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评价

2020-12-20顺,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白蛋白胃肠道

马 顺,黄 玲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外营养支持具有补救性的特点。通常状况下,会在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为其提供营养支持,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缓解其胃部承担的压力,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地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3岁,年龄为20岁~71岁,平均年龄为(46.34±6.55)岁。按照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3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在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要求其3d天内禁食,并且通过颈内静脉为患者输入葡萄糖溶液。

对实验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方法如下:为患者提供热卡支持,根据其体重确定每日的使用剂量,即125 kJ/kg。另外,为患者提供氨支持,根据其体重每日的使用剂量为0.2 g/kg。将甘油磷酸钠、水溶性与脂溶性维生素、浓度分别为10%与50%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0%的脂肪乳剂、浓度为7%的复方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混合置入营养袋中。通过静脉输液泵为患者进行输注,速度为50~125 ml/h,确保在12~24 h内将液体滴注完毕[2]。两组患者均接受7d的持续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予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分析

治疗后,实验组的白蛋白是(40.43±4.0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7±4.78)g/L(P<0.05);实验组的前白蛋白是(224.64±15.75)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46±14.87)g/L(P<0.05);实验组的血红白蛋白是(126.54±12.65)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54±11.65)g/L(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5.56%(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9/39)(P<0.05)。

3 讨 论

目前,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尽管通过两种途径都可以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然而,肠外营养支持更加适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为,此类患者的胃肠道出现病变,胃肠功能处于异常的状态,再行手术治疗以后就会发生暂时的胃肠麻痹现象[3],所以更加适合选择肠外营养支持干预。

通过肠外营养干预方式有助于普外科患者术后胃肠道的恢复,可以有效地缓解胃肠道所承担的压力,缩短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此干预方式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以进一步加快体内细胞的代谢,使得细胞保持良好的功能,有效地推动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肠外营养干预具有很多的优势,其更适合应用在普外科的手术治疗中。通过此干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情况,使得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尽快恢复,增强其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得患者可以更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白蛋白胃肠道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白蛋白不可滥用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