、工作事项通知等方面,而这些数据涉及多个部门,经常会出现数据阻断、缺失、更新不及时、内容不规范等问题,给数据分析带来不小的困难。这些困难导致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大数据同传统方法相比没有提高效率,反而耗费更多精力,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使用大数据。事实上,大数据不仅体量大,还提供了数据采集的多元化渠道,而其分析数据的广度、深度、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对大数据技术应用存在畏难情绪。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高校对大数据应用的保障缺失,使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数据技术望而却步。大数据更新迭代快,是“工业4.0等行业新一轮重大变革浪潮的主要推手”[5],涉及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可视化等环节,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投入大量精力学习应用相关技术。由于部分高校对大数据应用的技术保障缺失,大数据的使用过程一旦出现技术故障,就需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行摸索解决。这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困难,导致他们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充满畏惧,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存在技能掌握不足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将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且进行研究和使用的,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生教育管理人员[6],他们虽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但缺乏大数据技术的实践经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也精通大数据技术,才能使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充分有效。

(三)大数据素养提升的有效培训不足

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的有效培训不足,导致他们运用大数据能力的缺失。一是大数据素养培训课程内容单一,实践性和操作性不强。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也开设了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讲座,但多为信息检索、一般业务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多为理论知识,运用大数据进行现场教学和实操训练的课程则相对不足,从而使得大数据素养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数据共享体系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统一的“智慧校园”体系,存在各职能部门数据分散管理的情况,这种人为的“信息孤岛”现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价值,致使大数据素养提升培训中可进行有效转化的信息资源相对较少。三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几乎汇聚了各个学科门类的人才,他们专业背景复杂、知识结构差异性大,而且处理不同类型的大量教育数据的能力普遍不足,大数据素养提升培训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大数据素养的路径

当前,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完善大数据素养发展的科学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的应用意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培训等路径予以改进。

(一)完善大数据素养发展的科学机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大数据素养,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大数据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系统的观念、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完善的大数据素养培育政策或标准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的提升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及时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发展规划。要遵循分层建设和分类推动的原则,建设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项目中加入大数据素养内容,并给予相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二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数据应用设计,完善需求调研、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系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水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加强统筹规划,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管理机构,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以组织管理创新来保障大数据素养提升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的整体提升。四是建构详细的、可操作的大数据素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大数据素养提供标尺,激励他们自觉提高自身大数据素养。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应用意识

大数据是技术催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须增强大数据应用意识,发掘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涉及教育目标、内容、对象、环境、载体等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8],引入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和载体优化,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牢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增强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注重培养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思维,学会揭示教育信息数据背后蕴藏的学生思想特质,为大学生“私人订制”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供技术支撑。[9]此外,在应用大数据技术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注意数据伦理和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智能设备往往是在学生不经意之间自动采集数据信息的[10],这意味着学生的大量隐私信息变得极其透明,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严格遵守数据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部门也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范和杜绝学生数据信息被恶意盗取或泄露,确保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更加规范和安全。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培训

科学有效的培训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的有效方式,高校要加强培训规划和设计以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理论培训和实践提升。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需要一批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通晓大数据技术的人才。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的发展,建议在其岗前培训、入职培训中增加大数据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并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实践锻炼等方式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大数据知识,不断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在岗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和他们现有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分层分类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育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大数据意识、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队伍。二是跨领域吸纳复合型人才以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可以适当吸收和引进一批拥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进行大数据技术专业水准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培训,使他们成长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技术力量。三是加强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题培训,增强他们的大数据意识和运用大数据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克服本领恐慌、消除畏难情绪,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创新。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培训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培训通知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