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两种常见生理异常现象防控技术

2020-12-19

河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长点雌花药害

“瓜打顶”和化瓜是黄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两种生理异常现象,在黄瓜苗期、采收期和生长后期均有发生,采收期和生长后期更为严重,使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

一、黄瓜“瓜打顶”

(一)症状

黄瓜发生“瓜打顶”后,植株生长点不再向上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长度缩短,不能再形成新叶,生长点周围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呈现“花抱头”或密生小瓜,花开后瓜条不伸长,无商品价值,同时瓜蔓停止生长。

(二)原因

黄瓜出现“瓜打顶”现象,主要是由生长环境不良造成的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生殖生长活跃造成的。黄瓜“瓜打顶”主要与环境温度、根系生长不良、激素药用量过度或药害、留瓜过多等因素有关。

1.低温影响。黄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当温度偏低、光照较弱且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夜间温度过低时,容易导致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营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形成“瓜打顶”。

2.根系生长不良。根部受伤或不发根;有机肥未腐熟,基肥与土壤混合不均,造成烧根;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伤根;地温低、浇水过多,造成沤根;连阴雨天地温低,造成寒根;定植或管理不当造成根部机械损伤;根系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吸收营养能力减弱,植株营养供应不足。以上原因均会形成黄瓜“瓜打顶”。

3.施用激素类药物过量或产生药害,连续大量喷施含有抑制生长成分的药剂也易引发植株出现“瓜打顶”。如使用含有唑类、醇类的药剂,造成黄瓜雌花过多、生殖生长过旺,严重抑制营养生长;或喷洒农药不当产生药害也会发生“瓜打顶”现象。

4.留瓜太多。留瓜过密或老瓜没有及时采收,造成植株营养过度消耗,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易引起“瓜打顶”。

(三)防控技术

1.合理调控温湿度。黄瓜采用覆膜栽培,选择晴天上午浇水,保持棚内具有一定湿度;提高地温,保证黄瓜生长所需的温度,特别是注意黄瓜蔓根的生长温度。黄瓜蔓根生长最低温度为8 ℃,适宜温度为25 ℃~30 ℃;根毛发生低温为12 ℃~14 ℃;要求适宜土温为20 ℃~25 ℃,最低15 ℃。同时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严防根系受到损伤。

2.合理肥水管理。大棚黄瓜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均匀的原则,底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防止因施肥不当而造成伤根,同时还可以配合施用一些含腐殖酸或氨基酸类、生物菌类肥料,养护根系,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时适量浇水,避免浇水不当影响地温,造成沤根。

3.合理留瓜,及时采收。留瓜数不要过多,尤其是生长过弱的植株。成熟的黄瓜要及时采收,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避免“瓜打顶”的发生。

4.正确使用激素。黄瓜为低温短日植物,除夏秋高温季节需要采取促进雌花分化的措施外,其他季节不需要喷洒激素。

5.及时补救。对已出现打顶的植株,一是施用萘乙酸等促进生根的药剂和肥料,进行灌根,刺激新根快速发生;二是及时采收熟瓜,并摘除瓜纽和雌花,进行植株减负;三是对植株喷洒芸苔素等促进茎叶快速生长的调节剂或叶面肥;四是追施速效氮肥,浇水后封闭棚室提升温度,保持比平常更高的温度,不久植株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二、黄瓜化瓜

(一)主要原因

1.连阴天、光照弱、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形成化瓜。

2.水肥不足、肥料配比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形成化瓜。

3.白天温度>32 ℃,夜温>18 ℃,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骤增,导致营养不良形成化瓜。

4.冬暖大棚育苗和生育前期昼夜温差大,形成的雌花多而雄花少,不进行人工授粉,主要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弱的品种易化瓜。

(二)防控技术

1.培育壮苗,适时定植,适当稀植,加强通风透光,培养壮根。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均匀供水,避免土壤过干过湿。

2.加强放风,防止白天温度过高,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增加昼夜温差,促进瓜条营养物质积累。

3.增加光照,选用无滴膜,保持膜面清洁,尽量早揭、晚盖草苫。

4.早收根瓜。瓜码过密,坐瓜太多,要及时疏花疏瓜,防止小瓜互相争夺养分。

5.注意保温,短期加温,适时提高棚温,促进黄瓜生长和结果。

6.注意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防止化瓜发生。

猜你喜欢

生长点雌花药害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帮花授粉
不同品系橡胶树的花序性状差异研究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
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