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粳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0-12-21赵沙沙田永宏陈波房振兵潘高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粳稻展望发展现状

赵沙沙 田永宏 陈波 房振兵 潘高峰

[摘要]自湖北省实施“籼改粳”工程以来,襄阳市粳稻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缺少适种品种、种植效益不高、加工和销售困难、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应从尽快确定主推品种、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技术培训、增强产业化开发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着力,推动粳稻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粳稻;发展现状;展望;襄阳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B

中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粳米也是中国人民喜食的重要“口粮”品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国内外稻米市场对粳稻特别是优质粳稻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大力发展粳稻产业,提高粳稻产量和粳米品质,对于确保中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湖北省水稻主要以籼稻为主。为了调整水稻生产结构,顺应国家水稻产业发展新形势,将湖北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2年湖北省开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粳稻生产。襄阳市以此为契机,从江苏、浙江、上海、天津等地引进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开展播期、密度、高产攻关等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加强产业化开发,积极推进“籼改粳”工程。了解“籼改粳”工程实施以来襄阳市粳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粳稻产业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理清促进粳稻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对于促进襄阳市粳稻产业做大做强,推进襄阳市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现状

1.1襄阳市概况

襄阳市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一,是湖北省第一粮食大市和唯一的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北连南阳盆地,南接江汉平原,全境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东部低山丘陵三个地形区,其中中部岗地平原和东部低山丘陵是重要的水稻产区。襄阳市居汉水中游,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光照、温度、水资源等条件适宜粳稻种植,引种成功率高,有利于不同熟制类型和茬口粳稻优良品质的形成,发展粳稻生产优势明显。

1.2粳稻产业稳步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11年,在襄州和宜城两地开展粳稻引种示范,种植沪旱3号13.3hm2,实现了粳稻种植“零”的突破。2012年示范面积达到667hm2。2014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粳稻种植示范。2015年,全市粳稻示范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

2011年,襄州区种植的粳稻品种沪旱3号平均单产约为630kg/667m2。到2014年,全市粳稻示范区平均单产约为650kg/667m2。

甬优4949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籼粳交中粳品种,自2013年引种襄阳以来,平均产量在700kg/667m2,高产田块达到800kg/667m2。熟期适宜,全生育期125-139天,适合机插、直播、稻虾共作等多种栽培方式。示范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15年全市种植533.6hm2,2016年达到1000hrn2,2017年1400hm2,2018年上升到2000hm2,2019年突破3335hm2。

1.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市场效益与前景广阔

与杂交籼稻相比,粳稻可增产40-50kg/667m2。近年来受粳稻产量偏紧的影响,国家对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定价比籼稻高出15%-20%。虽然受国家粮食总产能过剩的影响,2017年,粳稻最低收购价高出籼稻0.28元/kg,2018年高出籼稻0.08元,平均增收150元/667m2左右。从襄阳市场行情来看,粳稻总体供应不足,农户和稻米加工企业对熟期较早,品质较高的粳稻品种需求量大。

1.4多方参与,共同推进了粳稻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在湖北省“籼改粳”工程、国家重点研发“粮食丰产增效与科技创新”等项目的支撑下,在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等单位的技术指导与协作下,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得到持续推进。当地种子企业(销售商),专业合作社,粮食购销、生产加工等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经营,发展粳稻订单生产,为农民提供粳稻产销服务,提高粳稻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湖北农家富公司、襄阳绿神农业公司、湖北文东等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成片规模种植优质粳稻333.5hm2,襄阳乐峰粮油、南漳华茂粮油等通过订单生产粳稻,销往四川、重庆等重要稻米消费市场,打造出了乐峰大米、南漳官米等知名品牌,创造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缺少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襄阳市缺乏本省自育的优质粳稻品种,而从外省引进的品种大多是中熟常规型粳稻品种,如沪旱3号、南粳9108和中稻1号等,这些品种熟期偏迟,穗子偏小,增产潜力有限,品质不佳。一些籼粳交品种,如甬优4949、甬优2640等虽然熟期适宜,穗子大,增产潜力大,但外观品质一般,商品性差,口感一般。当前种植粳稻的品质不佳,价格优势没有体现,实际收益不高。从近几年粳稻在襄阳种植的情况来看,粳稻的品质优势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主要表现为迟熟品种在成熟后期温光资源不足影响充实度,导致产量水平一般;中早熟品种在灌浆期间,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品质形成,出现心腹白较大,商品性不佳。尤其是在襄阳有较大种植面积的甬优4949,粒型处于中间类型,导致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收购,出现销售困难,只能与籼稻同价甚至低价销售,农户实际获得的收益不高。

2.2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增收困难

襄阳市主要以杂交籼稻为主,自“籼改粳”工程实施以来,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粳稻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增加。虽然襄阳市粳稻种植面积在小范围内有所扩大,但还是无法同籼稻比较,面积不大直接导致规模化育秧、機插、飞防等机械化作业无法应用,增加大量人工投入,人工成本又在逐年增加,以致粳稻生产成本增加。二是直接生产成本增加。尤为突出是肥水运筹上,粳稻品种的需肥量远远高于籼稻品种,一般籼稻品种需施纯氮12-15kg/667m2,多施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害,但粳稻品种耐肥抗倒性好,要获得高产每667m2必须施用20kg以上的纯氮。化肥、农药、种子和排灌等生产成本逐年上涨,致使农户种植粳稻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影响粳稻在襄阳市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2.3稻米加工和销售不畅,产业化开发乏力

