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分析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2020-12-19郭李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人员评分

郭李莉

(山西省晋城大医院古书院矿医院,山西 晋城)

0 引言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俗称“中风”,是神经内科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是脑部特定区域出现数秒内或至数小时急性供血失常导致脑部患处出现了相应症状和体征的急性血管源性神经功能障碍[1]。这种疾病不仅拥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同时在死亡率方面相对较高,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正常活动的开展均有着极为严重影响,甚至随着患者病情的持续严重,还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患者出现了脑卒中疾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手脚不灵活、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问题,需要在患者黄金时间段内进行紧急救治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2]。但是在对患者实施救治之后不给予其优质的护理,有可能会影响患者身体的持续恢复。为此我院将收治的100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护理研究方案的制定,制定的护理方案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6 月为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始时间,至2020 年6 月研究结束,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的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组为AB 两组,其中A 组50 例,患者中男性病患24 例,女性病患26 例,年龄为50-71岁,均值为(60.43±1.28) 岁。另一组B 组同样50 例,患者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均为25 例,年龄为51-70 岁,均值为(60.28±1.3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之后发现患者符合1989 年WHO 提出的与脑梗死疾病相关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经过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之后,并且请示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均同意患者接受疾病的诊断研究。并且患者意识清晰,签署了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经过检查后发现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2)罹患颅内感染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脑病,对于检测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3)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1.2 护理方法

B 组:常规护理措施的运用,即将患者送至医院,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期间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并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休息。若患者存在着异常情况,则需要配合患者的主治医师予以问题的解决。A 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运用。(1)早期体位护理。由于脑梗死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无法正常移动,只能躺在病床上。但是如果患者长期保持相同的体位,就会影响患者自身的舒适度,因此保证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舒适是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的工作。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之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舒适体位的调整,指导其以侧卧位的姿势接受护理,并保持患者的双手处于空心握拳的状态。每隔4 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更换,从而为改善患者的体循环,增加血液流通提供更多的帮助。(2)早期肢体的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出现肢体运动不灵活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上升。因此为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早期的复健工作。在初期阶段,患者因为无法正常移动,则需要依靠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肢体的护理,即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按摩,以保证患者血液的通畅,这也是有效防止患者的肢体出现病变的优质手段。待患者逐渐恢复之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比如每天进行行走训练,或者伸展自己的四肢。然后由护士对患肢进行专业的按摩,这样来达到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3)早期语言逻辑训练。语言功能障碍是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患病之后出现的现象,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若不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加入到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之中,定时定量的监督患者完成口腔操,并鼓励患者在清晨进行发音练习,循序渐进的改善患者的语言障碍。(4)负面情绪的护理。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而导致自身无法正常移动,同时由于对自身的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很有可能导致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出现,从而影响患者疾病恢复的自信心。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用温柔的态度和鼓励性的话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引导患者将自身内心的诉求向护理人员进行倾述。并且为了让患者提升疾病治疗的积极性,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必要时还能通过以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培养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对于患者负面情绪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5)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帮助患者做好并发症问题的预防工作,是改善患者病情的有效措施。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的清洁,定期为患者进行擦身、清洗等工作。由于患者一直需要处于卧床状态,需要为其置入导尿管,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患者的尿液、痰液颜色及性状,同时需要对导尿管进行更换,有利于避免导尿管细菌的滋生而导致并发症问题的出现。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对比(±s,分)

组别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n=50) 77.19±1.18 93.68±4.44 80.22±1.25 90.47±3.33 B 组(n=50) 77.41±1.02 80.79±3.05 80.38±0.98 83.76±2.21 T 值 1.00 16.92 0.71 11.87 P 值 0.32 0.00 0.48 0.00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Barthel 指数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Barthel 指数评分范围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采用ADL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范围同样为0-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者,使用非参数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方面,A组的评分显著高于B 组的评分。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方面,相较于B 组护理后的评分,A 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更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作为护理人员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期间所使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不仅需要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同时还需要采用各科专门护理技术,对于患者机体残余机能的恢复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之所以需要使用这一护理手段对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是因为以往护理人员对患者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措施缺乏理想的效果,而早期康复护理的运用,可帮助患者改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生命质量。

其中对患者实施早期的体位护理和早期的肢体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在恢复期间身心方面的舒适,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持续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进行早期的语言逻辑训练,是一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语言功能的优质手段,进而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有利于辅助治疗工作的进行,促使患者疾病治疗积极性的提升,对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帮助[4-5]。

结合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方面,A 组的评分显著高于B 组的评分。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方面,相较于B 组护理后的评分,A 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更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表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选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促进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帮助,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脑梗死护理人员评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我给爸爸评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