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性壳聚糖联合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试验研究

2020-12-21艾林芳吴振宇熊萍萍李建昌刘永泉

湿法冶金 2020年6期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油菜

艾林芳,吴振宇,熊萍萍,李建昌,刘永泉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具有原位修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部分植物对重金属离子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如蜈蚣草、印度芥菜、黑麦草等对铅有较强的耐受性[1-4];蚕豆(种子)对土壤中的铅、镉有较好的吸附性[5];旱莲草(Ecliptaprostrata)对铅有较强的胁迫生理适应性和耐受性[6];乌柏、泡桐、栾树等对铅锌尾矿库中的铅、锌有较突出的富集和转运能力[7]。

壳聚糖(CTS)来源广泛、无毒、可降解,同时具有较强的金属离子配位能力[8]。壳聚糖有助于火炬树体内铅的积累[9];可提高铅在植物体内的迁移速度,使植物中铅含量提高[10];但壳聚糖只溶解于稀酸和一些特定的溶剂,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改性[11],增加羧甲基团,制成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WCTS),可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20 ℃时的溶解度为2 g/L),并促进其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羧甲基壳聚糖可使土壤中的Cd2+、Pb2+、Zn2+有长期稳定性,降低它们的可迁移性,明显改善土壤环境[12]。

试验利用铅污染土壤盆栽油菜,同时添加羧甲基壳聚糖作为螯合剂,考察羧甲基壳聚糖协同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效果。

1 试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壳聚糖(脱乙酰度≥95%),油菜种子(购自江西省宜春市春华种业种子经营部);硝酸铅、氢氧化钠、异丙醇、氯乙酸,均为分析纯。

AL204电子天平,LD4-2离心机,102-1红外线干燥箱,SHZ-82A型恒温振荡仪,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1700FT红外光谱仪。

1.2 试验方法

1.2.1 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WCTS)的制备

根据文献[12]方法制备WCTS:称取5 g壳聚糖于烧杯中,加入50 mL异丙醇及12 mL浓度为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0 h后,分多次搅拌加入6 g氯乙酸;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0 ℃,反应4 h后加入去离子水20 mL,用乙酸调pH为7左右,抽滤;滤饼用75 mL体积分数为70%的甲醇溶液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之后置于60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得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

1.2.2 污染土壤的配制

试验用土壤风干后过筛,参照盆栽植物对养分的需求,1 kg土壤中加入尿素 2 g、磷酸二氢钾0.4 g及硫酸钾0.4 g作为底肥,充分混匀。以硝酸铅作为污染物,投加水平分别为0.0、0.1、0.5、1.0、1.5 g/kg,采用逐层喷洒、翻土混合方式加入,稳定一段时间后种植油菜。

试验用油菜,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定期浇自来水,生长50 d后收割。

选择Pb质量分数0.5 g/kg的土壤添加改性壳聚糖WCTS。WCTS用去离子水配成溶液,逐级稀释后,按0.0、0.1、0.2、0.5、1.0 g/kg水平分别喷洒到土壤中。加入WCTS 10 d后收割植物并取土壤样品。

1.2.3 植物样品的处理

采集植物样品后,先测量株高,再用清水洗净自然晾干后用天平称量新鲜样品质量;经红外干燥箱烘干至恒重后测定干样品质量;研磨并经电热板加热消解后,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Pb质量分数。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WCTS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1为羧甲基壳聚糖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出:改性前,在1 082 cm-1处有吸收峰,改性后移至1 069 cm-1处,而且强度减弱,这是O—羧甲基化所致;改性后,在1 612 cm-1处出现羧酸官能团吸收峰,说明通过羧甲基化,CTS中引入了羧基官能团;由于羟基官能团和氨基官能团形成了氢键而变宽,2个振动峰互相叠加,使得2条曲线均在3 440 cm-1处存在一较宽峰,相比CTS,WCTS在此处的特征峰强度明显变弱,进一步证实CTS通过改性后发生了羧甲基取代。