近年来,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加工和销售困难,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收购加工。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粮源并不稳定,加上本地粳稻品质优势不明显,稻米加工企业在收购和加工上存在一定的顾虑,不敢投入资金进行加工设备技术改造;同时,由于没有持续政策支持,企业在粳稻收购、加工和销售上难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是襄阳市粳稻种植面积小,湖北又未被纳入粳稻托市收购地区,粮食收储企业不愿意进行专门收购。近两年不仅没有加价收购,与籼米同价收购都困难,粳米的价格优势没有凸显出来,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襄阳市要发展粳稻产业,必须要解决收购加工问题,形成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实现优质粳米产业化经营。

2.4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大

目前,襄阳市“籼改粳”工作除了少数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中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外,主要依靠各地农业部门整合少量的农业项目资金给予一些支持,支持不确定、不连续,政府引导作用不明显,对粳稻产业的指导和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基本上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稻米加工企业对加工机械设备、厂房、场地建设、收购资金等投入较大,在创业发展前期迫切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支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襄阳市粳稻产业快速发展。但政府相关部门在税收和资金支持上,对稻米加工企业扶持政策偏少,稻米加工企业与从事其它生产的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竞争优势,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和稻米加工业的发展。

3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的思路

“籼改粳”工程自实施以来,襄阳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粳稻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粳稻产业符合襄阳市农业生产实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今后,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3.1引进推广适宜优质粳稻品种,加快本省自育品种的选育和审定,确定主推品种

在新品种引进推广上,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从江苏、浙江、上海、天津等地引进粳稻品种开展多年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并建立示范基地,推行粳稻新品种示范展示计划。在新品种选育上,要加快本省自育品种的选育和审定步伐,选育出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性好的粳稻品种,使优质品种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同时,进一步优化襄阳市粳稻布局,重点发展优质中粳,按照“小麦-中粳”、“油菜-中粳”、“绿肥-中粳”、“休耕养地-中粳”等的搭配思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信息确定主推品种。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补贴,做到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收购,让农民得到实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效益。

3.2加强粳稻配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省级项目,积极开展播期、密度、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机插秧、机械精量直播等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减少人工投入,节约成本;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和高产攻关试验,加强与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相配套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充分利用和使用好襄阳“中国有机谷”这张明片,在有机谷核心示范区内研究制订有机优质高效粳稻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一批有机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示范区,培育一批粳稻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和企业,促进粳稻生产由产量型向产量、品质、环境友好、高效兼顾型转变,为粳稻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3加强粳稻产业发展研讨和技术培训工作

为促进“籼改粳”工程在襄阳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粳稻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科研人员以及各地的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参加,共同交流襄阳市粳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找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商讨解决的对策和思路,制订和倡导促进粳稻产业发展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大型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扩大影响,加快发展。利用冬闲季节,不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活动,并提供巡回指导服务,广泛普及粳稻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稻米生产加工技术等,确保粳稻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3.4加强产业化开发,形成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采取流转土地、联户生产等多种形式,扩大粳稻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化订单生产。鼓励和扶持本地稻米加工企业投入粳稻产业化开发,改进稻米加工工艺和设备,打造优质和特色粳米品牌,增大市场认可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加强市场对接,开拓华东沿海粳米传统市场和西南新型市场,鼓励企业在襄阳发展粳米生产基地,开展订单化生产,形成以销促产的良性发展态势。此外,还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2-3个粳米品牌,努力开发“绿色粳稻”、“有机粳稻”和满足一般消费层次的中档产品,争取实现优质粳米的产业化经营。

3.5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粳稻产业良性发展

襄阳市粳稻产业要想获得长久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除了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外,襄阳市各县、市、区甚至乡镇都应拿出配套资金对粳稻产业发展进行支持和倾斜。除国家发放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外,各地还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对种植粳稻面积较大的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进行资金补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从事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等。政府应鼓励支持粳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在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协调,吸引企业参与到粳稻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环节,解决农户和合作社种植粳稻的后顾之忧,确保有订单,销得出去。

[参考文献]

[1]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等.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1-805.

[2]张洪程,霍中洋,许轲,等.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190-200.

[3]郑毅.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4]张似松,汤颢军,柴婷婷,等.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省水稻产业[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3):450-453.

[5]戴贵洲.关于推进湖北粳稻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湖北日报,2015-09-07(4).

[6]齐森林,郝福新,吴山,等.襄阳市推进粳稻产业发展的实践[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增刊):142-143.

[7]汤颢军,程建平.湖北省粳稻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意见[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3):5817-5819.

[8]董明辉,张洪程,戴其根,等.不同粳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2,23(4):43-46.

[9]尹业华.湖北省粳稻发展的潛力及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2733-2735.

[收稿日期]2020-07-1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日(2017YFD0301402);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6-620-000-001-057)

[作者简介]赵沙沙(1987-),女,河南洛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工作。

[通讯作者]田永宏(1974-),男,湖北襄阳人,正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

猜你喜欢

粳稻展望发展现状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米粒有长短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