图1 CTS与WCTS的红外光谱

2.2 Pb2+质量分数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不同水平Pb2+处理下的植物株高及干样品质量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土壤中低含量Pb2+的存在会促进油菜根茎生长;当Pb2+质量分数超过0.5 g/kg时,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减弱;Pb2+质量分数为1.0 g/kg时,油菜开始出现长势缓慢、叶片发黄现象。这表明高含量Pb2+的存在对油菜的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图2 不同水平Pb2+处理下的植物株高及干样品质量

2.3 土壤中Pb质量分数对油菜富集Pb2+的影响

油菜根部与Pb2+污染土壤直接接触,因此其根部对Pb2+的富集量远高于茎部,主要依靠根部富集Pb2+。土壤中Pb质量分数小于1.0 g/kg时,油菜根部对Pb2+的富集量随土壤中Pb质量分数增大而提高;土壤中Pb质量分数为1.0 g/kg时,油菜根部对Pb2+的富集量最高,为0.5 g/kg,其富集系数为0.5(富集系数=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土壤中Pb质量分数大于1.0 g/kg后,油菜根部对Pb2+的富集量下降。土壤中Pb质量分数增大,土壤毒性增强,影响植物对其他矿物质的吸收,扰乱植物生理生化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甚至抑制植物生长,同时也抑制油菜对Pb2+的富集及迁移。

图3 土壤中Pb质量分数对油菜富集Pb2+的影响

2.4 WCTS添加量对油菜富集Pb2+的影响

WCTS添加量对油菜富集Pb2+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WCTS添加量对油菜富集Pb2+的影响

由图4看出:土壤中加入0.1~1.0 g/kg WCTS,油菜根部对Pb2+富集量相比未加WCTS的土壤的对照组分别提高0.8、2.0、4.0、5.0倍;其中WCTS添加量为1.0 g/kg时,油菜对Pb2+富集系数由0.1提高至0.6。可见,添加WCTS作为植物修复螯合剂,可明显提高植物根茎部生物量及对Pb2+的富集量。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WCTS后,油菜根部Pb2+含量升高明显,与对照组对比,植株生长状况基本一致,这说明Pb2+经过一定程度的螯合后毒性降低,这与文献[13-14]关于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的毒性影响所得研究结果一致。

3 WTCS富集Pb2+的机制

油菜吸收重金属离子并将其转移和累积到植株体内,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如根际土壤离子的活化,金属离子的跨膜转运,通过木质部、韧皮部向地上部分的长途运输,重金属离子在细胞内的分配和区室化等。若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油菜自身可通过调整形态、分布和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环境的胁迫。

重金属离子Mn+与WCTS之间的配位作用主要是通过WCTS分子中的氨基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来实现,其配合物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Mn+与WCTS配合物的分子结构

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形态主要有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研究结果表明,WCTS分子链中的氨基与吸附在土壤表面的重金属进行配位,可加速土壤中固态铅的释放,促使土壤中难溶解形态金属向可溶形态转变[11],并通过固-液两相的再次分配使重金属逐渐转移到溶液中,强化重金属的累积。同时,WCTS与重金属发生配位作用后,还可降低铅对植物的毒害。

4 结论

在室内盆栽油菜,土壤中添加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作为Pb2+螯合剂可强化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壳聚糖经羧甲基化改性后发生了O—羧甲基化反应,增加了羧甲基官能团,提高了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时保证了与Pb2+的配位作用。

植物体内蓄积的铅量与土壤中的铅量有明显相关性。土壤中铅含量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大致为低促进、高抑制;高剂量铅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添加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后,土壤中固态铅活性增强,释放加速,在植物根部的迁移能力及在植物体内的富集量得以提高,植物对铅的累积得以强化。

猜你喜欢

羧甲基壳聚糖油菜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天然多糖羧甲基化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油菜烩豆腐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聚醚醚酮表面接枝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